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册目录 299
第十章相律和多相平衡 299
10-1.相律 299
10-2.单元系统 301
凝结系统的相平衡 303
10-3.热分析 303
10-4.二元系统的最简单熔度图 304
10-5.形成稳定化合物的系统 307
10-6.形成不稳定化合物的系统 308
10-7.液态互溶、固态亦互溶的系统 310
10-8.固态有限互溶的系统 313
10-9.固态有限互溶,并具有不相合熔点的系统 313
10-10.液相部分互溶固相不互溶的系统 315
10-11.复杂相图 315
三元系统 316
10-12.三元系统的图解表示法 316
10-13.三种液体的溶解度图 318
10-14.两种同离子盐的水溶液的等温图 321
10-16.重盐 323
10-15.晶形水化物 323
10-17.三元最低共熔点 324
10-18.分配定律和萃取 326
第十一章电解质溶液 331
11-1.电离学说 331
11-2.电解质的离解与溶剂化作用 333
11-3.弱电解质溶液的性质 335
11-4.强电解质 337
11-5.离子的活度及活度系数 338
11-6.溶解度积 340
11-7.水的离子积,氢离子浓度 342
11-8.盐的水解 343
11-9.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构 345
11-10.迁移数 348
11-11.溶液的电导 350
11-12.电导和离子的运动速度 353
11-13.电导测定的应用 357
第十二章 自发电池的电动势及电解 361
12-1.化学变化和电池 361
12-2.自发电池的热力学 362
12-3.电动势的测定方法 364
12-4.电动势发生的机构 366
12-5.电极位和电动势 367
12-6.氢电极和甘汞电极 372
12-7.浓差电池 374
12-8.液体接界电位 375
12-9.电动势测定的应用 377
12-10.电解与极化 380
12-11.超电压 382
12-12.电解时的电极反应 385
12-13.极谱分析 387
12-14.金属的钝性 388
12-15.金属的腐蚀 390
第十三章化学动力学 393
13-1.绪论 393
13-2.反应速度,反应级数和反应分子数 394
13-3.反应速度常数或反应比速 395
13-4.一级反应 396
13-5.二级反应 400
13-6.三级反应 402
13-7.反应级数的测定 403
13-8.可逆反应 405
13-9.连串反应 406
13-10.平行反应 408
13-11.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409
13-12.分子间碰撞频率 411
13-13.气体反应的碰撞理论—双分子反应 413
13-14.一级反应的碰撞理论 416
13-15.位能面和活化状态 417
13-16.绝对反应速度理论(过渡状态理论) 419
13-17.溶液中的反应 420
13-18.离子反应(原盐效应) 423
13-19.链锁反应 425
13-20.支链锁反应-爆炸反应 426
13-21.催化作用 429
13-22.催化剂的作用 430
13-23.多相催化作用 431
13-24.均相催化 432
13-25.多相反应 434
13-26.固体表面上的气体反应 435
13-27.混合催化剂和增效催化剂 439
13-28.多相催化作用的理论 440
13-29.催化剂的中毒及负催化剂 441
13-30.多相催化作用在工业上的应用 442
13-31.固体和液体的反应速度理论-扩散理论(费克定律) 443
13-32.极微小液滴上的饱和蒸气压 446
13-33.A.微小晶体的熔化温度 447
B.分散度对于溶解度的影响 448
13-34.介安定状态和新相的生成 449
13-35.爱因斯坦光化当量定律 451
光化学 451
13-36.感光作用 454
13-37.光化平衡 455
13-38.照相术 456
第十四章胶体化学引论 461
14-1.绪论和发展简史 461
14-2.胶体系统的基本性质 464
14-3.胶体系统的分类 466
14-4.胶体化学的内容 470
14-5.胶体系统的制备 471
14-6.分散法 472
14-7.凝聚法 474
14-8.电弧法(电分散法) 478
14-9.胶体溶液的净化法 480
第十五章表面现象 484
15-1.表面能 484
15-2.表面张力与润湿现象 486
15-3.溶液的表面现象 488
15-4.表面现象的类别 491
15-5.吉布斯方程式 492
15-6.固体表面的吸附作用 493
15-7.吸附的本性 497
15-8.温度和吸附物的种类对吸附作用的影响 499
15-9.毛细管凝结现象 500
15-10.吸附的实际应用 501
第十六章分散系统的运动、电学和光学性质 503
16-1.布朗运动 503
16-2.渗透压 506
16-3.胶体的扩散 508
16-4.沉积(沉降)和沉积平衡 511
16-5.电泳和电渗 516
16-6.双电层与动电观象 520
16-7.胶体粒子的结构 525
16-8.丁达尔效应和它的意义 529
16-9.超显微镜与粒子大小的测定 531
16-10.乳光度的测定 535
16-11.光的吸收与色 536
16-12.胶体粒子的形状与电子显微镜 538
17-1.概说 541
第十七章憎液溶胶的聚结不稳定性和凝结 541
17-2.憎液系统因电解质而起的凝结 542
17-3.混合电解质的凝结作用 545
17-4.凝结的其他因素 547
17-5.凝结过程的动力学 549
17-6.触变作用 552
17-7.溶胶的保护作用与敏化作用 553
第十八章 高分子化合物和流变性 556
18-1.概说 556
18-2.高分子化合物的重要特性 557
18-3.盐析 562
18-4.胶凝作用 564
18-5.冻胶的分类和膨胀 567
18-6.冻胶的结合液体和脱水收缩 572
18-7.流变性概说 575
18-8.测定粘度的方法 576
18-9.物质的各种粘度 576
18-10.结构粘度 580
18-11.胶体系统的粘度与其内部结构的关系 583
18-12.各种系统的不同流型 588
18-13.关于胶体系统流变性的一些其他问题 591
第十九章乳状液、泡沫、悬浮体、气溶胶及固溶胶 594
19-1.乳状液 594
19-2.泡沫 599
19-3.悬浮体 603
19-4.气溶胶 607
19-5.固溶胶 613
附录 616
人名对照表 616
参考书目 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