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系统 下》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清华大学
  • 出 版 社: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0
  • ISBN:
  • 页数:538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第六章 信号检测导论 1

6.1绪言 1

6.2二种取态的信号的检测 2

6.3贝叶斯准则 4

6.4“安全”平均风险准则(最小最大准则) 9

6.5信道的工作特性图和奈曼-皮尔逊(Neyman-Peanson)准则 11

6.6理想观测者准则及等先验概率条件下的最优准则 15

6.7在多次测量条件下的二元假设检验 17

6.8似然比检测系统 29

6.9假设的序列检验 32

6.10后验概率与检测 37

6.11估计基本问题 48

6.12最小均方差估计 50

6.13各种代价函数情况下的贝叶斯估计 61

6.14最大似然估计 68

6.15小结估计问题 74

6.16匹配过滤器及模糊函数 75

6.17维纳(Wiener)过滤——对于平稳过程的最小均方误差估计 83

6.18维纳预测器 92

7.1系统的状态方程 97

第七章 卡尔曼滤波 97

第六章 参考文献 97

7.2状态方程的时域解与频域解 100

7.2.1状态方程的频域解 101

7.2.2状态方程的时域解 102

7.3系统的离散状态方程 106

7.3.1随机序列 106

7.3.2离散状态方程和测量方程 107

7.4统计估计 110

7.4.1均方误差最小的条件 110

7.4.2最小方差无偏估计 111

7.4.3线性最小方差无偏估计 114

7.5卡尔曼滤波 117

7.5.1卡尔曼滤波的说明 118

7.5.2卡尔曼滤波的公式推导 119

7.5.3卡尔曼滤波的特点 124

7.6投影 125

7.6.1投影的定义 125

7.6.2投影的引理 125

7.6.3从投影推导卡尔曼滤波方程 129

8.2连续信号的数字化、抽样定理 131

8.1引言 131

第八章 离散线性变换 131

第七章 参考文献 131

8.3离散付立叶变换(DFT) 136

8.3.1付立叶变换的几种可能形式 137

8.3.2离散付立叶变换的导出 138

8.3.3离散付立叶变换的性质 141

8.3.4二维离散付立叶变换 150

8.4快速付立叶变换(FFT) 154

8.4.1时域快速付立叶变换算法 155

8.4.2频域快速付立叶变换算法 163

8.4.3快速付立叶变换的实现 168

8.4.4ChirpZ变换算法(CZT) 171

8.5离散希尔伯特变换 174

8.5.1数列的因果性及其Z变换性质 174

8.5.2最小相位条件 178

8.5.3离散付立叶变换的希尔伯特变换关系 183

8.5.4复数数列的希尔伯特变换关系 186

8.6沃尔什——哈达玛变换 188

8.6.1沃尔什函数及其性质 190

8.6.2沃尔什变换及其性质 195

8.6.3快速沃尔什变换(FWT) 203

8.6.4二维沃尔什变换 210

8.7结束语 212

第八章 参考文献 215

第九章 数字滤波器 215

9.1引言 215

9.2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 216

9.2.1离散时间信号——序列 217

9.2.2线性非移变系统 219

9.2.3系统的因果性、稳定性 220

9.2.4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 221

9.2.5系统的频域表示法 222

9.2.6Z变换 225

9.2.7系统函数(转移函数) 227

9.2.8信号流图表示法 232

9.2.9无限时宽冲激响应(IIR)数字滤波器的结构 233

9.2.10有限时宽冲激响应(FIR)数字滤波器的结构 237

9.3无限时宽冲激响应(IIR)数字滤波器的理论和逼近 243

9.3.1引言 243

9.3.2由模拟滤波器来设计无限时宽冲激响应数字滤波器 246

9.3.3冲激不变法 247

9.3.4双线性变换法 250

9.3.5模拟——数字的变换 253

9.3.6频率变换 264

9.3.7直接设计数字滤波器 266

9.3.8设计无限时宽冲激响应滤波器的最佳化方法 269

