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序 1
第一编概述 1
目 录 1
序 1
第一编概述 1
凡例 3
凡例 3
第二编大事年表 9
第二编大事年表 9
第三编建制 27
第三编建制 27
第一章沿革、政区 29
第一节置县沿革 29
第一章沿革、政区 29
第一节置县沿革 29
第二节 区域 31
第二节 区域 31
第三节行政区划 32
第三节行政区划 32
第二章县城 33
第一节 县署 33
第二章县城 33
第一节 县署 33
第二节县城变迁 34
第三章 区、乡(镇)、亭、里 34
第一节 区 34
第二节县城变迁 34
第三章 区、乡(镇)、亭、里 34
第一节 区 34
第二节乡、镇、仓、廒、 35
社 35
第二节乡、镇、仓、廒、 35
社 35
第三节亭、里、坊、市 40
第三节亭、里、坊、市 40
第四节 村 42
第四节 村 42
第四编 自然环境 55
第四编 自然环境 55
第一章地质 57
第一节 构造 57
第一节 构造 57
第一章地质 57
第二节 地层 59
第二节 地层 59
第二章 地貌 60
第二章 地貌 60
第一节秦岭山区 61
第二节黄土台原 61
第二节黄土台原 61
第一节秦岭山区 61
第三节洪积平原 62
第四节渭河冲积平原 62
第四节渭河冲积平原 62
第三节洪积平原 62
第一节基本特征 63
第三章气候 63
第三章气候 63
第一节基本特征 63
第二节 光照 64
第二节 光照 64
第三节气温 65
第三节气温 65
第五节降水 67
第四节地温 67
第五节降水 67
第四节地温 67
第六节物候 68
第六节物候 68
第一节 河流 69
第一节 河流 69
第四章水文 69
第四章水文 69
第二节地下水 72
第二节地下水 72
第三节水质 73
第三节水质 73
第五章土壤 75
第二节土壤特征及分布 75
第一节 分类 75
第二节土壤特征及分布 75
第一节 分类 75
第五章土壤 75
第五编 自然资源 83
第五编 自然资源 83
第一节土壤肥力 85
第一章 土地 85
第一节土壤肥力 85
第一章 土地 85
第二节耕地类型 87
第二节耕地类型 87
第三节土地利用状况 88
第三节土地利用状况 88
第二章水 89
第二章水 89
第一节 水量 89
第一节 水量 89
第一节地热田 91
第一节地热田 91
第三章地热 91
第二节水功储量 91
第三章地热 91
第二节水功储量 91
第三节 地热水化学特征 92
第二节温泉 92
第二节温泉 92
第三节 地热水化学特征 92
第一节野生动物 94
第四章动、植物 94
第一节野生动物 94
第四章动、植物 94
第二节植物 95
第二节植物 95
第一节金属矿藏 97
第五章矿藏 97
第五章矿藏 97
第一节金属矿藏 97
第二节 非金属矿藏 98
第二节 非金属矿藏 98
第一节植物药材 100
第六章药材 100
第一节植物药材 100
第六章药材 100
第二节动物、矿物药材 102
第二节动物、矿物药材 102
第六编自然灾异 103
第六编自然灾异 103
第一节历代旱灾 105
第一节历代旱灾 105
第一章旱灾 105
第一章旱灾 105
第二节旱情特征 106
第二节旱情特征 106
第二章水灾 107
第一节 涝灾 107
第二章水灾 107
第一节 涝灾 107
第二节洪灾 108
第二节洪灾 108
第三章病虫灾 111
第二节其他病虫灾 111
第一节蝗灾 111
第二节其他病虫灾 111
第一节蝗灾 111
第三章病虫灾 111
第二节雹灾述略 112
第四章雹灾 112
第二节雹灾述略 112
第一节成因及分布 112
第一节成因及分布 112
第四章雹灾 112
第一节大风灾 113
第五章风灾 113
第五章风灾 113
第一节大风灾 113
第二节干热风 114
第二节干热风 114
第二节霜雪寒潮灾害 115
第一节成因、变化 115
第六章霜雪寒潮 115
第二节霜雪寒潮灾害 115
第一节成因、变化 115
第六章霜雪寒潮 115
第七章地震及灾害 116
第七章地震及灾害 116
第八章滑坡、泥石流及灾害 117
第八章滑坡、泥石流及灾害 117
第二节生物异常 118
第一节天体异象 118
第九章异常现象 118
第三节其他异常 118
第九章异常现象 118
第一节天体异象 118
第二节生物异常 118
第三节其他异常 118
第七编人口 119
第七编人口 119
第一节人口数量 121
第一章人口规模 121
第一章人口规模 121
第一节人口数量 121
第二节人口分布 124
第二节人口分布 124
第二章人口构成 131
第一节年龄构成 131
第一节年龄构成 131
第二章人口构成 131
第二节性别构成 136
第二节性别构成 136
第三节 民族构成 137
第三节 民族构成 137
