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3
概述 3
第二编 13
大事记 13
第三编 地理 47
第一章 位置 境域 47
第一节 位置 47
第二节 境域 47
第二章 建置 区划 48
第一节 建置 48
第二节 区划 50
第三节 县城 54
第四节 各乡概况 55
附 州属托勒牧场概况 64
第三章 自然环境 66
第一节 地质 66
第二节 地貌 67
第三节 气候 68
第四节 水文 83
第五节 土壤 87
第六节 自然资源 92
第七节 环境保护 101
第八节 自然灾害 104
第四章 人口 107
第一节 人口数量 107
第二节 人口分布 109
第三节 人口构成 110
第四节 人口变动 117
第五节 人口控制 119
第四编 经济 123
第一章 畜牧业 123
第一节 草原 123
第二节 所有制关系 136
第三节 牲畜 140
第四节 畜牧业生产 158
第五节 畜疫防治 160
第六节 牧业机械 174
第七节 机构 174
附 祁连县养鹿场 176
第二章 农业 178
第一节 耕地 178
第二节 农业经济体制 180
第三节 农业区划 183
第四节 耕作制度 186
第五节 农作物布局及结构 188
第六节 粮食 油料生产 189
第七节 农业技术推广 197
第八节 农业机具 201
第九节 机构 202
第三章 林业 203
第一节 林区分布 203
第二节 人工林 209
第三节 林业生产 210
第四节 森林管护 210
第五节 管理机构 211
第四章 多种经营 214
第一节 狩猎业 214
第二节 种植业 215
第三节 养殖业 217
第四节 采集业 219
第五节 运输 加工 服务业 221
第六节 管理机构 222
第五章 水利 223
第一节 水利建设 223
第二节 小水电 227
第三节 水土保持 227
第四节 管理机构 228
第六章 工业 230
第一节 所有制形式 230
第二节 行业 234
第三节 管理机构 247
第一节 古道与便道 248
第七章 交通 248
第二节 公路 249
附 省公路养护单位 253
第三节 桥涵 254
第四节 运输 256
第五节 交通监理 258
第六节 管理机构 259
第八章 邮电 261
第一节 机械与队伍 261
第二节 邮政 262
第三节 电信 263
第九章 城乡建设 265
第一节 县城建设 265
第二节 农牧区住房建设 268
第三节 房地产管理 271
第四节 建筑队伍与施工 272
第十章 商业 273
第一节 经营体制 273
第二节 商品购销 275
第三节 土特产收购 278
第四节 对外贸易 281
第五节 饮食服务 282
第六节 集镇贸易 282
第十一章 粮食 284
第一节 粮油购销 284
第二节 储运 286
第三节 粮油加工 288
第四节 粮油供应 289
第一节 工商行政管理 291
第十二章 经济管理 291
第二节 物资管理 293
第三节 物价 294
第四节 审计 297
第十三章 财税 金融 298
第一节 财政 298
第二节 税务 303
第三节 金融 308
第四节 保险 314
第五编 政治 317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317
第一节 组织建设 317
第二节 代表大会 327
第三节 重要工作会议 333
第四节 宣传教育 338
第五节 统一战线 339
第六节 纪律检查 341
附 中国国民党 344
第二章 群众团体 345
第一节 工会 345
第二节 共产主义青年团 346
附 中国少年先锋队 350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 351
第四节 农民协会 贫下中农(牧)协会 353
第五节 科学技术协会 354
第六节 其他群众组织 354
第三章 政权 355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 355
附 国民参议会 365
第二节 政府 366
第三节 人民政协 377
第四章 民政 382
第一节 救济救灾 382
第二节 优待抚恤 386
第三节 安置 389
第四节 收容遣送 391
第五节 社会福利 391
第六节 婚姻登记 393
第七节 地名管理 393
第八节 边界管理 394
第五章 劳动人事 395
第一节 人事管理 395
第二节 劳动管理 399
第三节 工资 401
第一节 公安 407
第六章 政法 407
第二节 检察 415
第三节 法院 417
第四节 司法行政 420
第七章 军事 422
第一节 机构 422
第二节 驻军 423
第三节 兵役 424
第四节 民兵 425
第五节 拥政爱民 428
第六节 人民防空 429
第七节 兵事 429
第二节 普通教育 433
第一节 教育行政 433
第一章 教育 433
第六编 文化 433
附 主要小学简介 436
第三节 民族教育 438
第四节 成人教育 441
第五节 教师队伍 442
第六节 教育经费 445
第二章 科学技术 446
第一节 机构 446
第二节 队伍 446
第三节 科普工作 447
第四节 科技推广 448
第五节 科研成果 450
第三章 文化 451
第一节 机构 451
第二节 文艺创作 452
第三节 群众文化 453
第四节 民间文艺 454
第五节 文艺团体 461
第六节 摄影 462
第七节 图书 报刊 档案 462
第八节 广播 电影 电视 464
第九节 文物 古迹 名胜 465
第四章 体育 470
第一节 机构与设施 470
第二节 学校体育 470
第三节 民族体育 471
第四节 群众体育 473
第五节 体育竞赛 474
第一节 机构 477
第五章 医药卫生 477
第二节 医疗 479
第三节 卫生防疫 481
第四节 妇幼保健 484
第五节 公共卫生 485
第六节 药品 487
第七编 社会 491
第一章 人民生活 491
第一节 农牧民生活 491
第二节 职工生活 495
第二章 民族 497
第一节 藏族 497
第二节 蒙古族 500
第三节 回族 506
第五节 土族 507
第四节 撒拉族 507
第六节 汉族 508
第七节 其它民族 508
第八节 民族工作 508
第三章 宗教 510
第一节 藏传佛教 510
第二节 伊斯兰教 515
第四章 风俗习惯 519
第一节 藏族风俗 519
第二节 蒙古族风俗 523
第三节 回族、撒拉族风俗 525
第四节 土族风俗 528
第五章 方言、谚语、歇后语 530
第一节 藏语方言 530
第二节 汉语方言 531
第三节 谚语 539
第四节 歇后语 542
第八编 人物 547
第一章 人物传略 547
第二章 革命烈士英名录 551
第三章 人物表 552
第一节 祁连县落户的西路军战士 552
第二节 劳动模范 先进工作者 553
第三节 获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以上人员 554
第九编 附录 559
重要文献辑存 559
史志艺文辑选 582
编后记 589
《祁连县志》撰写情况表 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