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学引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郭扬著
  • 出 版 社: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219012284
  • 页数:428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第一章概说 1

一、旧体诗的新气象 1

二、学习旧体诗入门须正 2

三、唐诗的继承与发扬 4

第二章什么是唐诗 7

一、广义的唐诗 7

(一)从传统的分期看 8

二、论具有代表性唐诗的条件 8

(二)声诗与徒诗 11

(三)流派 17

三、六朝以来的诗风 19

四、有代表性的唐诗必备之条件 22

第三章一些理论概念 28

一、风骨、风力、气骨 28

(一)建安风骨的恢复 28

(二)三者间的关系 29

(一)“浩然之气”与“盛唐诗主气” 32

二、气、气质、气象 32

(二)气质与气象 33

三、意象 36

(一)意与情的关系 36

(二)神与物游,归于妙化 37

四、雄浑 38

(一)兴寄深微,首以气胜 38

(二)所言者大,其力在骨 40

五、含蓄 42

(一)留有余地 43

(二)留有余思 44

六、自然——由直寻而非补假 46

七、沉郁、沉着——所思深至,蓄力于中 48

八、兴趣、意趣——意似主人,辞如奴仆 49

九、神思——寂然凝虑,思接千载 51

十、风神——水澄镜朗,花月宛然 53

十一、用事、比、兴——古与今洽,物与情谐 54

十二、体——文非一体,体有故常 58

十三、调 72

(一)四声与佛经转读 74

(二)唐诗声调 76

十四、格 77

(一)具体的格 77

(二)抽象的格 78

十五、大家与名家 79

(一)大家与名家的短长 79

(二)因时而异,代有隽才 80

(五)诗话与诗论 82

第四章诗中的平仄声和韵 82

一、平仄可互用之字 83

二、平仄不可互用之字 91

三、一字分属两个韵部 121

四、唐诗中的古韵 132

第五章唐诗的分期问题 145

一、以往的分法 145

二、三期说和三期的划分 147

(一)斥旧迎新期 148

1、推陈出新,导歧入正 152

2、以风骨反媚态 154

3、“非古非律”的批评 155

4、概结 158

1、禅语释义 159

(二)全盛期 159

2、盛唐诗繁荣的原因 161

3、盛唐诗的特色 162

(1)主题正大,三个支流 162

(2)以气使材,因意用事 170

(3)情景交融,重在寄寓 178

(4)上有所承,下有所启 180

4、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 181

(1)历代诗人评李、杜 181

(2)李、杜艺术道路的异同 182

5、盛与衰之间的渗透 188

(三)由盛趋于衰变期 193

1、新乐府运动 193

2、韩愈的趋向 195

3、诗的衰与变 196

(1)绝句的发展 198

(2)律体的衰退 199

(3)词的正式登上文坛 203

4、中、晚唐诗的特点 205

(1)伤今忆古 206

(2)隐世遁逃 207

(3)艺术追求的深化 210

(四)分期的总结 217

1、无固定界线 217

2、以花喻诗 218

第六章李白与杜甫 220

一、李、杜之间有无芥蒂 220

(一)不同的认识 220

(二)郭沫若的评论 223

二、发生芥蒂的原因 225

(一)文学上的分歧 225

2、继承问题 226

1、诗风问题 226

(二)政治上的原因 228

1、交友与事君之道 228

2、别的例证 230

(三)结论 232

第七章唐人在艺术领域的专题诗 235

一、概况 235

二、咏音乐诗 237

(一)李颀 238

(二)李白 240

(二)白居易 241

(四)韩愈 246

(五)李贺 247

(六)概结 250

(一)“诗中有画”与“画中有诗” 251

三、咏画诗 251

(二)李白的咏山水画诗 252

1、咏动物画 254

(三)杜甫的咏画诗 254

2、咏山水画 258

3、咏画家 260

(四)诗人与画家的关系 260

四、咏书法诗 263

(一)杜甫与韩愈的复古 265

(二)颜真卿书法的创新 267

(三)书法家评杜、韩的咏书法诗 269

第八章格律诗 274

一、绝句 274

(一)五、七言绝句 274

1、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275

2、五绝之妙 280

3、五、七言绝句的种类 282

(1)四句一绝 282

(2)一句一绝 284

1、先辨四声 285

(二)五、七言绝句的平仄格式 285

2、平仄格式 286

