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2
第一节 中药资源学的概念 2
第二节 中药资源学的历史发展 3
一、中药资源学的萌芽时期 3
二、中药资源学的形成时期 4
三、中药资源学的发展时期 5
第三节 中药资源学研究的内容 7
一、中药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 7
二、珍稀、濒危药用动植物物种 7
三、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 7
四、扩大与寻找中药新资源 8
第四节 濒危药用动植物资源 8
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的现状 8
二、濒危药用动物资源的现状 10
第五节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11
第二章 中药资源的类群 13
第一节 药用植物资源基本类群 13
一、藻类植物 13
二、菌类植物 14
三、地衣类植物 14
四、苔藓植物 15
五、蕨类植物 16
六、裸子植物 17
七、被子植物 19
第二节 药用动物资源基本类群 19
一、无脊椎动物 21
二、脊椎动物 23
第三章 中药资源物种的生活与环境 28
第一节 生境概念 28
一、环境和生态因素 28
二、生态因素的作用 29
三、药用动植物对生态环境的适应 30
第二节 生境条件的综合分析 31
一、非生物因素 31
二、生物因素 40
第三节 濒危药用动植物的生活环境特点 46
一、特殊的生态环境需求 46
二、独特的生活方式 47
第四章 中药资源的分布与分区 49
第一节 世界动植物的分布与分区 49
一、世界植物的分布与分区 49
二、世界动物区系 51
第二节 中国动植物的分布与分区 56
一、中国植物分布与分区 56
二、中国动物分布与分区 58
第三节 中国药用动植物的分布区 60
一、东北区 60
二、华北区 61
三、华东区 62
四、西南区 63
五、华南区 64
六、内蒙古区 65
七、西北区 65
八、青藏区 66
九、海洋区 67
第四节 植物(动物)的水平分布与垂直分布 68
一、植被的水平地带分布 68
二、植被的垂直地带分布 72
第五章 中药资源的鉴定 74
第一节 中药鉴定的目的和意义 74
第二节 传统中药鉴定 76
一、原植(动)物鉴定 76
二、性状鉴别 76
三、显微鉴别 79
四、理化鉴定 81
第三节 中药的DNA分子标记鉴定 86
一、中药鉴定中常用的 DNA分子标记 86
二、DNA分子标记在中药鉴定研究中的应用 91
第六章 中药资源的质量 95
第一节 影响中药材品质的自然因素 95
一、中药材品种对品质的影响 95
二、植物生长发育对中药材品质的影响 96
三、植物的遗传与变异因素对中药材品质的影响 97
四、环境因素对中药材品质的影响 98
第二节 中药资源质量的控制 101
一、中药质量控制的依据 101
二、中药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102
三、中药质量标准的制定 110
第三节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 111
第七章 药用动植物资源与生物技术 114
第一节 药用植物的组织和细胞培养 114
一、药用植物组织培养的特点 114
二、药用植物组织培养的历史发展 115
三、药用植物组织培养一般过程 117
四、药用植物组织培养 118
五、药用植物器官培养 119
六、药用植物细胞培养 121
七、药用植物原生质体培养 123
八、药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物种保护中的应用及现状 124
第二节 药用动植物基因工程 126
一、基因工程概述 126
二、基因工程在中药资源保护中的应用 127
三、药用动植物基因工程研究的热点 129
四、基因工程在珍稀、濒危药用动植物资源保护与应用的前景 131
第三节 中药活性成分的高通量筛选 132
一、高通量筛选系统及其特点 132
二、决定高通量筛选效率的基础 133
三、生药活性成分高通量筛选的几个关键环节 134
四、高通量筛选技术在中药中的应用前景 137
第八章 中药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39
第一节 中药资源保护的意义 139
一、中药、植物药的差异与保护 139
二、中药资源保护的意义 140
第二节 濒危中药资源物种保护 141
一、濒危物种的等级 142
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 144
三、濒危药用动植物保护等级 145
第三节 中药资源保护政策与法规 146
一、有关生物资源保护的国际公约 146
二、我国生物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法令 148
第四节 中药资源保护的对策与方法 150
一、落实中药资源保护的政策、法规 150
二、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151
三、就地保护、迁地保护 153
四、人工栽培和繁殖 155
第九章 植物药 158
第一节 根和根茎类中药 158
1.金毛狗脊 158
2.黄连 160
3.桃儿七 163
4.金荞麦 165
5.甘草 167
6.黄芪 170
7.人参 173
8.刺五加 175
9.大戟 178
10.甘遂 179
11.明党参 181
12.北沙参 182
13.胡黄连 184
14.甘松 186
15.巴戟天 187
16.龙胆 189
17.秦艽 191
18.黄芩 194
19.云木香 196
20.山药 197
21.川贝母 199
22.平贝母 201
23.伊贝母 203
24.天麻 205
25.山慈姑 207
26.紫草 209
27.白及 211
第二节 茎木类中药 214
1.白木香 214
2.沉香 216
3.降香 217
4.紫檀香 219
第三节 皮类中药 220
1.红豆杉 220
2.杜仲 222
3.厚朴 224
4.地枫皮 226
5.黄柏 228
6.肉桂 230
7.银叶桂 233
第四节 叶类中药 234
银杏叶 234
第五节 花类中药 236
玫瑰花 236
第六节 果实、种子类中药 238
1.榧子 238
2.五味子 240
3-1.莲子 242
3-2.莲子心 244
3-3.莲房 244
3-4.莲须 245
3-5.藕节 245
4.诃子 246
5.巴豆 247
6.蔓荆子 249
7.连翘 251
8.山茱萸 253
9.肉豆蔻 255
10.砂仁 256
第七节 全草类中药 259
1.买麻藤 259
2.苏铁 260
3.金铁锁 262
4.猪笼草 263
5.泽漆 264
6.仙人球 266
7.仙人掌 266
8.肉苁蓉 267
9.山莨菪 270
10.雪莲 271
11.石斛 272
12.手参 275
13.青天葵 276
第八节 藻菌类中药 277
1.冬夏草 277
2.发菜 279
第九节 树脂类中药 281
1.阿魏 281
2.血竭 282
第十节 其他类中药 284
芦荟 284
第十章 动物药 286
第一节 昆虫类 286
斑蝥 286
第二节 水生动物药材 288
海马 288
第三节 两栖动物药材 291
1.大鲵 291
2.林蛙(哈士蟆) 292
第四节 爬行动物 294
1.玳瑁 294
2.蛤蚧 296
3.扬子鳄(鼍甲) 298
4.蕲蛇 299
5.金钱白花蛇 301
6.乌梢蛇 302
第五节 鸟类 303
燕窝 303
第六节 哺乳类 304
1.穿山甲(中华鲮鲤) 304
2.猴枣 307
3.虎骨 309
4.豹骨 311
5.羚羊角 313
6.鹿茸 315
7.麝香 317
8.獭肝 320
9.犀牛角 322
10.熊胆 324
11.象皮 327
附录一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330
附录二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345
附录三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 363
附录四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 368
附录五 全球药用芳香植物野外采集标准(1.0版) 372
参考文献 375
拉丁名索引 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