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庆诒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800139190
  • 页数:229 页
图书介绍:

上篇 总论 1

第一章 方剂与治法 3

第一节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3

第二节 常用治法 3

1 汗法 3

2 吐法 4

3 下法 4

4 和法 4

5 温法 4

6 清法 4

7 消法 4

8 补法 4

第二章 方剂学的分类 5

第一节 七方 5

1 大方 5

2 小方 5

3 缓方 5

4 急方 5

5 奇方 5

6 偶方 5

7 复方 5

第二节 十剂 5

第三章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7

第一节 组成原则 7

第二节 组成变化 8

1 药味加减的变化 8

2 药量加减的变化 8

3 剂型更换的变化 8

第四章 剂型和用法 10

第一节 剂型 10

1 汤剂 10

2 散剂 10

3 丸剂 10

4 膏剂 11

5 丹剂 11

6 酒剂 11

7 片剂 11

8 针剂 11

9 冲剂 11

10 胶囊剂 11

11 栓剂 12

12 茶剂 12

13 胶剂 12

14 合剂 12

15 糖浆剂 12

16 灸针 12

第二节 方剂的用法 13

1 煎法 13

2 服药法 14

下篇 各论 15

第一章 解表剂 15

第一节 辛温解表剂 16

第二节 辛凉解表剂 19

第三节 扶正解表剂 22

小结 24

第二章 泻下药 26

第一节 塞下剂 26

第二节 温下剂 28

第三节 润下剂 29

第四节 逐水剂 30

第五节 攻补兼施剂 31

小结 32

第三章 和解剂 34

第一节 和解少阳剂 34

第二节 调和肝脾剂 36

第三节 调和肠胃剂 38

第四节 治疟剂 39

小结 40

第四章 清热剂 41

第一节 清气分热剂 41

第二节 清营凉血剂 42

第三节 清热解毒剂 44

第四节 清脏腑剂 46

第五节 清热祛暑剂 50

第六节 清虚热剂 51

小结 51

第五章 温里剂 53

第一节 温中祛寒剂 53

第二节 回阳救逆剂 56

第三节 温经散寒剂 57

小结 58

第六章 表里双解剂 60

第一节 解表攻里剂 60

第二节 解表清里剂 62

小结 63

第七章 补益剂 64

第一节 补气剂 65

第二节 补血剂 67

第三节 气血双补剂 69

第四节 补阴剂 71

第五节 补阳剂 73

小结 74

第八章 固涩药 76

第一节 固表止汗剂 76

第二节 涩肠固脱剂 78

第三节 涩精止遗剂 79

第四节 固崩止带剂 80

小结 81

第九章 安神剂 82

第一节 养心安神剂 82

第二节 重镇安神剂 84

小结 85

第十章 开窍剂 86

第一节 凉开剂 86

第二节 温开剂 89

小结 90

第十一章 理气剂 92

第一节 行气剂 92

第二节 降气剂 96

小结 98

第十二章 理血剂 100

第一节 活血祛瘀剂 100

第二节 止血剂 106

小结 108

第十三章 消导剂 110

第一节 消食导滞剂 110

第二节 消痞化积剂 113

小结 113

第十四章 治风剂 115

第一节 疏散外风剂 115

第二节 平熄内风剂 118

小结 120

第十五章 治燥剂 122

第一节 轻宣外燥剂 122

第二节 滋润内燥剂 124

小结 126

第十六章 祛温剂 127

第一节 芳香化湿剂 129

第二节 清热祛湿剂 129

第三节 利水渗湿剂 131

第四节 温化水湿剂 132

第五节 宣散水湿剂 133

第六节 祛风除湿剂 133

小结 135

第十七章 祛痰剂 136

第一节 燥湿化痰剂 136

第二节 温化寒痰剂 137

第三节 清热化痰剂 138

第四节 润燥化痰剂 139

第五节 治风化痰剂 140

小结 141

第十八章 驱虫剂 143

小结 145

第十九章 涌吐剂 146

小结 148

第二十章 痈疡剂 149

第一节 包疡剂 149

第二节 内痈剂 152

小结 153

附篇 中成药 155

第一章 总论 155

第一节 概述 155

一 中成药的概念及中成药学的研究内容 155

二 中成药的发展 155

第二节 中成药的一般知识 157

一 中成药的处方来源和组方特点 157

二 中成药的命名、分类 158

三 中成药的配伍应用 159

四 中成药的储存保管 160

第二章 各论 163

第一节 内科 163

一 解表剂 163

二 清热剂 166

三 祛风剂 171

四 祛湿剂 172

五 消导剂 173

六 泻下剂 174

七 止泻剂 175

八 祛痰、止咳、平喘剂 176

九 温里剂 178

十 理气剂 180

十一 理血剂 183

十二 补益剂 184

十三 固涩剂 190

十四 开窍剂 191

十五 熄风剂 191

十六 安神剂 192

第二节 外科 194

一 疮疡 194

二 痔疮 194

第三节 伤科 198

第四节 妇科 203

一 月经剂 203

二 带下剂 206

三 孕产剂 206

第五节 儿科 210

第六节 五官 215

附 方剂学教学大纲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