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石县志》PDF下载

  • 购买积分:2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文凡主编
  • 出 版 社: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203034550
  • 页数:820 页
图书介绍:

卷一 建置 1

第一章 位置 境域 1

第一节 位置 1

第二节 境域 1

凡例 1

第二章 建置沿革 3

序二 5

序三 7

概述 9

第三章 行政区划 11

第一节 乡所都甲制 11

第二节 区(乡)村制 13

第三节 社队制 17

第四节 乡(镇)村制 21

第一节 县城 23

第四章 城镇乡村 23

第二节 乡镇 24

第三节 村庄 28

卷二 自然环境 34

第一章 地质 34

第一节 地层 34

第二节 构造 37

第三节 地震 38

第二章 地貌 40

第一节 基岩山区 40

第二节 土石山区 40

第三节 黄土丘陵区 40

第四节 河谷(川)地区 41

第五节 山脉 41

第一节 日照 43

第三章 气候 43

第二节 温度 44

第三节 降水 46

第四节 蒸发 49

第五节 气压 风 50

第六节 灾害性天气 50

第七节 农业气候区划 54

第四章 水文 56

第一节 地表水 56

第二节 泉水 58

第三节 地下水 60

第五章 土壤 64

第一节 亚高山草甸土 64

第二节 棕壤 64

第三节 黄绵土 65

第五节 草甸土 67

第四节 褐土 67

第六章 植被 69

第一节 森林植被 69

第二节 灌木草丛植被 69

第三节 零星草灌植被 69

第七章 自然资源 70

第一节 土地资源 70

第二节 水资源 71

第三节 矿产资源 73

第四节 森林草地资源 79

第五节 野生动植物资源 81

卷三 人口 83

第一章 人口变动 83

第一节 总量变动 83

第二节 自然变动 87

第三节 机械变动 91

第四节 城乡变动 92

第二章 人口分布 94

第一节 地理分布 94

第二节 政区分布 94

第三节 市镇分布 97

第三章 人口自然构成 99

第一节 性别构成 99

第二节 年龄构成 101

第三节 生命指数 106

第四节 残疾人口 106

第四章 人口社会构成 108

第一节 文化构成 108

第二节 职业构成 110

第三节 婚姻家庭构成 112

第四节 民族构成 115

第五节 姓氏构成 115

第五章 人口控制 118

第一节 自然生育 118

第二节 计划生育 119

第六章 人民生活 121

第一节 新旧社会比较 121

第二节 农民生活 121

第三节 职工生活 124

卷四 农村经济 128

第一章 经济所有制 128

第一节 封建私有制 128

第二节 农民私有制 129

第三节 集体所有制 129

第四节 全民所有制 132

第二章 生产条件 133

第一节 耕地 133

第二节 劳动力 134

第三节 农用动力 135

第四节 投入 138

第五节 固定资产 140

第三章 经济效益 142

第一节 农村社会总产值 142

第二节 农业总产值 143

第三节 农村经济总收入 146

第四节 收益分配 147

第五节 农村粮食分配 148

第四章 农业管理 150

第一节 农经管理 150

第二节 农机管理 151

第三节 土地管理 152

卷五 农村产业 153

第一章 种植业 153

第一节 种植结构 153

第二节 作物产量 154

第三节 作物品种 155

第四节 耕作制度 158

第五节 作物保护 160

第六节 科技应用 160

第二章 林业 161

第一节 林地树貌 161

第二节 植树造林 164

第三节 抚育管护 167

第四节 林业企业 169

第二节 饲养格局 170

第一节 牧草饲料 170

第三章 畜牧业 170

第三节 疫病防治 174

第四节 畜牧企业 175

第五节 产品加工 175

第四章 乡镇企业 177

第一节 经营规模 177

第二节 经济效益 179

第三节 企业格局 180

卷六 农业基建 182

第一章 水利建设 182

第一节 河道治理 182

第二节 灌溉工程 183

第三节 蓄水工程 191

第四节 人畜饮水工程 193

第五节 投资效益 197

第二章 水土保持 201

第一节 水土流失 201

第二节 综合治理 201

第三节 基本农田建设 205

第四节 重点流域治理 207

卷七 工业 214

第一章 工业经济 214

第一节 经营体制 214

第二节 产业结构 216

第三节 经济效益 217

第二章 工业门类 222

第一节 煤炭 222

第二节 机电产品 224

第三节 电力 225

第五节 采炼 铸造 232

第四节 建材 232

第六节 化工 233

第七节 食品 234

第八节 造纸印刷 235

