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巫术及其起源的理论 8
第一节 人类学研究宗教的目的 8
第二节 巫术是什么?它与宗教有什么区别? 9
第三节 巫术起源的各派学说及对这些学说的批评 19
一 巫术的起源引起了哲学上的争论 19
二 智慧派、意识或社会派、情感派三派起源学说及对这些学说的批评 21
第四节 巫术的分类 25
一 范围上的分类 26
二 作用上的分类 28
三 性质上的分类 30
第三章 马那观的中国巫术基础观念 36
第一节 前有灵观的马那观 36
第二节 “气”与西洋学说中的马那思想 38
第三节 “气”的本性与各种性质之区分 51
第四节 “气”与巫术禁咒法术 57
第四章 生机观的中国巫术要素 68
第一节 宗教生机观的意义 68
第二节 阴阳观念的发生及其在巫术要素上的地位 70
第三节 干支观念产生的基础及其所推出之数 75
第四节 五行的思想根据及其体性 87
第一节 社会功能学说的应用 96
第五章 中国古代占卜先形的预兆 96
第二节 论《山海经》中的预兆材料 102
一 关于《山海经》之性质与时代问题 102
二 《山海经》所载的预兆方式 109
第三节 《左传》《国语》中的预兆遗迹 115
第四节 托列斯海峡猎头民族的预兆形式 121
第六章 骨甲卜与?筮及其转移过程 127
第一节 卜与占在文字学上的意义 127
第二节 卜仪推说与卜筮之取从 129
第三节 殷周占卜的社会意义 137
第一节 祭祀牺牲的理论研究 154
第七章 祭礼的象征和传袭 154
第二节 古代祭祀牺牲的象征主义 168
第三节 原始祭祀牺牲及其演变 177
第四节 馈牲祭器与祖先崇拜 201
一 馈牲与祭器 201
二 祖先崇拜 210
第八章 古代巫师的种类 219
第一节 巫师的产生和发展 219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巫觋及其衰替 222
第三节 周代巫师性质转变及其名称 227
编后话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