第四节文化构成 138
第四节文化构成 138
第五节 职业构成 139
第五节 职业构成 139
第六节姓氏 142
第六节姓氏 142
第三章人口变动 143
第一节 自然变动 143
第三章人口变动 143
第一节 自然变动 143
第二节机械变动 144
第二节机械变动 144
第一节 婚姻 145
第四章婚姻、家庭 145
第四章婚姻、家庭 145
第一节 婚姻 145
第二节家庭 146
第二节家庭 146
第一节 人口问题 147
第二节教育、管理 147
第一节 人口问题 147
第五章人口控制 147
第五章人口控制 147
第二节教育、管理 147
第三节晚婚晚育 148
第三节晚婚晚育 148
第一节户籍管理 150
第六章人口管理 150
第二节人口普查 150
第六章人口管理 150
第一节户籍管理 150
第二节人口普查 150
第八编农业 151
第八编农业 151
第一章农业经济体制 153
第一章农业经济体制 153
第一节封建土地所有制 154
第二节土地改革 154
第一节封建土地所有制 154
第二节土地改革 154
第三节合作化 157
第三节合作化 157
第四节人民公社 159
第四节人民公社 159
第五节 农业生产责任制 162
第五节 农业生产责任制 162
第二章农业区划与产业结构 163
第二章农业区划与产业结构 163
第一节农业区划 164
第一节农业区划 164
第二节产业结构 165
第三章种植业 165
第三章种植业 165
第二节产业结构 165
第一节粮食作物及生产 166
第一节粮食作物及生产 166
第二节经济作物及生产 170
第二节经济作物及生产 170
第三节耕作制度与方法 173
第三节耕作制度与方法 173
第四节植保 174
第四节植保 174
第四章养殖业 175
第四章养殖业 175
第一节畜禽饲养 176
第一节畜禽饲养 176
第二节鱼类饲养 177
第二节鱼类饲养 177
第三节饲料 180
第三节饲料 180
第四节畜禽防疫与动物 180
检疫 180
第四节畜禽防疫与动物 180
检疫 180
第五章农业机械 182
第一节传统农具 182
第五章农业机械 182
第一节传统农具 182
第二节农业机械 183
第三节农机管理 183
第二节农业机械 183
第三节农机管理 183
第六章管理、服务 184
第一节管理机构 184
第二节农技服务 184
第三节 良种推广 184
第六章管理、服务 184
第一节管理机构 184
第二节农技服务 184
第三节 良种推广 184
第九编林业 187
第九编林业 187
第一章林业资源 189
第二节林带划分 189
第一节森林分布 189
第二节林带划分 189
第一章林业资源 189
第一节森林分布 189
第三节林业区划 190
第三节林业区划 190
第四节珍稀树种 191
第四节珍稀树种 191
第二章育苗、造林 192
第一节 育苗 192
第一节 育苗 192
第二章育苗、造林 192
第二节造林 193
第二节造林 193
第三节果林营造 194
第三节果林营造 194
第四节 其他经济林营造 196
第四节 其他经济林营造 196
第五节活木蓄积 197
第五节活木蓄积 197
第三章林业生产 198
第一节木材加工 198
第三章林业生产 198
第一节木材加工 198
第二节林特生产 199
第四章林木管护 199
第一节病虫害防治 199
第一节病虫害防治 199
第四章林木管护 199
第二节林特生产 199
第二节林木管护 200
第二节林木管护 200
第一节国有林 201
第五章林业体制 201
第一节国有林 201
第五章林业体制 201
第二节集体林 203
第三节个体林、承包林 203
第三节个体林、承包林 203
第二节集体林 203
第二节 管理 204
第六章机构及管理 204
第一节机构 204
第六章机构及管理 204
第二节 管理 204
第一节机构 204
第十编水利 207
第十编水利 207
第一章蓄水工程 209
第一章蓄水工程 209
第一节 陂塘 210
第一节 陂塘 210
第二节水库 211
第二节水库 211
第一节 堰渠 217
第二章灌溉工程 217
第一节 堰渠 217
第二章灌溉工程 217
第二节井灌 224
第二节井灌 224
第三节 电灌工程 225
第三节 电灌工程 225
第四节抽水站 226
第四节抽水站 226
第五节喷灌 227
第五节喷灌 227
第六节重点灌区 228
第六节重点灌区 228
第一节沣河堤防工程 230
第三章防洪排涝工程 230
第一节沣河堤防工程 230
第三章防洪排涝工程 230
第二节 其他河道堤防工程 231
第二节 其他河道堤防工程 231
第三节渍涝治理 232
第三节渍涝治理 232
第四节排水渠系 233
第四节排水渠系 233
第五节 防洪抗旱 234
第五节 防洪抗旱 234
第四章水土保持 235