第九节 生活用制品 235

第三章 工业企业选介 237

第四章 工业管理 248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48

第二节 企业宏观管理 248

第三节 企业微观管理 249

第四节 煤炭企业管理 249

卷八 交通 邮电 251

第一章 交通运输 251

第一节 道路 251

第二节 桥涵 254

第三节 运输 256

第四节 管理 259

第二章 邮政电信 261

第一节 组织设施 261

第二节 邮政 262

第三节 电信 264

卷九 城乡建设 267

第一章 县城建设 267

第一节 城区规模 267

第二节 街道 268

第三节 房屋建筑 270

第四节 水利设施 272

第五节 公共设施 278

第二章 村镇建设 283

第一节 交口镇 283

第三节 西属巴镇 284

第二节 田家会镇 284

第四节 吴城镇 285

第五节 信义镇 286

第六节 农房建设 287

第三章 建筑施工 289

第一节 建筑队伍 289

第二节 规划设计 290

第三节 行政监督 291

第四节 资金筹措 292

第五节 职能机构 294

第四章 市政管理 296

第一节 管理单位 296

第二节 房产管理 296

第三节 地产管理 299

第四节 房地产开发 299

第五节 住房制度改革 300

第五章 环境保护 301

第一节 污染状况 301

第二节 治理监测 302

第三节 环保管理 302

卷十 商业 303

第一章 商业经济 303

第一节 经营体制 303

第二节 行业网点 308

第三节 经济效益 314

第二章 商品流通 316

第一节 商品购进 316

第二节 商品销售 319

第三节 集市贸易 323

第四节 对外贸易 324

第一节 自由贸易 328

第三章 粮油经营 328

第二节 统一经营 330

第三节 仓储 332

第四节 管理效益 334

第四章 饮食服务 336

第一节 饮食业 336

第二节 服务业 337

第三节 吕梁驻县单位选介 338

卷十一 财政 金融 340

第一章 财政 340

第一节 财政体制 340

第二节 财政收入 341

第三节 财政支出 343

第四节 财政管理 345

第一节 金融体系 347

第二章 金融 347

第二节 货币流通 348

第三节 资金运转 353

第四节 农村融资 358

卷十二 经济管理 361

第一章 计划管理 361

第一节 机构体制 361

第二节 计划的编制及实施 361

第二章 统计管理 367

第一节 机构设置 367

第二节 统计服务 367

第三节 统计监督 368

第三章 工商行政管理 369

第一节 管理机制 369

第二节 企业管理 370

第三节 市场管理 371

第四节 合同管理 374

第五节 商标广告管理 375

第四章 物价管理 376

第一节 管理机制 376

第二节 价格变化 377

第三节 检查监督 379

第四节 稳价举措 380

第五章 标准计量管理 382

第一节 计量演变 382

第二节 计量管理 383

第三节 标准管理 384

第六章 劳动管理 385

第一节 劳动就业 385

第二节 劳动工资 388

第三节 劳保福利 392

第四节 管理机构 395

第七章 经济体制改革管理 397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97

第二节 企业承包 397

第三节 企业内部改革 397

卷十三 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与历史 398

第一章 党的组织 398

第一节 组织建设 398

第二节 思想建设 408

第三节 统一战线 409

第四节 纪律监察 410

第二章 重大活动纪略 411

第一节 县党部 421

卷十四 党派社团 421

第一章 国民党离石地方组织 421

第二节 区党部 区分部 422

第二章 各民主党派离石县组织 423

第一节 民革离石支部 423

第二节 民盟离石支部 423

第三节 民进离石支部 423

第四节 工作纪略 424

第三章 群众团体 425

第一节 县牺盟分会 425

第二节 县动委会 425

第三节 县抗联 425

第四节 农民组织 426

第五节 工人组织 426

第六节 青年组织 428

第七节 妇女组织 431

第八节 少儿组织 433

第九节 工商业者组织 434

第十节 科技界组织 434

第四章 其它党团组织 436

第一节 山西同志会离石县分会 436

第二节 主张公道团 436

第三节 精建会 437

卷十五 政权 政协 438

第一章 权力机构 438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438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 438

