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和自然力 两个重要的生产力范畴》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于中涛等著
  • 出 版 社: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201029223
  • 页数:396 页
图书介绍:

上篇 智力是首要生产力 2

第一章 智力的界定 3

第一节 智力的心理学定义 3

一、关于智力的定义 3

二、智力、智慧、智能 4

三、智力是人所特有的一般认识能力 7

第二节 智力的主要表现形式 7

一、经验知识和科学技术是智力的重要表现形式 8

二、智力与经验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关系 11

三、人才是智力的重要表现形式 12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使用智力范畴的特点 14

第二章 生产力的实体要素和实质要素 17

第一节 建国以来关于生产力要素问题的争论 17

第二节 生产力要素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 20

一、过分注重甚至只注意各种生产力要素理论之间的 20

区别与对立,而没有看到或忽视了它们之间的统一和联系 20

二、出现了泛化生产力范畴,不断增加生产力构成要素的趋势 22

三、对生产力各要素进行简单罗列、机械相加,彼此平行研究的多,而对各生产力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内在层次研究的少 24

四、在生产力要素的研究中,存在着实体化、直观化和表面化的倾向 25

第三节 生产力的实体要素和实质要素 27

一、各种生产力要素理论之间特别是“二要素论”和“三要素论”之间并不是绝然的对立,而是在对立中存在着有机联系和内在的统一 28

二、坚持“多”和“少”两种取向的统一,经过科学的抽象,揭示各种具体生产力要素的共性,才能透过现象,把握生产力的本质 31

三、生产力并不是各种要素平行并列,机械相加的总和,它们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和内在的层次 32

四、从更深的层次上看,人的体力和智力才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基本要素 34

第一节 现实的生产劳动是体力和智力的统一 40

第三章 智力和体力 40

第二节 体力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3

第三节 智力在生产力发展中起着首要作用 47

一、人和动物以及人类的生产劳动和动物的本能活动之间的根本区别,不在体力而在智力 47

二、在生产力的发展中,体力的作用是有限的,而智力的作用是无限的 51

三、体力的作用和智力的作用在生产力的历史发展中呈现出反比例的变化趋势,人的体力的作用日益变小,而人的智力的作用却在日益增大 55

四、智力、知识和科学的发展规律与生产力的发展相一致。一种现象和因素能够说明另一种现象和规律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二者的变化发展的特点趋势和规律相一致。否则就不可能构成因果关系 71

五、人的体力本身也受智力影响、统辖和支配 77

——科学技术知识的载体、物化、产物和表现 80

六、生产力的实体要素是人的智力及其产物和结晶 80

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和人才在经济建设、生产力发展和世界竞争中的巨大作用,也不是由于体力,而是在于智力 81

八、通过智力及科学技术知识,人类才能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和自然力,才能征服和改造自然界 84

第四章 智力生产力与科技生产力 86

第一节 “智力生产力”和“科技生产力”两个命题的关系 86

第二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命题中的“第一”的含义问题 89

第三节 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问题 95

第四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人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的关系问题 104

第五节 科学技术在历史上就是“第一生产力”还是在现代才成为“第一生产力”的问 109

第六节 社会科学是否是生产力的问题 121

第七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生产力标准问题 126

第八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关系问题 131

第五章 智力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历来观点 138

第一节 古今学者的有关思想和论述 138

一、古代学者的有关思想和论述 139

二、近代学者的有关思想和论述 141

三、现代学者的有关思想和论述 142

第二节 智力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历来观点 153

一、智力本身就是生产力及生产过程的基本要素之一 154

二、生产力中的劳动工具和机器是智力的物化 154

三、人类通过智力才能认识、驯服、占有和支配自然力 155

四、智力能推动生产力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并且 155

在生产力的发展中,智力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而体力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小 155

五、智力的发展以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关系也受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制约 155