二、律诗 293

(一)平仄格式 294

1、五言律 294

2、七言律 296

(二)孤平与拗救 299

(三)失粘与失对 301

三、古体诗的注意事项 302

四、四声组合与响字 303

第九章字法、句法、章法 308

一、字法 308

(一)炼字的出发点 308

(二)虚字 310

(2)诗用“焉”字 312

(1)诗用“而”字 312

1、而、焉、哉、之 312

2、慎用虚字 313

(3)诗用“哉”字 313

(4)诗用“之”字 313

3、虚死字变为虚活字 315

(三)实字 317

2、句中多用实字 318

1、诗眼上的实字 318

3、虚实变化 319

二、句法 320

(一)错综句 320

(二)精微自然句 320

(三)流水句与流水对 322

(四)五色相渲句 323

1、用在句首——先声夺人 323

(1)颜色字前置的妙处 324

(2)依普通顺序之失 326

2、用在句尾——回味无穷 326

例诗《登高》 327

(一)对偶精密,分股相承 327

三、章法 327

(二)流畅中有顿挫 329

例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29

(三)严整中有疏远之致 331

例诗:《禹庙》 331

(四)古体与近体合二为一 332

例诗:《白帝城最高楼》 332

(五)组诗的组合之法 333

例诗:《秋兴》八首 333

第十章用韵与节奏 337

一、唐诗用韵与古体诗的异同 337

(一)区别所在 337

(二)格律诗的用韵 338

二、关于“题、韵适宜” 339

(一)因题选韵 339

(二)韵脚 339

1、一字韵脚 340

2、二字韵脚 341

3、三字韵脚 342

(一)戒凑韵 343

三、用韵所戒 343

(二)做韵之忌 344

(三)次韵之难 344

(四)戒落韵 346

(五)戒重韵 348

四、节奏 348

(一)平仄节奏与书面语的矛盾 348

1、四言 350

2、五言 351

3、六言 353

4、七言 354

(二)解救之法 354

1、原则 354

2、方法 355

3、音节 358

一、唐朝有诗无诗话吗? 360

(一)问题的提出 360

第十一章唐诗话 360

(二)不同的意见 361

1、胡应麟提出的唐诗话书 361

2、胡所提书目的查实 361

3、其它诗话书 362

(三)唐人“无诗话”说的起因 363

二、唐代的诗论和诗话 364

(一)以文论诗 364

1、王勃的改革主张 364

2、其他的复古主张 365

3、分歧与通变 366

4、“文以明道”说 368

(1)韩愈的明道 368

(2)柳宗元的明道 369

5、主气说与主意说 371

(1)初、盛唐主气 371

(2)晚唐主意 372

1、李白的“咏诗”诗 374

(二)以诗论诗 374

2、杜甫的“咏诗”诗 375

(1)《戏为六绝句》的争议 375

(2)其他 377

3、韩愈的“咏诗”诗 377

4、白居易的“咏诗”诗 377

6、皮日休的“咏诗”诗 378

7、于的“咏诗”诗 378

5、元结的“咏诗”诗 378

三、唐诗话的特点 379

(一)现实主义的致用精神 379

(二)诗人写诗话 379

(三)本朝人论本朝诗 380

(四)有开创之功 381

四、唐诗话给后代的影响 383

(一)司空图的《诗品》 384

(二)张为的《诗人主客图》 386

(三)吴兢的《乐府古题要解》 387

(四)孟的《本事诗》 387

(五)齐己的《风骚旨格》 388

(六)皎然的《诗式》 389

一、一般诗病 392

(一)八病 392

第十二章诗病 392

1、平头 393

2、上尾 394

3、蜂腰 395

4、鹤膝 395

5、大韵 396

6、小韵 396

7、旁纽 396

(二)二十八病例说 397

8、正纽 397

1、繁论病 398

2、丛聚病 398

3、不调病 399

4、长撷腰病 400

5、长解镫病 401

6、相滥病 401

7、落节病 402

(三)六忌 403

8、相反病 403

(四)十戒 404

(五)三不可 407

(六)作诗忌随人后 407

(七)用事之戒 408

1、戒多 409

2、戒露形迹 410

3、戒僻 410

1、不切题,易流于空泛 411

4、戒为事所使 411

(八)切题与刻意求工 411

2、刻意求工,易伤于不自然 412

(九)忌多说理,贵形象思维 414

二、诗人各有之病 414

(一)李白 415

(二)杜甫 416

(三)孟浩然 418

(四)韩愈 418

(五)白居易 421

(六)孟郊 422

(七)贾岛 423

(八)李贺 424

(九)王维杜牧 425

(十)李商隐 426

后跋 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