第一节水土流失 235
第一节水土流失 235
第四章水土保持 235
第二节治水保土 236
第二节治水保土 236
第五章供水工程 238
第一节历代长安城供水 238
第一节历代长安城供水 238
工程 238
工程 238
第五章供水工程 238
第二节 当代西安城市供水 239
第二节 当代西安城市供水 239
第三节农村饮水改水工程 240
第三节农村饮水改水工程 240
第六章水利机构及管理 242
第一节县管理机构 242
第二节直属单位 242
第二节直属单位 242
第一节县管理机构 242
第六章水利机构及管理 242
第三节 乡(镇)村水利 243
管理 243
管理 243
第三节 乡(镇)村水利 243
第十一编乡镇企业 245
第十一编乡镇企业 245
第一节工业企业 247
第一章产业结构 247
第一节工业企业 247
第一章产业结构 247
第二节建筑业 255
第二节建筑业 255
第三节交通运输业 257
第三节交通运输业 257
第四节商饮服务业 258
第四节商饮服务业 258
第五节农业企业 261
第五节农业企业 261
第二节承包责任制 263
第二章管理体制 263
第一节管理服务机构 263
第二节承包责任制 263
第一节管理服务机构 263
第二章管理体制 263
第三节股份合作制 264
第三章经营管理 264
第三章经营管理 264
第三节股份合作制 264
第一节劳动管理 265
第二节技术管理 265
第二节技术管理 265
第一节劳动管理 265
第三节供销管理 266
第三节供销管理 266
第四节财务管理 267
第四节财务管理 267
第五节横向经济联合 270
第五节横向经济联合 270
第一节企业选介 271
第四章企业、产品选介 271
第一节企业选介 271
第四章企业、产品选介 271
第二节产品选介 273
第二节产品选介 273
第十二编工业 275
第十二编工业 275
第一节造纸、砖瓦、陶器 277
第一节造纸、砖瓦、陶器 277
第一章私营工业、手工业 277
第一章私营工业、手工业 277
第二节纺织、编织 278
第三节其他工业 278
第三节其他工业 278
第二节纺织、编织 278
第二章工业企业 279
第二章工业企业 279
第一节机械工业 280
第一节机械工业 280
第二节化学工业 282
第二节化学工业 282
第三节冶金、建材工业 283
第三节冶金、建材工业 283
第四节 印刷、造纸、皮革 284
工业 284
工业 284
第四节 印刷、造纸、皮革 284
第五节纺织、服装工业 285
第五节纺织、服装工业 285
第六节光学、仪表工业 286
第六节光学、仪表工业 286
加工工业 287
加工工业 287
第七节酿酒、食品、粮油 287
第七节酿酒、食品、粮油 287
第八节其他工业 288
第八节其他工业 288
第九节名优产品选介 290
第九节名优产品选介 290
第一节体制 291
第一节体制 291
第三章工业管理 291
第三章工业管理 291
第二节管理 295
第二节管理 295
第三节职工队伍 298
第三节职工队伍 298
第四章电业 300
第一节高压输电线路 300
第一节高压输电线路 300
第四章电业 300
第二节变电站 301
第二节变电站 301
第三节6~10千伏配网 302
第三节6~10千伏配网 302
第四节小水电 303
第四节小水电 303
第五节 电力使用 304
第五节 电力使用 304
第六节安全用电 305
第六节安全用电 305
第七节管理机构 306
第七节管理机构 306
第十三编 交通邮电 307
第十三编 交通邮电 307
第一章古道、官马大道 309
第一节 古道 309
第二节官马大道 309
第一章古道、官马大道 309
第一节 古道 309
第二节官马大道 309
第二章公路 310
第一节干线公路 310
第一节干线公路 310
第二章公路 310
第二节支线公路 311
第二节支线公路 311
第三节专用公路 312
第四节乡镇公路 312
第四节乡镇公路 312
第三节专用公路 312
第五节 山区道路 313
第五节 山区道路 313
第三章桥梁 315
第一节土桥、石桥 315
第一节土桥、石桥 315
第三章桥梁 315
第二节铁桥、木桥 317
第二节铁桥、木桥 317
第三节钢筋混凝土桥 318
第三节钢筋混凝土桥 318
第四章公路运输 321
第四章公路运输 321
第一节 货运 321
第一节 货运 321
第二节客运 322
第二节客运 322
第三节 民间运输 323
第四节运输公司 323
第三节 民间运输 323
第四节运输公司 323
第一节公路养护与路政 324
管理 324
第五章交通管理 324
管理 324
第一节公路养护与路政 324
第五章交通管理 324
第二节 交通监理与运输 326
管理 326
第二节 交通监理与运输 326