第三节 县人大常委会 440

第四节 乡人民代表大会 441

第一节 州衙县署 443

第二章 行政机关 443

第二节 县抗日民主政府 445

第三节 县人民政府 446

第四节 基层政权 454

第三章 人民政协 456

第一节 组织机构 456

第二节 历届政协委员会议 456

第三节 政协常委会 457

卷十六 政事 458

第一章 民政 458

第一节 优待抚恤 458

第二节 救济 福利 463

第三节 安置 褒扬 467

第四节 婚姻登记 470

第一节 机构 472

第二章 人事 472

第二节 干部 477

第三节 管理 478

第三章 信访 484

卷十七 司法 486

第一章 社会治安 486

第一节 治安机构 486

第二节 户籍管理 487

第三节 交通管理 487

第四节 监所管理 488

第五节 内保管理 488

第六节 消防管理 489

第七节 公共秩序管理 489

第八节 专项斗争 489

第三节 经济检察 493

第二节 刑事检察 493

第一节 检察院 493

第二章 检察 493

第四节 法纪检察 494

第五节 监所检察 494

第六节 申控检察 494

第三章 审判 496

第一节 法院 496

第二节 刑事审判 496

第三节 民事审判 497

第四节 经济审判 497

第五节 人民陪审 497

第四章 司法行政 498

第一节 司法局 498

第二节 法制宣传 498

第三节 法律服务 498

第五节 人民调解 499

第四节 公证 499

卷十八 军事 500

第一章 军事要地 500

第一节 关隘 要塞 500

第二节 防务设施 501

第二章 兵役制度 503

第一节 招募兵制 503

第二节 志愿兵制 503

第三节 义务兵制 503

第四节 预备役制 503

第三章 军事武装 505

第一节 军事机构 505

第二节 驻军 510

第三节 地方武装 512

第一节 组织建设 514

第四章 民兵 514

第二节 参军参战 515

第三节 军事训练 515

第四节 战备 教育 516

第五节 保卫生产建设 517

第五章 兵事纪略 518

第一节 古代战事 518

第二节 农民起义 518

第三节 红军东征在离石 519

第四节 抗日战争 519

第五节 自卫战争 521

卷十九 教育 科技 523

第一章 教育 523

第一节 乡塾 书院 州学 523

第二节 初等教育 524

第三节 中等教育 531

第四节 成人教育 537

第五节 教师 540

第六节 教育管理 545

第七节 经费 设备 550

第八节 省地驻县学校 553

第二章 科技 555

第一节 科技机构 555

第二节 科技队伍 556

第三节 科技活动 557

第四节 科技成果 558

第五节 科技管理 561

第六节 省地驻县科研单位 562

第一章 群众文化 564

第一节 组织网络 564

卷二十 文化 新闻 564

第二节 秧歌 灯火 565

第三节 群众文艺会演 567

第二章 文学 著述 568

第一节 文学创作 568

第二节 史志编纂 569

第三节 社科著述 570

第三章 戏曲 音乐 578

第一节 戏剧 578

第二节 曲艺 579

第三节 音乐 580

第四章 摄影 书画 583

第一节 摄影 583

第二节 美术 583

第三节 书法 585

第一节 新闻 587

第五章 新闻 宣传 587

第二节 广播 588

第三节 电视 589

第四节 图书 589

第五节 电影 590

第六章 文物胜迹 593

第一节 古遗址 593

第二节 古建筑 594

第三节 古墓葬 595

第四节 东汉画像石 596

第五节 石刻 壁画 596

第六节 名胜 597

第七节 革命文物 597

第八节 碑文遴选 598

第一节 防疫 603

第一章 卫生 603

卷二十一 卫生体育 603

第二节 保健 607

第三节 医疗 609

第四节 药品 615

第五节 驻县医疗单位 617

第二章 体育 618

第一节 学校体育 618

第二节 群众体育 619

第三节 体育竞技 620

第四节 体育设施 623

卷二十二 民情风俗 624

第一章 人生礼仪 624

第一节 婚嫁 624

第二节 丧葬 626

第四节 礼仪 627

第三节 庆贺 627

第五节 禁忌 628

第二章 生活习俗 630

第一节 服饰 630

第二节 饮食 630

第三节 宅居 632

第四节 行旅 633

第五节 器用 634

第三章 岁时节日 636

第一节 春节 元宵节 636

第二节 其它传统节日 637

第三节 公历新节日 639

第四节 溺爱 640

第二节 赌博 640

第三节 铺张浪费 640

第一节 酗酒 斗殴 640

第四章 陋习 640

第五节 买卖婚姻 641

第六节 暗娼 641

卷二十三 方言 谣谚 642

第一章 方言 642

第一节 语言概况 642

第二节 同音字及例词、例句 647

第三节 语法特点 661

第四节 儿化及地名 664

第二章 谣谚 667

第一节 歌谣 667

第二节 谚语 667

第三节 歇后语 670

第一章 人物传记 672

卷二十四 人物 672

第二章 烈士英名录 698

第三章 人物名表 714

卷二十五 大事记 724

大事记 724

附录 767

附录一 旧志序文 767

附录二 文献选辑 770

附录三 神话传说 787

附录四 限外辑要 793

离石县志编纂委员会历届人员组成 807

修志始末 811

跋 814

本志编纂人员 816

特志 818

特志 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