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
话说“淡化” 1
正一正文风 5
从“作者简介”想起的 11
文人和“知名度” 14
“精神贵族”小议 18
假如这位歌星未曾漏税 26
“首发式”何其多也 28
《红灯记》轰动京华给人的启示 30
也谈“真话”和“真诚” 33
从应接不暇的文艺公关活动中解脱出来 37
(二) 40
也谈“写真实” 40
几个有争议的文艺理论问题——在河北省文联工作经验交流会暨部分作家艺术家座谈会上的讲话(1986年5月) 44
为批评“正名” 65
漫说“心态小说” 71
给《理论与创作》的一份答卷 76
青史凭谁定是非——关于第四次文代会的一段“内幕” 80
也论主体性问题 94
也谈“启蒙”与“救亡”——关于新文艺运动的是是非非 115
为毛泽东文艺思想一辩 130
想起了《唯心历史观的破产》 143
就新时期文艺的发展问题答《文艺理论与批评》记者问 149
对几个有争议问题的看法——和李思孝同志商榷 155
列宁主张文学家一定要参加党的组织吗?——答李思孝同志 171
一个需要重新审视的理论问题——也谈文学艺术中的“崇高” 175
文艺创作和时代主旋律 192
毛泽东文艺思想与革命功利主义——《毛泽东与中国文学艺术》序言 206
对文艺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215
(三) 221
漫谈文艺创作和文艺思潮——在湖北省青年创作会议上的讲话 221
君子坦荡荡——读丁玲的《风雪人间》 241
向史诗性文学迈进——读《地球的红飘带》 248
文学:失去了什么 251
《河殇》大讨论述评 263
“中国现代艺术展”剪影 278
“《河殇》热”说明了什么 297
读《盼着月亮》致丁宁 302
蚍蜉撼树谈何易——重读《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305
九州生气恃风雷——《相聚在北京》给我们的启示 309
关于报告文学创作的几个问题 312
以小见大 以少胜多——读《飞升的青烟》有感 322
报告文学走在前列 325
时代的脉搏 人民的心声——漫谈九十年代的报告文学 328
一部震撼人心的当代正气歌——长篇纪实小说《天网》引起强烈反响 339
致史光柱 342
(四) 344
“放”和“争” 344
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与批评 349
关于革命英雄主义 361
新春的“反思” 363
加强对文艺体制改革的理论研究 375
把雷锋精神请到文艺界来 381
把学习方荣翔金乃千的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383
咬定青山不放松——谈“一手抓整顿、一手抓繁荣” 385
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再谈“一手抓整顿、一手抓繁荣” 388
为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三谈“一手抓整顿、一手抓繁荣” 391
进一步增强文艺队伍的团结 396
向彭一同志学习 402
争取社会主义文艺的更大繁荣——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 404
后记 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