管理 326
第三节管理机构 326
第三节管理机构 326
第六章铁路 327
第七章邮政 327
第七章邮政 327
第三节西户铁路 327
第三节西户铁路 327
第二节轻便铁路 327
第一节县境内陇海铁路 327
第六章铁路 327
第二节轻便铁路 327
第一节县境内陇海铁路 327
第一节邮路、邮运工具 328
第一节邮路、邮运工具 328
第二节邮政 330
第二节邮政 330
第八章电信 331
第一节线路设备 331
第一节线路设备 331
第八章电信 331
第二节 电信业务 333
第二节 电信业务 333
第九章邮电机构 334
第一节驿铺、民信局 334
第一节驿铺、民信局 334
第九章邮电机构 334
第二节邮政机构 335
第二节邮政机构 335
第三节 电信机构 336
第三节 电信机构 336
第十四编商业 337
第十四编商业 337
第一章集市贸易 339
第一节集市与集日 339
第一章集市贸易 339
第一节集市与集日 339
第二节 集市交易和物资交流大会 340
第二节 集市交易和物资交流大会 340
第一节商业体制与网点 342
第二章商业体制与管理 342
第一节商业体制与网点 342
第二章商业体制与管理 342
第二节经营管理 346
第二节经营管理 346
第三节管理机构 349
第三节管理机构 349
第三章商品购销 350
第三章商品购销 350
第一节生产资料购销 351
第一节生产资料购销 351
第二节 生活资料购销 353
第二节 生活资料购销 353
第一节粮食收购 356
第四章粮油购销 356
第一节粮食收购 356
第四章粮油购销 356
第二节粮食销售 357
第二节粮食销售 357
第四节粮食加工 361
第三节粮食仓储保管 361
第四节粮食加工 361
第三节粮食仓储保管 361
第五节 油脂油料购销调储 362
第五节 油脂油料购销调储 362
第六节粮油管理 364
第六节粮油管理 364
第五章饮食、服务、外贸 365
第一节饮食、服务 365
第一节饮食、服务 365
第五章饮食、服务、外贸 365
第二节对外贸易 367
第二节对外贸易 367
第一节扶持生产 368
第一节扶持生产 368
第六章农副产品经营 368
第六章农副产品经营 368
第二节收购 370
第二节收购 370
第三节废旧物资回收 372
第三节废旧物资回收 372
第十五编财税金融 373
第十五编财税金融 373
第一节财政收入 375
第一节财政收入 375
第一章财政 375
第一章财政 375
第二节财政支出 380
第二节财政支出 380
第四节财政管理 388
第三节公产 388
第四节财政管理 388
第三节公产 388
第五节财政机构 390
第五节财政机构 390
第二章税务 391
第一节税种税率 391
第一节税种税率 391
第二章税务 391
第二节税金征收 394
第二节税金征收 394
第三节税务机构 398
第三节税务机构 398
第三章金融 399
第一节 货币 399
第一节 货币 399
第三章金融 399
第二节信贷 400
第二节信贷 400
第三节存款 404
第三节存款 404
第四节 基建拨款 406
管理 406
第五节 现金管理与金银 406
管理 406
第五节 现金管理与金银 406
第四节 基建拨款 406
第六节农村信用合作 407
第六节农村信用合作 407
第七节有价债券 409
第七节有价债券 409
第八节金融机构 411
第八节金融机构 411
第一节 险种、保费和赔偿 412
第四章保险 412
第一节 险种、保费和赔偿 412
第四章保险 412
第二节保险机构 413
第二节保险机构 413
第十六编综合经济管理 415
第十六编综合经济管理 415
第一节管理机构 417
第一章计划管理 417
第二节计划编制与实施 417
第一章计划管理 417
第一节管理机构 417
第二节计划编制与实施 417
第三节计划管理 418
第三节计划管理 418
第二章统计 419
第二章统计 419
第一节机构、网络 420
第二节综合平衡统计 420
第一节机构、网络 420
第二节综合平衡统计 420
第三节专业统计 422
第三节专业统计 422
第四节部门统计 426
第四节部门统计 426
第五节农村抽样调查 427
第五节农村抽样调查 427
第一节管理机构 428
第三章审计 428
第一节管理机构 428
第三章审计 428
第二节 国家审计 428
第二节 国家审计 428
第一节管理机构 429
第四节社会审计 429
第四章物价管理 429
第一节管理机构 429
第三节 内部审计 429
第四节社会审计 429
第四章物价管理 429
第三节 内部审计 429
第二节市场价格 430
第三节计划价格 430
第二节市场价格 430
第三节计划价格 430
第四节价格调整 431
第四节价格调整 431
成本调查 435
