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理论与实践》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燕波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市:国防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562611130
  • 页数:168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伟大的创举 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建军思想的飞跃 2

一、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思想来源 2

二、毛泽东建军思想形成的标志 5

三、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发展的里程碑 7

四、人类军事文明的新发展 8

第二节 党与军队关系的科学规定 10

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党和军队关系原理的精神实质 10

二、涵盖了党对中国革命武装力量地位作用的正确认识 11

三、反映了党的事业发展与人民军队建设的内在联系 13

四、凝聚了党同各种反党乱军阴谋活动长期斗争的经验成果 15

第三节 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正确选择 18

一、中国革命的特点规律决定了党必须拥有枪 18

二、中国革命的特殊道路决定了党离不开枪 19

三、中国革命的特殊组织形式决定了党必须指挥枪 21

第四节 军事制度的深刻革命 24

一、中国军队的军制革命 25

二、革命军队的军制革命 26

三、军事领导的体制的革命 28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阶级、政党、国家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 33

第一节 人民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必须由共产党领导 33

第二章 人民的法理 33

二、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的一致性 37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内容 42

一、完善社会主义法制的保证 42

二、法治与政党政治 43

三、先进的法治理念与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45

第三章 优越的军制 54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制度体系与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54

一、人民民主专政与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55

二、我国政治制度与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60

一、社会政治资源体系 64

第二节 社会政治资源体系与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64

二、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就能有效为社会提供政治资源 66

第三节 综合国力结构体系与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71

一、综合国力结构体系 71

二、军队对综合国力的贡献 72

三、党的领导是构成综合国力的关键要素 76

四、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军事国力与政治国力的双重提升 81

第四节 社会主义中国政治发展目标体系与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82

一、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82

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84

第一节 改进领导作用 87

第四章 实践的课题 87

一、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危害是削弱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88

二、整顿党的领导作风以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 91

三、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需要综合治理 96

第二节 实行依法领导 100

一、依法治国是党的领导思想和领导方式的转变 100

二、依法治军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 102

三、依法治军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提供了法律保证 104

四、实行依法领导必须突出重点 107

第三节 完善领导制度 108

一、完善党管干部制度 109

二、完善民主集中制 111

三、完善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 112

四、完善党内外的监督机制 113

五、完善领导干部任职绩效考评制度 114

第四节 强化领导干部的改革创新意识和能力 117

一、军事是最少保守的领域 117

二、改革是军队发展的动力 119

三、改革创新是重要的领导职能 120

四、军事改革创新对领导干部的要求 122

五、加强党对军事改革创新的领导 125

第一节 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 129

第五章 历史的总结 129

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教训的结晶 130

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选择 132

第二节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基本历史经验 133

一、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 133

二、党的领导是我军战斗力的源泉、战胜强敌的法宝 136

三、科学的军事决策领导艺术,与时俱进的治军资政之道 137

四、必须高举旗帜,维护核心,确保军令政令畅通 139

第三节 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体现 141

一、满足了中国人民求统一的要求 141

二、满足了中国人民求稳定的要求 142

三、满足了中国人民求和平的要求 143

第四节 当代中国先进的军事文化 144

一、军事的文化底蕴 144

二、我军先进军事文化的比较优势 146

第五节 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对军事的要求 150

一、解决制约我军质量建设的新矛盾 151

二、探索科技向战斗力转化的新规律 152

三、创造维护国家利益的新手段 155

四、开创有中国特色的军事发展新道路 158

五、把握军事理论发展的新趋势 162

后记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