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鼠类危害例举 1
一、传播疾病 1
(一)鼠疫 1
(二)流行性出血热 3
二、对农林牧业及工业的危害 5
第二章 鼠类生物学特性 10
一、外形特征 10
二、内部主要结构 12
(一)头骨 12
(二)生殖系统 16
(三)感觉器官及其功能 18
1.嗅觉 18
2.味觉 19
3.听觉 20
4.视觉 21
5.触觉 21
三、繁殖 21
(一)性成熟时间 22
(二)发情周期 22
(三)怀孕产仔 25
(四)繁殖强度 26
1.雌性繁殖强度 26
2.雄性繁殖强度 28
四、食物和能量 28
五、活动规律 32
(一)活动节律 32
(二)迁移活动能力 34
(三)蛰眠 35
六、鼠类的栖息地与洞穴结构 37
第三章 鼠类的分布与种类鉴别 41
一、鼠类的地理分布 41
二、鼠类在栖息地空间分布特点 43
三、主要害鼠的鉴别特征与习性 45
(一)家栖鼠类 45
1.褐家鼠 45
2.黄胸鼠 47
3.小家鼠 48
(二)农田鼠类 49
4.黑线姬鼠 49
5.黑线仓鼠 50
6.黄毛鼠 51
(三)草原荒漠鼠类 53
7.布氏田鼠 53
8.长爪沙土鼠 54
9.黄鼠 56
10.旱獭 58
(四)森林鼠类 59
11.棕背? 59
12.红背? 60
13.大林姬鼠 61
第四章 鼠类与环境因子关系 63
一、温度因子的影响 63
(一)温度影响鼠类的繁殖 63
(二)温度影响鼠类的生长发育 64
(三)鼠类对环境温度的选择与适应 65
1.躲避不利温度,选择温度合适的空间 65
2.选择温度适宜的时间活动 66
3.自行建造适宜小气候的隐蔽所 66
4.环境温度降低能促使鼠类集群 67
二、光因子的影响 68
(一)光对鼠类视觉器官的影向 68
(二)光对鼠类行为的影响 69
(三)光对鼠类繁殖与蛰眠的影响 69
三、水因子的影响 71
(一)降水量对鼠类繁殖及数量变动影响 71
(二)雪被对鼠类数量的影响 73
四、基底的影响 76
(一)基底土壤的物理性质对鼠类的影响 76
(二)鼠对土壤基底的作用 77
五、人类改造环境对鼠类的影响 78
第五章 科学灭鼠技术与方法 81
一、鼠情调查与分析 81
(一)鼠类密度和种类组成调查 82
1.鼠夹法 83
2.粉块法 84
3.食饵法 85
4.查鼠迹法 85
5.查盗开洞法 85
6.直接观察法 86
(二)鼠类总数量测定 86
1.围栏法 86
2.抽样调查法 87
二、预防鼠害措施 89
(一)破坏鼠类的栖息场所 89
(二)破坏鼠类的生存条件 90
(三)破坏鼠类的迁移途径 91
三、灭鼠法 93
(一)直接灭鼠法 94
1.物理法 94
(1)器械类 94
(2)电击类 96
(3)粘胶类 97
(4)挖洞与灌洞 97
2.化学法 98
(1)毒饵、毒水、毒粉 98
(2)熏蒸、烟剂法 102
(3)抗生育法 103
3.生物法 104
(1)动物灭鼠 104
(2)植物灭鼠 105
(3)微生物灭鼠 105
(4)C型生物毒素灭鼠 105
(二)间接降低鼠类数量法 107
1.驱鼠法 107
(1)物理驱鼠法 107
(2)化学驱鼠法 109
(3)生物驱鼠法 111
2.整治环境的生态法 112
四、化学灭鼠剂性能及应用技术 112
(一)推荐使用的化学灭鼠剂 115
1.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 115
2.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 118
(二)控制使用的化学灭鼠剂 120
1.毒鼠磷 120
2.磷化锌 121
(三)禁止使用的化学灭鼠剂 124
1.氟乙酰胺 124
2.没鼠命 125
3.毒鼠硅 126
(四)灭鼠剂毒饵应用技术 126
1.选好基饵 127
2.巧用灭鼠剂 128
3.合理择用附加剂 131
4.毒饵科学使用方法 132
5.灭鼠剂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134
(1)个人防护措施 134
(2)贮藏运输要求 134
(3)中毒急救措施 135
(五)使用灭鼠剂防止产生抗药性 137
五、各种环境的灭鼠技术 139
(一)居民区灭鼠 139
(二)农田灭鼠 139
(三)疫区灭鼠 140
(四)苗圃与花卉场灭鼠 141
(五)草原牧场灭鼠 141
(六)交通口岸灭鼠 141
1.船舶和港口 141
2.列车和火车站 142
3.飞机和机场 143
4.地铁与隧道 143
(七)特殊场所灭鼠 144
1.粮仓和粮食加工厂 144
2.食品和饮食部门 145
3.垃圾堆(场) 145
4.饲养场和动物园 145
5.下水道 146
6.电力行业 146
7.城市“摩天大楼” 147
8.档案、诗画文物贮藏场所 148
9.旅游胜地 149
第六章 科学灭鼠效果考核与巩固措施 150
一、灭鼠效果考核内容与方法 150
(一)灭鼠效果测定 150
(二)考核内容与方法 151
1.自查考核 152
2.复查鉴定考核 153
二、鼠迹的判别标准 153
(一)鼠粪 154
(二)鼠道 154
(三)足迹和尾迹 155
(四)咬痕 155
(五)鼠洞 156
三、巩固措施 156
(一)加强领导,落实措施 158
(二)强化宣传,执法检查 159
(三)科学监测,掌握鼠情 160
(四)消灭残存鼠,不留死角 161
(五)全方位加强防鼠工程建设 162
附录:中国鼠类分类检索表 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