第五节 物价检查与农产品 435
成本调查 435
第五节 物价检查与农产品 435
第二节计量监测 436
第二节计量监测 436
第一节机构、管理 436
第五章计量管理 436
第五章计量管理 436
第一节机构、管理 436
第一节管理机构 437
第六章工商行政管理 437
第二节市场管理 437
第六章工商行政管理 437
第一节管理机构 437
第二节市场管理 437
第三节 企业、企业法人 438
第三节 企业、企业法人 438
登记 438
登记 438
管理 439
第四节 商标、经济合同 439
第七章土地管理 439
第五节取缔非法经营 439
管理 439
第四节 商标、经济合同 439
第七章土地管理 439
第五节取缔非法经营 439
第一节土地变更 440
第一节土地变更 440
第二节土地管理 441
第二节土地管理 441
第十七编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 443
第十七编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 443
第一节街巷建设 445
第一章县城建设 445
第一节街巷建设 445
第一章县城建设 445
第二节住宅建设 447
第二节住宅建设 447
第三节市政建设 448
第三节市政建设 448
第四节县城建设规划 450
第四节县城建设规划 450
第一节辖镇建设 451
第二章乡镇、村建设 451
第二章乡镇、村建设 451
第一节辖镇建设 451
第二节住房建设 452
第二节住房建设 452
第三章环境保护 456
第一节环境污染 456
第三章环境保护 456
第一节环境污染 456
第二节污染治理 457
第二节污染治理 457
第一节房产管理 458
第四章机构与管理 458
第一节房产管理 458
第四章机构与管理 458
第二节建设管理与环保 459
管理 459
第三节机构 459
第三节机构 459
管理 459
第二节建设管理与环保 459
第十八编政党群团 461
第十八编政党群团 461
委员会 463
委员会 463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长安县 463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长安县 463
斗争 464
斗争 464
第一节组织建立与地下 464
第一节组织建立与地下 464
大会 468
第二节 中共长安县代表 468
大会 468
第二节 中共长安县代表 468
第三节重要决策 475
第三节重要决策 475
第四节组织工作 477
第四节组织工作 477
第五节宣传工作 479
第五节宣传工作 479
第七节统战工作 481
第六节纪律检查 481
第七节统战工作 481
第六节纪律检查 481
第八节政法工作 483
第八节政法工作 483
第十节 县委机构设置 485
第九节党校 485
第十节 县委机构设置 485
第九节党校 485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长安县党部 488
第一节组织概况 488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长安县党部 488
第一节组织概况 488
第二节主要活动 489
第二节主要活动 489
第三节三青团长安县 490
分团部 490
第三节三青团长安县 490
分团部 490
第四节 国民党军政组织在长安的特务机构 491
第四节 国民党军政组织在长安的特务机构 491
第三章民主党派 493
支部 493
支部 493
第一节 中国民主同盟长安 493
第三章民主党派 493
第一节 中国民主同盟长安 493
第四章群众团体 494
第二节 中国民主促进会长安工作委员会 494
第二节 中国民主促进会长安工作委员会 494
第四章群众团体 494
第一节 长安县总工会 495
第一节 长安县总工会 495
第二节共青团长安县 496
委员会 496
第二节共青团长安县 496
委员会 496
第三节 长安县妇女联合会 497
第三节 长安县妇女联合会 497
贫下中农协会 500
第四节长安县农民协会 500
第四节长安县农民协会 500
贫下中农协会 500
第五节 长安县工商业 501
联合会 501
联合会 501
第五节 长安县工商业 501
第十九编政权、政协 503
第十九编政权、政协 503
第一节县自治公所、 506
第一章清至民国代议机构 506
参事会 506
第二节参议会 506
第一章清至民国代议机构 506
第一节县自治公所、 506
参事会 506
第二节参议会 506
第二章 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与县人民代表大会 507
