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脑外交 中美领导人谈判的话语分析 1969-1972》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郑华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208080188
  • 页数:319 页
图书介绍:中美首脑外交是在冷战宏观背景之下,东方社会主义阵营的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阵营掌门人——美国之间的一场旨在改善敌对关系的首脑级谈判。话语在战场上曾兵戎相见、长期敌对的中美高层领导人谈判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最终,中美共同的国家利益——国家安全——抵御苏联的扩张,超越了文化的差异和意识形态的冲突,在话语的微妙作用之下,中美首脑峰会和谐收场。其中通过了华沙渠道、巴基斯坦渠道、巴黎渠道、纽约渠道以及基辛格的两次访华和黑格访华到最后的尼克松访华以及首脑外交成功的标志性文件——《中美联合公报》的诞生。本书利用新近解密的尼克松档案为材料,用后现代的话语分析方法,研究和分析1969~1972中美之间的高层外交谈判,比较全面地透视中美领导人在中美关系解冻过程中的谈判,提出一系列与话语分析直接有关的假设。不仅如此,作者还在“多维话语分析框架”之下,以对当代国际关系和中美关系都具有重要影响的1969~1972的中美高层会谈为个案,研究分析非对称结构中首脑外交,尤其是首脑谈判对缓和对抗关系的作用,以及首脑谈判所建构的话语与外交成效之间的关系。

导言 1

第一章 绪论 13

第一节 中美关系解冻的宏观语境 14

一、中美关系解冻的历史背景 14

二、尼克松政府的全球战略 17

三、中国的国家安全状况 21

四、中美关系解冻的决策机制 23

第二节 研究方法 28

一、福柯的“话语观” 29

二、德里达的“双重解构” 34

三、话语分析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运用 37

四、话语分析的方法论问题 38

第二章 沟通渠道的开启 55

第一节 美国对中苏边界武装冲突的认知 55

一、对双方动机的判断 55

二、对苏联试探的反应 57

三、美准备采取的对策 59

第二节 华沙渠道 59

一、美为第135次华沙会谈做准备 60

二、美方传善意,中方做回应 66

三、华沙渠道的终结 70

第三节 巴基斯坦渠道 74

一、巴基斯坦甘做信使的动因 74

二、美方主动传信息,中方积极做回应 78

三、巴基斯坦渠道运作的特点 80

小结 82

第三章 基辛格秘密访华 93

第一节 信息的传递 94

一、中美互致友好信号 94

二、来自巴基斯坦渠道的信息 96

第二节 双方为基辛格秘密访华做准备 98

第三节 基辛格与周恩来谈判的话语分析 104

一、美方求缓和,中方溯历史 104

二、“改善关系”与“正常化” 119

三、美方客场多忐忑 127

小结 132

第四章 基辛格第二次访华 143

第一节 信息的传递——巴黎渠道 143

第二节 华盛顿的准备 147

一、“波罗二号”任务书 147

二、围绕中国联合国代表权的谈判 153

第三节 基辛格与周恩来谈判的话语分析 156

一、默契话语做铺垫 157

二、中国的“国家主权观” 161

三、美方寻找筹码、强化威胁 165

四、中国对周边安全的考虑 168

五、不和谐的音符 170

小结 172

第五章 黑格访华 184

第一节 信息的传递 184

一、巴黎渠道 184

二、纽约渠道 187

第二节 双方的准备 190

第三节 黑格与周恩来谈判的话语分析 194

第四节 黑格与姬鹏飞谈判的话语分析 199

小结 200

第六章 尼克松访华 206

第一节 巴黎渠道传信息 206

第二节 双方的准备 210

第三节 高峰之春 216

第四节 尼克松与周恩来谈判的话语分析 222

一、“握手”与意识形态 223

二、尼克松谈“台湾问题” 226

三、尼克松打“苏联牌” 229

四、尼克松抛“胡萝卜” 232

小结 235

第七章 《中美联合公报》的谈判 243

第一节 “波罗二号”行动中起草《中美联合公报》的谈判 243

一、起草《中美联合公报》的序曲 243

二、有关“台湾问题”的讨论 245

三、涉及“国际形势”的措辞 247

第二节 基辛格与乔冠华起草《中美联合公报》的谈判 250

一、有关“台湾问题”的谈判 251

二、涉及“国际形势”的措辞 257

小绪 258

结论 265

参考文献 282

附录一 《中美上海联合公报》(中英文版) 301

Joint Communique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306

附录二 人名及专用名中英文对照表 314

后记 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