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旧、新石器时代的广西 1
一、旧石器时代的广西先民 2
旧石器时代广西古人类的分布 2
旧石器时代古人类的生活 8
二、新石器时代的广西先民 10
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分布 10
新石器时代古人类的生活 14
三、古人类的原始宗教和自然崇拜 19
原始宗教 19
自然崇拜 20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广西 23
一、中原经济和文化进入广西 23
中原文化进入广西的开始 23
春秋战国时期岭南、岭北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 25
二、从平乐、武鸣出土文物看春秋战国时期 26
广西的社会经济 26
农业生产活动 26
手工业生产 27
三、具有南方民族特色的生活习俗 29
住宅建筑 29
使用铜鼓 30
崖葬 32
断发文身 33
四、先秦时期广西的语言 34
语法、语音和词语结构 34
古籍有关壮侗语词汇的记载 34
第三章 秦王朝对广西的开拓 37
一、秦戍五岭 37
五岭的名称及其位置 39
五岭和五军的关系 40
二、灵渠的开凿 41
灵渠的组成 41
灵渠的妙用 43
三、岭南三郡的设置及其范围 45
南海郡和桂林郡的位置范围 45
象郡的位置范围 46
第四章 赵佗割据岭南及其统治 47
一、赵佗称王南越 48
赵佗割据称王的经过 48
汉高祖的绥抚政策 49
二、赵佗的统治政策 50
南越国的政治官僚制度 50
南越国的民族政策 52
三、南越国与汉朝及周邻王国的关系 54
汉越关系的恶化与重新修好 55
南越国与周邻王国的关系 55
汉武帝平定南越 57
第五章 汉朝对广西的统治 60
一、汉代广西诸郡县 60
郁林郡各县 61
苍梧郡各县 61
合浦郡各县 61
零陵郡各县 61
牂牁郡各县 62
二、汉朝在广西推行的民族政策 62
秦汉时期岭南的民族 62
两汉时期的民族政策及其变化 68
汉越民族的融合 70
三、汉代岭南地区的社会矛盾 72
珍物特产之累 72
二征起兵的波及 73
岭南人民的反抗斗争 74
第六章 两汉时期广西社会经济的发展 76
一、农业 76
铁制农具的使用较为普及 77
牛耕的使用 77
水利灌溉和积粪沤肥 78
优良品种的引进 79
粮食产量的提高 79
种植、养殖副业的发展 81
冶铸业 82
二、手工业 82
制陶业 85
纺织业 86
漆器制造业 88
其他手工业 89
三、商业 90
与中原及周围地区的贸易往来 91
广西的海外贸易 92
货币的流通和度量衡 92
四、地主庄园经济的出现 95
井、灶、仓、屋等明器所反映的地主庄园经济 95
手工业作坊明器所反映的地主庄园经济 96
城堡和部曲明器所反映的地主庄园 97
一、汉文化的传播 99
汉字的流通 99
第七章 两汉时期广西的社会文化 99
经学在广西的传播 100
二、音乐与舞蹈 102
山歌 102
乐器 104
舞蹈 105
三、美术 106
装饰图案 106
雕塑 108
左江崖壁画 109
第八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的更替及其对广西的统治 112
一、政权的更替 112
孙吴统治广西的经过 112
两晋统治广西的始末 115
南朝统治广西的交替 118
二、行政区划的演变 120
三国时期广西各郡县 121
两晋时期广西各郡县 122
南朝时期广西各郡县 123
三、广西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123
民族名称的衍变 124
民族政策和左州左县 125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125
第九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广西的社会经济 129
一、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 130
铁器的较广泛应用和农具的改进 130
水田设施的改进 131
多季稻的推广和粮食产量的提高 132