会议 507
第一节县各界人民代表 507
第一节县各界人民代表 507
会议 507
第二章 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与县人民代表大会 507
第二节县人民代表大会 508
第二节县人民代表大会 508
第三节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513
委员会 513
第四节选举 513
第四节选举 513
委员会 513
第三节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513
第一节县衙、县署 515
第三章汉至民国行政机构 515
第三章汉至民国行政机构 515
第一节县衙、县署 515
第二节县公署、县政府 520
第二节县公署、县政府 520
第三节基层政权 523
第三节基层政权 523
第四章县人民政府 524
第一节组织机构 524
第一节组织机构 524
第四章县人民政府 524
第三节重要施政活动 529
第二节人民政府基层政权 529
第三节重要施政活动 529
第二节人民政府基层政权 529
第一节检察机构 531
第二节检察业务 531
第五章检察 531
第五章检察 531
第一节检察机构 531
第二节检察业务 531
第一节审判机构 532
第六章审判 532
第六章审判 532
第一节审判机构 532
第二节 审判业务 533
第二节 审判业务 533
第一节劳动 535
第七章劳动人事 535
第一节劳动 535
第七章劳动人事 535
第二节人事 536
第二节人事 536
第三节 工资、福利、奖惩 538
第三节 工资、福利、奖惩 538
管理 540
第四节 离退休与老龄事业 540
第四节 离退休与老龄事业 540
管理 540
第一节监督检查 542
第五节劳动人事机构 542
第二节案件处理 542
第八章行政监察 542
第五节劳动人事机构 542
第二节案件处理 542
第一节监督检查 542
第八章行政监察 542
第三节监察机构 543
第九章民政、信访 543
第一节救灾救济 543
第一节救灾救济 543
第九章民政、信访 543
第三节监察机构 543
第二节社会福利 544
第二节社会福利 544
第三节婚姻登记 545
第四节优抚安置 545
第三节婚姻登记 545
第四节优抚安置 545
第五节殡葬改革 547
第五节殡葬改革 547
第六节其他民政事务 547
第六节其他民政事务 547
第七节 民族、侨务管理 548
第七节 民族、侨务管理 548
第八节 民政机构 549
第九节信访 549
第九节信访 549
第八节 民政机构 549
第十章外事 550
第一节来访 550
第十章外事 550
第一节来访 550
第十一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长安县委员会 552
第三节管理机构 552
第十一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长安县委员会 552
第一节筹委会和历届 552
委员会 552
第二节出访 552
第三节管理机构 552
第二节出访 552
第一节筹委会和历届 552
委员会 552
机构 555
第二节 常务委员会及工作 555
机构 555
第二节 常务委员会及工作 555
第三节 主要活动 556
第三节 主要活动 556
第二十编军事 557
第二十编军事 557
第二节军事要地 559
第一节军事交通 559
第二节军事要地 559
第一节军事交通 559
第一章军事地理 559
第一章军事地理 559
第三节军事设施 560
第三节军事设施 560
第二章兵役 561
第一节兵制 561
第二章兵役 561
第一节兵制 561
第二节兵役 562
第二节兵役 562
第二节 中华民国驻军 564
第三章驻军 564
第一节古代驻军 564
第二节 中华民国驻军 564
第一节古代驻军 564
第三章驻军 564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 567
驻军 567
驻军 567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 567
第二节 民团、国民兵团 568
第二节 民团、国民兵团 568
第四章地方武装 568
第一节 民团局、保安团 568
第一节 民团局、保安团 568
第四章地方武装 568
第三节地方游击队 569
第三节地方游击队 569
第四节 人民武装部 569
第四节 人民武装部 569
第一节 组织建设和思想 570
第五章民兵 570
第一节 组织建设和思想 570
建设 570
第五章民兵 570
建设 570
