一、十九世纪现实主义与我们 1
导言: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现代性 1
二、十九世纪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 3
第一章 现代文化基因的原始积累与“批判”的双重超越 6
第一节 上帝不是在一夜间死去的 6
第二节 司汤达:自由的困惑 11
一、人身自由的追求 11
二、心灵自由的追求 13
三、自由的困惑 16
第三节 托尔斯泰:堂吉诃德与西西福斯的融合 22
一、他曾经是一个浮士德 22
二、“阿尔扎玛斯的恐怖” 27
三、寻找新的上帝 30
一、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悖谬 36
第四节 巴尔扎克:对人类生命本体的忧思 36
二、对“恶”的崇拜与恐惧 41
三、“无尽挽歌”为谁唱? 45
第五节 陀思妥耶夫斯基:“人”的定位的困惑 47
一、人是“虫”? 48
二、人是“兽”? 51
三、人是“上帝”? 53
四、在“困惑”的背后 56
第六节 福楼拜:跋涉于沙漠中的骆驼 59
一、“幸福是一个债主,借你一刻钟的欢悦,叫你付上一船的不幸。” 60
二、“我要的是无限里的美丽,我寻见的只是怀疑。” 65
三、“我有一个非常过分的欲望,可是我从来没有给它们一个满足。” 69
四、“我已安心做一辈子苦工,不再想望什么报酬。” 71
第七节 左拉:“人”的神话的陨落 74
一、“新人”形象的凸现 75
二、把人还原为生物 78
三、西方文化链条上的一环余论 87
第二章 审美心理机制的差异性与反映生活的不同取向 90
第一节 审美心理机制与创作风格 90
第二节 司汤达:人的激情-心理的描绘者 93
一、司汤达的审美心理机制 93
二、注重人物心路历程的描述 94
三、披露人物的深层心理 97
四、把注意力集中在性格“自己运动”的泉源上 102
五、几点启示 104
第三节 托尔斯泰:人的精神-心理的描绘者 105
一、托尔斯泰的审美心理机制 105
二、揭示社会表象背后人的精神-心理状态 108
三、物景描写的心灵化 111
四、展示意识流动的无序状态 113
第四节 陀思妥耶夫斯基:人的心灵之谜的破译者 115
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审美心理机制 115
二、物质世界与心灵世界的疏离态 118
三、人物自我意识的双向悖逆 120
四、不同自我意识的多层次对照与象征性 123
第五节 巴尔扎克:史无前例的“物本主义”者 125
一、巴尔扎克的审美心理机制 125
二、环境:物质性与有序性 128
三、人物:淹没在物质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汪洋大海之中 130
四、细节:“物本意识”指导下的精确性与细致性 133
一、狄更斯的审美心理机制 134
第六节 狄更斯:想象与虚构中的外部世界 134
二、故事性与娱乐性中的社会批判性 137
三、人物性格的“外壳化” 142
四、渗透着激情的物景描写 144
第七节 福楼拜:在形而上与形而下之间 148
一、福楼拜的审美心理机制 148
二、社会风俗画与现代神话 152
三、客观的呈示与冷峻的叙述 156
四、故事性的消解与散文化文体余论 162
第三章 心理原型的外化与反映的变形 167
第一节 心理原型与现实的重构 167
第二节 司汤达的心理原型与反抗者群像 171
一、人物性格的深层构架 171
二、人物性格构架与作家心理原型的静态描述 175
三、人物性格构架与作家心理原型的动态描述 178
四、生活场景与作家心理原型 182
五、司汤达小说的“变形”与现实主义传统 183
第三节 巴尔扎克的心理原型与金钱时代的心灵世界 184
一、巴尔扎克小说艺术世界的两个层面 184
二、投射在人物身上的对金钱的渴望与焦灼 186
三、发掘了金钱时代的社会群体心理 192
第四节 狄更斯的心理原型与小说的童话模式 194
一、狄更斯的心理原型 195
二、飘浮在“真空”中的童话式人物 198
三、由悲到喜、善恶有报的童话式结构 201
四、超现实逻辑与童话式的神奇 204
第五节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心理原型与畸形的世界 208
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心理原型 209
二、世界:“涅瓦河幻影式”的怪诞与恐怖 213
三、人生: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阴郁与绝望 214
四、心灵: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痛苦与扭曲 216
第六节 托尔斯泰的心理原型与探索者群像 219
一、托尔斯泰的心理原型 219
二、男性形象与作家心理原型 221
三、女性形象与作家心理原型 224
四、“爱”的母题与作家心理原型余论 228
第四章 于连性格系统论 230
第一节 系统的整体性原则与于连性格的多元多层次结构 230
一、于连性格系统中的单一性元素 231
二、于连性格系统中的两重性元素 233
三、于连性格系统的多元多层次结构 235
四、于连性格系统的整体功能 239
第二节 从系统的自组织原理看于连性格的自在性与自主性 241
一、对“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理解的误区 241
二、于连性格系统的初始状态的形成 244
三、于连性格系统的自组织功能 248
四、结论 253
第三节 于连性格系统的审美透视 253
一、不同期待视野中于连形象的丰富多样性 253
二、小说文本的“接受指标”对阅读的制约 260
三、作者在于连性格系统中的主体投入 262
余论 264
结语 266
后记 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