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中药分析学的内涵 1
一、中药分析学的确立和性质 1
二、中药分析学的研究内容和主要任务 2
第二节 中药分析课程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3
第三节 国内外药典有关天然药物分析的比较 4
一、药典发展概况 4
二、药典收载的天然药物的比较与分析 5
第四节 中药分析工作实施程序 8
一、取样 8
二、供试溶液的提取 9
三、供试溶液的精制 10
四、鉴别与检查 12
五、含量测定 12
第二章 光谱分析法的应用 14
第一节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应用 14
一、分析测定方法 16
二、可见分光光度法分析 25
三、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 27
第二节 红外分光光度法的应用 30
一、定性分析 30
二、定量分析 30
第三节 荧光分析法的应用 33
一、基本原理和仪器 33
二、定量分析方法和应用 36
第三章 色谱分析法的应用 38
第一节 柱色谱法和纸色谱法的应用 39
一、柱色谱法的应用 39
二、纸色谱法的应用 40
第二节 薄层色谱法的应用 40
一、薄层色谱实验技术 41
二、薄层扫描仪简介 46
三、薄层色谱定性鉴别 49
四、薄层色谱定量分析 50
五、高效薄层色谱(HPTLC)简介 53
第四章 气相色谱法的应用 56
第一节 基本概念和理论 56
一、基本原理 56
二、塔板理论 57
三、速率理论 59
第二节 气相色谱实验技术 60
一、色谱系统 60
二、实验技术的要点 61
三、毛细管柱气相色谱 67
四、程序升温气相色谱 71
五、闪蒸-毛细管气相色谱和裂解-毛细管气相色谱 74
六、衍生物的制备 76
第三节 气相色谱法的分析应用 77
一、定性分析 77
二、定量分析 79
第五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 82
第一节 基本概念和理论 83
一、HPLC装置 88
第二节 高效液相色谱实验技术 88
二、色谱分离方式 91
三、流动相的选择 97
第三节 高效液相色谱的分析应用 109
一、分析前样品的预处理 109
二、色谱柱的保护 110
三、应用实例 110
第六章 其它分析方法的应用 111
第一节 重量法的应用 111
一、重量法的应用概况 111
二、重量法应用实例 111
第二节 容量法的应用 112
一、酸碱滴定法 112
二、两相滴定法 113
三、其它容量法的应用 114
第三节 库仑滴定法的应用 114
一、原理 114
二、库仑滴定装置 116
三、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 117
第四节 极谱分析法的应用 119
一、常规直流极谱的基本原理 119
二、脉冲极谱的基本原理 121
三、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 125
第五节 体内中药分析测定 127
一、生物利用度的评价方法 127
二、中药的化学成分体内代谢 128
四、常用的测定方法 129
三、样品种类与采制 129
五、应用举例 130
第七章 挥发油分析 132
第一节 结构、分布及理化性质 132
第二节 主要定量分析方法 133
一、气相色谱法 133
二、薄层色谱法 139
第三节 其它定量分析方法 140
二、化学法 141
一、挥发油总量测定(蒸馏法) 141
四、容量法 142
五、极谱法 142
六、高效液相色谱法 142
三、紫外分光光度法 142
第四节 定性分析 143
一、化学定性 143
二、色谱定性 144
三、显微定性 145
一、结构类型与分布 146
第八章 蒽醌分析 146
第一节 结构、分布及理化性质 146
二、理化性质 147
第二节 主要定量分析方法 148
一、比色法 149
二、薄层色谱法 151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 153
二、极谱法 159
第三节 其它定量分析方法 159
一、紫外分光光度法 159
三、重量法 160
四、容量法 160
第四节 定性分析 160
一、化学定性 160
二、色谱定性[1~4] 161
三、显微定性 163
第九章 香豆素分析 164
第一节 结构、分布及理化性质 164
一、结构类型与分布[1,2] 164
二、理化性质 165
第二节 主要定量分析方法 166
一、荧光分光光度法 167
二、薄层色谱法 167
三、紫外分光光度法 168
二、纸色谱法 169
一、比色法 169
第三节 其它定量分析方法 169
三、极谱法 170
四、气相色谱法 171
五、高效液相色谱法 171
第四节 定性分析 173
一、化学定性 173
二、薄层色谱定性 173
三、纸色谱定性 174
六、显微定性 175
四、气相色谱定性 175
五、高效液相色谱定性 175
第十章 强心甙分析 177
第一节 结构、分布及理化性质 177
一、基本结构类型 177