第二节组织机构 571
第六章人民防空 571
第一节 工程设施及管理 571
第二节 民兵代表会 571
第六章人民防空 571
第一节 工程设施及管理 571
维护 571
第二节组织机构 571
第二节 民兵代表会 571
维护 571
第七章 国民党集中营 572
第一节 白道峪看守组 572
第二节青训总队 572
第七章 国民党集中营 572
第一节 白道峪看守组 572
第二节青训总队 572
兵事 573
兵事 573
第一节商周至民国重要 573
第八章兵事记要 573
第八章兵事记要 573
第一节商周至民国重要 573
第三节 红军在长安的战斗 574
第二节反暴抗捐 574
第三节 红军在长安的战斗 574
第二节反暴抗捐 574
第四节解放长安的战斗 575
第四节解放长安的战斗 575
第二十一编公安司法 577
第二十一编公安司法 577
第一章公安 579
第一节 民国警政 579
第一章公安 579
第一节 民国警政 579
第二节 人民公安机构 580
第二节 人民公安机构 580
第四节治安管理 582
登记 582
第三节 剿匪、镇反、党团 582
第四节治安管理 582
第三节 剿匪、镇反、党团 582
登记 582
第五节交通安全管理 583
第五节交通安全管理 583
第六节消防管理 584
第六节消防管理 584
第七节刑事侦缉 585
第七节刑事侦缉 585
第八节监所管理 586
第八节监所管理 586
第二章司法 587
第三节法制宣传 587
第三节法制宣传 587
第一节 机构 587
第二节调解 587
第二节调解 587
第一节 机构 587
第二章司法 587
第四节律师、公证 588
第四节律师、公证 588
第二十二编 社会主义教育、“文化大革命”述略 589
第二十二编 社会主义教育、“文化大革命”述略 589
第一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591
第一节 省委“社教”试点的由来 591
第一节 省委“社教”试点的由来 591
第一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591
第二节工作团 593
第二节工作团 593
第三节 民主革命补课 594
第三节 民主革命补课 594
第四节争夺领导权 595
第四节争夺领导权 595
第五节清理经济 596
第五节清理经济 596
第六节两种认识 597
第六节两种认识 597
第二章 “文化大革命”运动 598
第二章 “文化大革命”运动 598
第一节批判《海瑞罢官》和 599
“三家村” 599
第二节教师集训会 599
“三家村” 599
第一节批判《海瑞罢官》和 599
第二节教师集训会 599
第三节打、砸、抢、抄、 600
第三节打、砸、抢、抄、 600
抓 600
抓 600
第四节 群众组织与武斗 601
第四节 群众组织与武斗 601
第五节夺权与“三支 603
两军” 603
第五节夺权与“三支 603
两军” 603
第六节“革命委员会” 604
建立 604
第六节“革命委员会” 604
建立 604
第七节 斗、批、改 605
第七节 斗、批、改 605
第八节拨乱反正 606
第八节拨乱反正 606
第二十三编教育 607
第二十三编教育 607
学塾 609
第一章明清教育 609
第一节私塾 609
第二节社学、义学、学舍及 609
学塾 609
第一章明清教育 609
第一节私塾 609
第二节社学、义学、学舍及 609
第三节县学 610
第三节县学 610
第四节书院 610
第四节书院 610
第五节学堂 611
第五节学堂 611
第二章幼儿教育 612
第一节幼儿园 612
第二章幼儿教育 612
第一节幼儿园 612
第二节学前班 613
第二节学前班 613
第三章普通教育 614
第一节 学校 614
第三章普通教育 614
第一节 学校 614
第二节普通教育内容 630
第二节普通教育内容 630
第三节教师 635
第三节教师 635
第一节师范教育 638
第一节师范教育 638
第四章 中等专业技术教育 638
第四章 中等专业技术教育 638
第二节职业教育 639
第二节职业教育 639
第五章高等教育 640
第一节军事院校 640
第五章高等教育 640
第一节军事院校 640
第二节地方院校 641
第三节 函大、电大 641
第二节地方院校 641
第三节 函大、电大 641
第一节农民教育 642
第六章成人教育 642
第六章成人教育 642
第一节农民教育 642
第三节干部教育 643
第二节职工教育 643
第二节职工教育 643
第三节干部教育 643
第四节社会知青文化补习 644
第七章特殊教育 644
第一节盲聋哑学校 644
第二节孤儿教养院 644
第一节盲聋哑学校 644
第七章特殊教育 644
第四节社会知青文化补习 644