第三节 智力也属于心理学和认识论范畴 157

第六章 智力开发与科学技术成果转化 160

第一节 智力开发 160

一、智力开发及其意义 160

二、积极发现、合理安排、有效使用现有的人才和智力资源 173

三、发展教育事业,不断培养新的人才 182

四、做好智力和人才引进工作 190

第二节 科学技术成果转化 196

一、提高全民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科技意识和科技成果转化意识 196

二、科技工作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科技人员要转变观念,拓展转化职能 200

三、科技成果的接受者要外有压力,内有动力 201

四、要有适当而多样的途径与方式 205

五、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208

六、积极引进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并加以消化、吸收和创新 215

七、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投入效益 218

八、信息先行 220

九、制定和完善有利于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政策 222

十、建立和健全相关的法律体系 223

十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良性运行机制 229

下篇 自然力是生产力的内容和根基 236

第七章 一切生产力都归结为自然力 237

第一节 自然力的概念 238

一、自然界的自然力 239

二、人体的自然力 239

三、“不费分文”的自然力 240

第二节 一切生产力都归结为自然力 242

一、生产力的实体要素可以归结为自然力 242

二、自然是两大生产要素之一,劳动和自然一起创造社会物质财富 249

三、将自然力并入社会生产过程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50

四、智力和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也以自然 252

力为前提、内容和根基,可以归结为自然力 252

五、自然力是生产力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历来的观点 253

六、自觉地认识自然规律并利用自然来有目的地改造自然,是人类生产与动物活动的根本区别之一 255

第三节 生产力是人所认识和利用的自然力 256

一、具有智力和意识,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技术水平以及认识和利用自然的能力的社会人,才是现实的劳动者 257

二、劳动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和机器是人的智力和科学技术知识的物化 258

三、借助于智力和科学技术及其物化的产物——工具和机器,才能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发现、改造、更新和拓展劳动对象,充分发挥劳动对象的效能,提高劳动对象的利用率 264

四、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改造劳动对象的过程也必须遵循而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生产过程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是否认识和遵循了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了自然力。因此,也必须首先通过智力、认识和科学来反映和把握自然规律。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利用 272

第四节 人和自然及生产力和自然力的矛盾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 273

一、自然力和生产力及科学技术的辩证关系 273

二、人和自然、生产力和自然力的矛盾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 279

第五节 国外学者关于自然力和生产力关系的有关论述 287

一、培根论支配自然与认识和服从自然的关系 287

二、萨伊论自然力是生产的要素之一 288

三、布哈林论社会与自然的物质和能量交换 290

四、普列汉诺夫论地理环境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 291

第八章 自然力是科技生产力的物质根基 293

第一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命题的哲学思考 293

一、论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命题的哲学方法论问题 293

二、对科学技术的哲学定性问题 296

三、忽视科学技术的知识和理论属性、夸大科学技术的作用所产生的哲学问题 300

第二节 自然力是科技生产力的物质根基 307

第九章 自然力的生产力功能与地理环境的社会作用 312

第一节 关于地理环境社会作用的历史看法和传统观点 312

一、关于地理环境社会作用的历史看法 312

二、关于地理环境社会作用的传统观点 314

第二节 普列汉诺夫论地理环境的社会作用 318

一、问题的提出 318

二、地理环境决定生产力的发展 320

三、社会对地理环境的反作用 324

第三节 地理环境的社会作用 327

一、地理环境不仅是社会生活资料的唯一来源,而且是社会生产资料的唯一来源 328

二、地理环境不仅是社会的外在条件,而且是社会的内在因素 330

三、地理环境不仅加速或延缓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决定生产力的发展 334

四、在人和自然、社会和地理环境这个矛盾中,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不是矛盾的次要方面,而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主导方面 347

第十章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54

第一节 全球问题 354

一、全球问题的概念及其提出 354

二、全球问题产生的根源 360

一、自然支配和控制人,人是自然的奴隶 368

第二节 人与自然的关系 368

二、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人是自然的主人 369

三、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370

第三节 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76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提出 377

二、中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78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 384

主要参考书目 387

后记 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