青瓷器的烧造 133
二、成就突出的几种手工业 133
蕉布、竹布等的纺织 134
铜鼓冶铸的兴盛 136
三、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138
民间交易概况 139
官吏从商的普遍 139
海外贸易的发展 140
四、豪门势力的发展和土地买卖 141
豪强地主发展概况 141
豪强地主发展的原因 142
第十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广西的社会文化 146
一、中原名士的南来及其影响 146
陆绩、程秉传五经 146
书法艺术在民间的传播 147
颜延之传文学 147
二、道教、佛教和堪舆术的传播 148
道教的传播 148
佛教的传播 150
堪舆术的传播 150
三、铜鼓文化 151
广西发现的铜鼓及其分类 151
铜鼓的起源和发展 152
铜鼓的社会功用 154
第十一章 隋唐五代时期广西的政治演变 156
一、隋统一岭南 156
隋派兵挺进岭南,实现岭南统一 156
隋采用前朝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融合 158
二、唐朝对岭南地区的统治 160
唐统一岭南 160
唐对广西的统治 161
三、隋唐时期广西的人民起义 164
桂州李光仕、李世贤等先后举行反隋起义 164
西原少数民族人民大起义 165
四、五代十国时期楚与南汉在广西的争夺 170
楚与南汉的建立 170
南汉与楚在广西的争夺及其结果 170
第十二章 隋唐五代时期广西社会经济的发展 174
一、柳宗元等变革广西落后的生产关系 174
遍布桂西地区的奴隶制残余 174
废除买卖奴婢制度,解放奴婢 177
改革陋习,保护社会生产力 178
打井利民,带头发展生产 179
推广牛耕 180
二、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 180
开荒屯田 181
兴修水利 181
改善灌溉农具 182
扩大农产品的品种和产量 183
扩大桄榔树、箣竹等经济林木的种植 183
增加家畜、家禽的饲养 184
三、手工业和采矿业的发展 185
纺织业 185
矿冶业 186
陶瓷业 189
四、逐步发达的商业、交通业 190
唐政府鼓励商业的政策 190
桂、邕、容三管区陆路水路的开通 191
圩市的出现 193
桂、邕、柳、容等重要市镇的兴起 193
一、科举制的推行和学校的设置 196
唐中后期普遍推行的科举制 196
第十三章 隋唐五代时期广西的文化 196
县学的兴建 197
二、文学和艺术的巨大成就 198
颇负盛名的唐代诗人曹邺和曹唐 198
难得的唐代佳作《桂林风土记》和《岭表录异》 202
著名的桂林摩崖石刻 204
三、佛教在广西的传播 205
著名高僧鉴真等在桂林的影响 205
佛寺的普遍兴建 206
一、宋统一广西及其行政区划 208
宋朝统一岭南 208
第十四章 宋朝巩固广西政权的措施 208
正州的设置及其变化 209
羁縻州的设置 211
二、推行异常的科举制和铨叙法 212
推行特殊科举制和铨叙法的背景 212
特殊的科举制 213
非常的铨叙法 213
羁縻地方职官的设置 214
三、加强广西的军事力量 215
禁军诸名色及其戍地 215
厢军诸名色及其戍地 216
乡兵、土兵普遍设置及其任务 217
四、废除南汉的严刑酷法和禁止陋俗 219
废南汉严刑酷法 219
禁陋俗 220
第十五章 宋代广西的内争和抵御外来的侵略 221
一、陈进发动兵变反宋 222
兵变发生和宋朝镇压兵变 222
陈部转战宜州、柳州等地 222
陈进兵败象州城 223
二、区希范起义 224
官吏贪暴促成起义的发生 224
义军的发展 225
安抚使杜杞的血腥镇压 226
区希范起义的深远影响 227
宋代广西人民起义的特点和性质 228
三、侬智高起兵反宋 228
宋朝廷迫反侬智高 228
大南国政权的建立 230
侬部东下围广州城 231
侬部西北撤昭州,继而回师邕州 232
归仁铺恶战,侬部大败 234
侬智高率部入特磨洞 236
侬智高反宋的影响 237
四、宋朝和广西各土官的关系 238
对左、右江地区政策是力避动乱 238
对今柳州、河池地区频行改流 241
五、交趾侵扰广西边地和宋朝反击侵略者的斗争 246
宋初宋朝与交趾关系友善与交恶并存 246
