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27
目 录 27
上 编 31
概说 31
第一章近代文学的先行者——龚自珍 35
第一节 生平及思想 35
第二节 诗歌创作 41
第三节 散文创作 47
第四节 龚自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53
第二章经世派作家的崛起 59
第一节 经世派作家崛起的历史背景和文学 59
主张 59
第二节 魏 源 65
第三节 王 韬 72
第一节 爱国诗潮的形成 78
第三章鸦片战争时期的爱国诗潮 78
第二节 爱国诗潮反映的社会内容 80
第三节 空前繁荣的讽刺诗 85
第四节 爱国诗潮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89
第四章 桐城派的中兴与复归 92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后桐城派的发展与危机 92
第二节 曾国藩与桐城派的中兴 99
第三节 曾门弟子及桐城派的复归 104
第五章宋诗派及其他诗词流派 109
第一节 宋诗运动兴起的原因 109
第二节 宋诗派的诗歌理论 112
第三节 宋诗派的诗歌创作 114
第四节金和及其诗歌创作 119
第五节 蒋春霖及其《水云楼词》 122
第六章十九世纪四十至八十年代的小说创作 127
第一节 《荡寇志》 130
第二节 《儿女英雄传》 134
第三节 《三侠五义》 138
第四节 狭邪小说 143
第七章 《艺概》及其他文论 150
第一节 刘熙载及其《艺概》 150
第二节 林昌彝及其《射鹰楼诗话》 157
第三节 太平天国的文学主张 161
中 编 169
概说 169
第一章资产阶级文学改良运动 175
第一节 文学改良运动的历史进程 175
第二节 文学改良运动的目标与内容 180
第三节 文学改良运动的历史意义 187
第一节 梁启超的生平、思想和著作 196
第二章梁启超 196
第二节 梁启超的“文学改良论” 200
第三节 梁启超的文学创作………………………………………(207 )第四节 梁启超对近代中国文化事业的主要贡献 216
第三章黄遵宪 219
第一节 生平与思想 219
第二节 诗歌创作 223
第三节 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232
第四章康有为及其他维新派作家的创作 238
第一节康有为 238
第二节 谭嗣同 夏曾佑 蒋智由 243
第三节 丘逢甲与其他台湾爱国诗人 249
第四节 林 旭 刘光第 254
第五章同光体及其他诗歌流派 259
第一节 同光体诗派及其诗歌理论 259
第二节 同光体诗派的诗歌创作 263
第三节 王闿运与汉魏六朝诗派 268
第四节 樊增祥、易顺鼎与中晚唐诗派 271
第五节 李慈铭 275
第六章清末常州词派 278
第一节 谭 献 庄 棫 278
第二节 王鹏运 况周颐 283
第三节 朱祖谋 郑文焯 290
第四节 陈廷焯 冯 煦 296
第七章谴责小说 300
第一节 谴责小说的兴起及其作家队伍 300
第二节 李宝嘉和《官场现形记》 303
第三节 吴沃尧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308
第四节 刘鹗与《老残游记》 313
第五节 曾朴及《孽海花》 318
概说 327
下 编 327
第一章章炳麟 337
第一节 生平与思想 337
第二节 诗文创作 350
第三节对五四文学革命的影响 359
第二章秋瑾及其他革命派作家 362
第一节秋瑾 362
第二节 邹 容 陈天华 369
第三节 章士钊 刘师培 375
第四节金天翮 387
第三章南社与南社诗人 395
第一节 南社 395
第二节 柳亚子 400
第三节 陈去病 高 旭 405
第四节 苏曼殊 414
第五节 黄节、于右任等其他南社诗人 419
第四章革命派小说及其他小说流派 424
第一节 革命派小说理论 424
第二节 苏曼殊的小说创作 429
第三节 黄世仲的《洪秀全演义》 434
第四节 鸳鸯蝴蝶派的小说 438
第五章近代戏曲 444
第一节 十九世纪中、末叶的传奇杂剧及地方 444
戏曲 444
第二节 戏曲改良运动 450
第三节 吴梅、姚华的戏曲理论研究 458
第四节 早期话剧 461
第六章翻译文学 466
第一节 近代翻译文学的兴起 466
第二节 严复的翻译及其诗文创作 471
第三节 林纾对西方小说的翻译 477
第四节 苏曼殊、马君武、鲁迅等人的翻译 481
活动 481
第七章王国维 487
第一节 生平学术思想及成就 487
第二节 悲剧论 490
第三节境界说 493
第四节 文学发展进化观 497
一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的思想渊源 503
二 西学输入对中国近代文学发展的影响 510
三 五四前夕的“打倒孔家店”与文学革命 515
运动 515
结束语 中国近代文学的渊源与流变 (503~ 521
后记 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