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自然地理 38
境域 38
地质、地貌 38
气候 39
土壤 40
水系、水质、潮位 43
主要自然灾害 44
河流、沟渠 45
桥梁 49
物产 57
建置隶属 60
第二篇 建置 60
行政区划 68
自然村宅 70
特色地名、集市简介 73
新建街道 76
第三篇 行政村、居委概况 78
源生村 78
民生村 80
洋泾村 83
西华村 84
西漕村 86
东华村 89
东漕村 92
明星村 95
油车村 98
泾南村 100
二塘村 101
朱湾村 103
高庙村 107
金浜村 112
仁和村 117
高庙居委 117
第四篇 人口 120
人口规模 120
人口变动 122
人口构成 124
人口控制 127
高龄老人 130
姓氏 134
第五篇 政党、群众团体 142
地下党组织和活动 142
乡级党组织 144
基层党组织 149
党员队伍 150
历次党代会 152
附:国民党、三民主义青年团 154
历次政治运动和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154
群众团体 160
乡人民政府和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 165
第六篇 政权、社会团体 165
人民代表大会 170
政府机构设置 175
经济管理体制 178
村民委员会 182
临时机构 183
荣誉、友好乡镇 184
社会团体 185
武装机构 186
兵役 186
第七篇 武装、治安 186
预备役 189
民兵 189
驻军 190
地方武装 191
兵事 192
附:1.日军部分暴行 195
2.蒋军部分暴行 196
治安机构 197
人民法庭 198
司法与法律服务 199
外来人口管理 200
人民调解 200
治安会、联防队 201
第八篇 工业 202
发展概况 202
乡办工业企业 206
重点乡办工业企业简介 209
村办工业企业 225
部分村办企业简介 229
主要产品简介 233
生产队办工业 238
主要市、区属工厂简介 239
第九篇 农业 242
耕地、劳力 242
所有制和生产体制 244
管理机构和业务部门 249
耕作制度 251
作物品种、面积 252
产量、效益 255
农田水利 259
作物栽培、肥料 261
植物保护 262
农机具 264
第十篇 林、牧、副业 268
行政管理机构 268
业务部门 269
养猪业 274
其他牲畜饲养 276
鸡、鸭饲养 279
其他禽类饲养 281
林木花卉 281
渔业 282
编结业 282
仓储业 283
第十一篇 财贸、金融 285
农业税 285
工商各税 286
乡财政 287
乡商业 288
农村集市贸易 290
外贸出口 291
货币 292
典当业和民间信用 294
信贷 295
第十二篇 市政建设 297
土地征用、批租 297
桥、路建设 301
交通建设 305
公共设施建设 308
居民新村建设 311
科技组织、机构 316
第十三篇 科技 316
科技队伍 317
农业科技实验 319
农业科技获奖项目 321
名、特、优蔬菜 321
工业科技开发 324
第十四篇 教育 328
幼儿教育 328
小学教育 330
中学教育 336
职业技术教育 338
高等教育 342
成人教育 343
第十五篇 文化、体育 345
文化场馆、团体 345
传统文艺 347
艺术节活动 350
古银杏 351
歌谣、曲艺选载 352
体育 360
广播电视 363
第十六篇 卫生 366
私人行医 366
医疗卫生机构 367
疫病预防 368
其它疾病防治 370
爱国卫生运动 373
妇幼保健 374
村卫生室和合作医疗 378
第十七篇 民政、人民生活 381
优待抚恤 381
复员军人安置 381
“五保”户 382
扶贫济困 382
残疾人安置 383
尊老敬老 385
村老年人协会 386
家庭赡养协议书 387
敬老院 388
安息堂 388
乡规民约 389
收益分配 390
农民养老 391
高档生活用品拥有量 393
第十八篇 宗教、风俗 394
宗教 394
道教 394
佛教 396
天主教 397
名称用语 398
方言 398
行为、动作用语 399
形容、修饰用语 400
谚语 400
生活谚语 400
农谚 402
气象谚语 402
歇后语 403
风俗 404
岁时节日 404
婚丧喜庆 407
生活习俗 408
人物传 412
第十九篇 人物 412
151名遇难烈士名录 417
光荣榜 421
全国劳动模范 421
上海市劳动模范 422
全国先进生产(工作)者 423
市“三八”红旗手 424
市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园丁 424
其他市荣誉称号获得者 425
洋泾籍在外人士 426
编后记 428
编修人员名录 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