宋朝与交趾恶化关系的发展 250
熙宁年间交趾大举入侵广西 252
宋朝反击交趾的入侵 256
熙宁年间反击战的意义 259
一、宋代广西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 261
人口增加 261
第十六章 宋代广西社会经济的发展 261
铁制工具的普遍使用 263
北人南迁明显增多 263
废南汉时期阻碍、破坏生产诸弊端 264
断续实行有利发展经济的措施 265
二、农业发展概况 267
牛耕普遍使用 267
水利事业的发展 267
水稻品种增多 268
杂粮和其他经济作物的种植 270
纺织手工业 271
三、异彩纷呈的手工业 271
铜器业 273
铁器业 273
酿酒业 273
制糖、瓷器及其他手工业 274
四、采矿业和铸钱业 275
采矿业 275
铸钱业 278
五、商业的发展 279
桂州等城市和横山寨等博易场的商业活动 279
农村集市(圩场)的迅速兴起 282
商税的增加 283
一、广西军民抗蒙、元的斗争 285
广西军民初战蒙军 285
第十七章 元朝统治下的广西 285
马塈殉职靖江府城 286
广西军民抗元余波 288
二、元朝统治广西的各种措施 288
重建静江府城 288
释放被俘人口 289
建置新的行政区划 290
史格为完整广西旧域的斗争 290
元朝对土属地方的政策 291
三、元朝统治下的广西社会矛盾 293
元朝漠视利民的经济措施 293
天灾人祸加剧社会矛盾 294
连绵不断的起义斗争 294
农业、手工业生产停滞不前 297
四、元朝统治下的广西社会经济 297
商业活动萧条 299
第十八章 宋元时期广西的学校教育和文化 300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300
二、有关广西地方的文献著作增多 303
第十九章 明王朝对广西的统治 307
一、明朝广西的统治机构和行政区划 307
明军分兵两路攻占广西 307
广西“三司”机构和两广总督的设置 309
布政使司、府、县三级行政区划 310
二、加强对广西的军事统治 311
建立卫所制度 311
招募大量土兵 312
推行“以夷治夷”的政策 313
封朱守谦为靖江王 314
三、靖江王 314
建立靖江王府、王城 315
靖江王对广西人民的剥削和影响 317
第二十章 明代广西的土官制度 321
一、加强对土官的管理和控制 321
土官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321
对土官进行管理和控制的措施 322
二、土巡检的设置 324
土巡检的广泛设置 324
土巡检的类型 324
土巡检设置与废革的时间 326
三、改土归流 327
明代广西土官改流概况 327
明代广西土官改流的原因 328
土官与朝廷的矛盾 331
第二十一章 明代广西的社会矛盾 331
一、土官与朝廷及土官内部的矛盾 331
土官内部的矛盾 332
二、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 333
苛重的赋税和徭役 333
土地问题 334
食盐问题 336
自然灾害 337
第二十二章 明代广西各族人民起义 339
一、大藤峡起义 339
侯大苟起义及其失败 339
起义军与明政府签订鱼盐之约 343
起义高潮的形成和被王阳明所镇压 344
八寨的地理形势 345
二、八寨起义 345
起义的发生和发展 346
王阳明等人镇压起义军 347
三、府江起义 348
陈华四、覃扶照等人领导的起义 348
覃公浪、倪仲亮等人领导的起义 349
韦公海、黄朝田等人领导的起义 350
四、古田起义 350
韦银豹领导的起义 350
起义军袭击桂林城及其失败 351
五、马平起义 352
明初至明中期的起义及其失败 352
明中后期的起义及其失败 354
起义的特点 357
作用及意义 357
六、明代广西各族人民起义的特点、历史 357
起义的历史作用和意义 362
第二十三章 瓦氏夫人的抗倭斗争 368
一、倭寇的侵扰 368
倭寇侵扰频繁 368
倭寇的危害 369
二、瓦氏夫人的抗倭 369
抗倭前的瓦氏夫人 369
瓦氏夫人率俍兵奔赴抗倭前线 370
瓦氏夫人战功卓著 371
瓦氏夫人治军严明 374
第二十四章 明代广西社会经济的发展 376
