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从书》序 周谷城 1
初版序 1
代再版序——关於历史感觉 7
第一节 历史感觉的构架 11
1.历史感觉的构成要素 11
2.历史感觉的构架 13
第二节 历史感觉的重心 15
中译本序 21
前言 25
上编(理论篇) 25
第一章 历史思考的三种基本态度 31
第一节 过去史式的思考 36
第二节 现在史式的思考 40
第三节 未来史式的思考 46
第四节 三种历史思考与历史学 52
第二章 文化史学的思考之根据 63
第一节 作为历史根源的「命运」 64
1.生命冲动与历史的基础概念 64
2.「命运」与历史 80
1.「命运」的内在超越性 87
第二节 文化史学的思考之根据 87
2.命运共感与历史理解 89
第三章 文化史学的研究方法 97
第一节 文化史学的对象与史料 97
1.研究对象与研究课题 97
2.研究史料 99
第二节 文化史学的研究方法 103
1.文化史学的研究法 104
2.文化史学研究中的关系方式与模式 114
1.文化史学中的「理解」与「说明」的孪生关系 125
第一节 文化史学中的「理解」、「说明」与「历史改写」 125
第四章 文化史学与三种历史思考 125
2.文化史学对历史叙述的「改写」 127
第二节 文化史学思考的政治性和永恒性 129
1.文化史学的认识与政治行为 129
2.作为永久史的文化史 131
结语 137
补篇之一 文化的概念与文化史学 143
1.文化财富 143
2.文化 146
3.文化史与文化史学 151
补篇之二 文化史学中的特殊史研究 157
补篇之三 审视历史的距离 167
1.从沃尔夫林到德沃夏克 177
补篇之四 美术史学与文化史学 177
2.作品与环境 178
3.美术史学的理解与文化史学的理解 180
补篇之五 宗教美术史的课题和方法 187
1.研究的课题 187
2.研究的方法 190
[研究实例之一]镰仓时代的肖像与绘传——两者内在关系的文化史学研究 197
序言 197
下篇(研究篇) 197
第一节 肖像美术的精神 199
1.宗教的自然主义 199
2.宗教的个人主义 209
第二节 肖像与绘传 216
1.肖像与绘传的交点 216
2.绘传与历史精神 224
3.肖像的头部与绘传 232
结论 237
序言 243
1.封建制度与朱子学 243
[研究实例之二]近代精神的系谱——朱子学的世界观及其历史的地位 243
2.朱子学的基本原则 247
德川时代的朱子学与封建制度的精神 250
1.天道——造物主及主宰者的性格 250
造物主的性格 250
主宰者的性格 251
2.人道——在社会、政治及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253
社会生活 255
政治世界 257
经济活动 259
礼拜生活 260
3.格物究理——对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 261
格物 261
究理 264
对西欧自然科学的摄取 267
结语——德川时代朱子学世界观的特质及其历史的地位 269
现世宗教 269
历史地位 271
附录 281
译名对照表 281
作者著述简目 285
译後记 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