二、强心甙的分布 178
三、理化性质 180
一、比色法 182
第二节 主要定量分析方法 182
二、高效液相色谱法 186
第三节 其它定量分析方法 187
一、荧光法 187
二、紫外分光光度法 188
三、极谱法 189
四、薄层扫描法 189
第四节 定性分析 190
一、化学定性 190
二、色谱定性 190
三、显微定性 191
第十一章 黄酮分析 193
第一节 结构、分布及理化性质 193
一、结构类型与分布 193
二、理化性质 195
一、比色法 197
第二节 主要定量分析方法 197
二、紫外分光光度法 198
三、薄层色谱法 199
四、高效液相色谱法 200
第三节 其它定量分析方法 200
一、荧光法 200
二、非水滴定法 200
四、电化学方法 201
三、络合滴定法 201
五、放射免疫分析法[39] 202
六、TLC-差示动力学方法[41] 202
第四节 定性分析 203
一、化学定性 203
二、薄层色谱定性 203
三、纸色谱定性 205
四、显微定性 206
第一节 结构特征、分布及理化性质 208
一、甾体皂甙的结构特征及分布 208
第十二章 皂甙分析 208
二、三萜皂甙的结构特征及分布 210
三、皂甙的理化性质 211
第二节 主要定量分析方法 212
一、薄层色谱法 212
二、比色法 215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 216
一、气相色谱法 218
第三节 其它定量分析方法 218
二、紫外分光光度法 219
三、极谱法 219
四、酸碱滴定法 219
五、库仑滴定法 219
六、重量法 220
第四节 定性分析 220
一、化学定性 220
二、色谱定性 221
三、显微定性 222
第十三章 生物碱分析 224
第一节 理化性质及提取分离 225
一、理化性质 225
二、生物碱的提取 226
三、生物碱试样的精制 227
第二节 主要定量分析方法 228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 228
二、比色法 234
三、薄层色谱法 235
第三节 其它定量分析方法 237
一、其它比色法 237
二、紫外分光光度法 237
三、重量法 237
四、容量法 238
五、气相色谱法 239
六、极谱法 239
一、生物碱定性分析的主要目的 240
二、含生物碱中药的定性鉴别 240
第四节 定性分析方法 240
三、生物碱成分的鉴别 242
四、生物碱色谱 242
五、显微定性 244
第十四章 其它类化学成分分析 247
第一节 氨基酸分析 247
一、常用氨基酸分析方法 247
二、含氨基酸常用中药分析实例 250
第二节 蛋白质分析 251
一、用蛋白质电泳分析沙苑子及其混淆品 252
二、贝母属植物新鲜鳞茎同工酶谱分析 253
第三节 多糖分析 254
一、黄芪多糖的含量测定 255
二、石斛多糖的含量测定 255
第四节 有机酸分析 257
一、金银花中有机酸的分析 258
第五节 环烯醚萜类分析 259
二、马兜铃中有机酸的分析 259
一、地黄中环烯醚萜甙的分析 260
二、栀子中环烯醚萜甙的分析 261
三、龙胆中裂环烯醚萜甙的分析 262
第六节 木脂素类分析 264
一、五味子中木脂素类成分的分析 264
二、厚朴中木脂素类成分的分析 266
第二节 常用动物类中药分析实例 269
一、牛黄、熊胆分析 269
第一节 概述 269
第十五章 动物药分析 269
二、麝香分析 276
三、蟾酥分析 279
第十六章 矿物药分析 284
第一节 概述 284
一、矿物药的特点 284
二、矿物药的分类 284
一、容量法 285
第二节 矿物药的常用理化分析方法 285
三、矿物药的分析方法 285
二、重量法 287
三、红外分光光度法 287
四、热分析法 288
五、其它理化分析方法 289
第三节 常用矿物药含量测定实例 289
第一节 中药制剂分析概况 291
一、中药制剂的历史演革和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 291
第十七章 中药制剂分析 291
二、中药制剂分析存在的问题 292
三、中药制剂分析的方法 295
四、中药制剂的一般程序 296
五、各类剂型的一般质量控制 296
第二节 中药制剂的定性分析 297
一、理化定性分析 297
二、色谱定性分析 300
三、显微定性分析 305
一、比色法 307
第三节 中药制剂的定量分析 307
二、分光光度法 310
三、薄层色谱法 316
四、气相色谱法 319
五、高效液相色谱法 321
六、容量法 324
七、其它定量分析方法 327
第四节 中药制剂的稳定性 328
一、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因素 328
二、中药制剂稳定性考察的基本要求 329
第十八章 中药质量标准的制订 332
第一节 概述 332
一、质量标准的特性 332
二、质量标准制订的前提 333
第二节 中药质量标准的内容 335
一、中药质量标准的内容 335
二、质量标准起草说明 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