一、农业的发展 376
耕地面积的增加 376
屯田的开展 378
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 380
农作物生产的发展 382
二、手工业的发展 384
纺织业 384
造纸、酿酒、陶瓷业 385
采矿冶炼业 386
木材加工和建筑业 387
三、商业与交通 389
城镇商业的发展 389
农村圩市的发展 393
水陆交通的发达 395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396
学校的普遍建立及其管理 396
第二十五章 明代广西的文化 396
书院的兴办及考试奖励制度 399
人才辈出 400
二、方志及史地学成就 401
省志编纂的成就 401
府、州志和其他史地著作 402
三、文学艺术 402
赞美桂林山水的诗词 402
包裕的《麦黄歌》 403
山歌、舞蹈和建筑艺术成就 403
第二十六章 清统一广西的经过 405
一、瞿式耜的抗清斗争及其失败 405
明末清初抗清斗争形势 405
瞿式耜在桂林的抗清斗争 407
永历朝廷的内部矛盾与抗清的失败 411
联明抗清形势的形成 414
二、大西军在广西的抗清斗争 414
李定国进攻桂林收复广西 415
李定国在广西抗清斗争的失败 417
三、三藩之乱与清最后统一广西 419
吴三桂挑起“三藩之乱” 419
孙延龄起兵从乱 420
傅宏烈平叛斗争的胜利 423
四、清在广西的统治 428
清代广西行政区划 428
总督和巡抚的设置 428
广泛设置绿营兵、土兵和民壮 430
清前期对广西统治的其他措施 432
土官的骄横和腐败 435
第二十七章 清代广西的改土归流 435
一、雍正年间的改土归流 435
鄂尔泰在广西的改土归流 437
二、清对广西土司的管理 440
清前期改土归流之后广西的土司势力 440
清政府对广西土司的严格管理和控制 441
三、土司势力的长期保留 443
第二十八章 清前期广西的封建剥削与社会矛盾 445
一、土地占有关系的基本概况 445
桂北、桂中和桂东南的土地占有关系 445
已改流和未改流的土司地区的土地占有关系 449
二、赋税制度和高利贷 453
田赋的征收 453
盐课和各项工商杂税 456
高利贷资本的活跃 458
三、广西的社会矛盾 459
社会矛盾的激化 459
会党起义 462
第二十九章 清前期广西的社会经济 464
一、清初广西社会生产的破坏 464
到处呈现残败景象 464
任职官员关心和重视农业生产 465
二、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466
水利工程的修建 466
人口和耕地的增长 469
农作物生产的发展 471
三、手工业的发展 474
纺织业 474
采矿冶炼业 476
造纸业 479
其他手工业 480
四、商业的发展 480
星罗棋布的圩镇 480
城镇的发展 483
第三十章 清前期的广西文化 487
一、学校制度和人才的培养 487
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487
书院的兴办 488
人才辈出 489
二、清前期广西的几位著名人物 490
谢济世 490
陈宏谋 492
张鹏展 493
省志的编纂 494
三、方志学的巨大成就 494
府、州、县志的编纂 497
四、民间传说、歌谣和戏剧 497
民间传说故事 497
民间歌谣 500
民间戏剧 503
第三十一章 古代广西的人口迁移 506
一、移民的类型、分期、来源与分布 507
移民类型 507
广西移民史的分期 508
移民来源和分布 509
二、以镇戍为目的的军事移民 510
秦汉时期 511
唐宋时期 512
明代广西卫所的分布及对广西的移民 514
三、经济型移民 518
对桂东南地区的移民 519
湖南人移民桂东北地区 520
粤东商人的西进 522
四、仕宦·谪迁·难民 525
仕宦 525
谪迁 527
难民——避难入桂的移民 528
五、移民对广西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530
附录 535
一、大事记 535
二、主要参考书目 584
后记 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