9.4有限时宽冲激响应(FIR)数字滤波器的理论和逼近 276

9.4.1有限时宽冲激响应数字滤波器讨论 276

9.4.2线性相位有限时宽冲激响应数字滤波器的特性及频率响应 277

9.4.3线性相位有限时宽冲激响应数字滤波器的零点位置 283

9.4.4线性相位有限时宽冲激响应数字滤波器设计技术 285

9.4.5利用窗函数来设计线性相位有限时宽冲激响应数字滤波器 285

9.4.6利用频率抽样来设计线性相位有限时宽冲激响应数字滤波器 290

9.4.7最佳(最大误差最小化)线性相位有限时宽冲激响应数字液波器设计 297

9.4.8各类有限时宽冲激响应数字滤波器的直接比较 313

9.4.9无限时宽冲激响应(IIR)数字滤波器与有限时宽冲激响应(FIR)数字滤波器的简单比较 314

9.5数字滤波器中的有限字长效应 315

9.5.1数字系统的运算类型 315

9.5.2数字滤波器中的量化类型。截尾与舍入 317

9.5.3输入信号的量化效应。量化噪声通过线性系统 320

9.5.4系数的量化效应 324

9.5.5运算的舍入效应 331

10.1.1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 349

10.1概述 349

第十章 通信系统 349

第九章 参考文献 349

10.1.2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350

10.1.3本章主要内容 351

10.2幅度(线性)调制系统 351

10.2.1线性调制的一般模型 352

10.2.2振幅调制(AM) 353

10.2.3双边带抑制载波调制(DSB) 356

10.2.4单边带调制(SSB) 358

10.2.5残留边带调制(VSB) 361

10.2.6线性调制信号的同步介调 364

10.2.7包络介调 368

10.2.8本地载波的产生方法——同步原理 370

10.2.9线性调制系统同步介调的抗噪声性能 373

10.2.10应用包络检波的噪声特性 378

10.2.11频分复用(FDM) 380

10.3角(非线性)调制系统 381

10.3.1角调制的概念 382

10.3.2窄频带角调制 383

10.3.3正弦信号宽带调频 385

10.3.4任意信号宽带调频 389

10.3.5宽带调相 392

10.3.6宽带角调制方法 394

10.3.7宽带角调制的介调方法 396

10.3.8窄带角调的噪声特性 399

10.3.9宽带调频的噪声特性 400

10.3.10宽带调相的噪声特性 408

10.3.11宽带调频门限信噪比 409

10.4脉冲调制系统 415

10.4.1引言 415

10.4.2抽样定理及网络方框图 415

10.4.3脉冲幅度调制(PAM)系统 424

10.4.4时分复用 427

10.4.5脉冲幅度调制(PAM)系统的噪声特性 432

10.4.6脉冲时间调制(PDM)系统 435

10.4.7脉宽调制(PDM)系统的噪声特性 442

10.4.8脉位调制(PPM)系统的噪声特性 445

10.5脉冲编码调制系统与增量调制系统 449

10.5.1脉冲编码调制(PCM)原理 450

10.5.2二进制脉码调制(PCM)系统的噪声特性 462

10.5.3增量调制(△M) 467

10.5.4总和增量调制(△-∑) 476

10.5.5自适应增量调制(ADM) 479

10.5.6差值脉码调制(DPCM) 483

10.6数字信号调制载波系统 486

10.6.1振幅键控(ASK)系统 487

10.6.2频率键控(FSK)系统 494

10.6.3移相键控(PSK及DPSK)系统 499

10.6.4数字调制方式的比较 506

第十章 参考文献 509

附录B 线性差分方程 509

B.1概述 509

B.2.1常系数齐次线性差分方程的求解 510

B.2利用特征方程求解线性差分方程 510

B.2.2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差分方程的求解 513

B.3用卷积和的办法求解差分方程 515

B.3.1求离散时间系统的冲激响应 516

B.3.2求冲激响应差分方程模式的普遍化 520

B.4Z变换 523

B.5用Z变换法求解差分方程 528

B.5.1将差分方程变成Z变量方程 528

B.5.2卷积特性 529

B.5.3Z反变换 529

B.5.4利用Z变换方法来求解线性差分方程举例 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