第二节孤儿教养院 644
第三节工读学校 645
第八章教育行政 645
第一节机构沿革 645
第一节机构沿革 645
第三节工读学校 645
第八章教育行政 645
第九章教育经费和教育设备 646
第三节学校行政 646
第二节管理体制 646
第二节管理体制 646
第三节学校行政 646
第九章教育经费和教育设备 646
第一节经费 647
第一节经费 647
第二节集资办学 648
第二节集资办学 648
第三节设备 649
第三节设备 649
第十章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650
第十章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650
第一节宣传发动 651
第一节宣传发动 651
第二节资金筹措 652
第二节资金筹措 652
第三节学校建设 654
第三节学校建设 654
文盲 657
第四节基本扫除青壮年 657
第四节基本扫除青壮年 657
文盲 657
第五节评估验收 658
第五节评估验收 658
第六节表彰奖励 658
第六节表彰奖励 658
第二十四编 医疗卫生 661
第二十四编 医疗卫生 661
第一节医院 663
第一节医院 663
第一章医疗 663
第一章医疗 663
第二节农村医疗组织 665
第二节农村医疗组织 665
第四节 中医 666
第四节 中医 666
第三节私营诊所、医院 666
第三节私营诊所、医院 666
第五节 驻县单位医疗机构 667
第二章防疫 667
第二章防疫 667
第五节 驻县单位医疗机构 667
第一节机构 668
第二节地方病防治 668
第二节地方病防治 668
第一节机构 668
第三节传染病预防和管理 669
第三节传染病预防和管理 669
第三章妇幼保健 672
第四节卫生管理 672
第四节卫生管理 672
第三章妇幼保健 672
第一节机构及管理 673
第二节妇女保健 673
第一节机构及管理 673
第二节妇女保健 673
第三节儿童保健 674
第三节儿童保健 674
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 676
第四章环境卫生 676
第四章环境卫生 676
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 676
第三节管理机构 677
第二节市容卫生 677
第二节市容卫生 677
第三节管理机构 677
第五章卫生行政、药品检验 678
第三节药品检验 678
第二节 经费 678
第一节行政机构 678
第三节药品检验 678
第五章卫生行政、药品检验 678
第一节行政机构 678
第二节 经费 678
第二十五编科技 679
第二十五编科技 679
第一章科技管理 681
第一节科技单位与团体 681
第一节科技单位与团体 681
第一章科技管理 681
第二节科技机构与体制 682
第二节科技机构与体制 682
第三节科技管理 683
第三节科技管理 683
第二章技术引进、推广与成果 684
第二章技术引进、推广与成果 684
第一节 良种引进与推广 684
第一节 良种引进与推广 684
第二节技术引进与推广 685
第二节技术引进与推广 685
第三节科技成果 686
第三节科技成果 686
第三章科技服务 688
第三章科技服务 688
第一节农业科技服务 688
第二节科技宣传与普及 688
第二节科技宣传与普及 688
第一节农业科技服务 688
第三节地震、滑坡测报 689
第三节地震、滑坡测报 689
第四章民办科研 690
第四章民办科研 690
第一节 民办科研单位 690
第二节技术与成果 690
第二节技术与成果 690
第一节 民办科研单位 690
第五章驻县科研单位 691
第一节航天航空技术研究 691
单位 691
单位 691
第二节 机械电子工业研究 691
单位 691
第二节 机械电子工业研究 691
单位 691
第一节航天航空技术研究 691
第五章驻县科研单位 691
第三节 应用电子技术研究 692
单位 692
单位 692
第三节 应用电子技术研究 692
第二十六编 文化艺术 693
第二十六编 文化艺术 693
第一节 文化单位 695
第一章文化单位与设施 695
第一节 文化单位 695
第一章文化单位与设施 695
第二节文化设施 697
第二节文化设施 697
第一节社火 699
第二章民间艺术 699
第一节社火 699
第二章民间艺术 699
第二节 民间乐曲 700
第二节 民间乐曲 700
第三节工艺制作 701
第三节工艺制作 701
第三章戏剧与电影 702
第一节秦腔 702
第一节秦腔 702
第三章戏剧与电影 702
第二节眉户、碗碗腔 707
第二节眉户、碗碗腔 707
第四节 电影放映 708
第四节 电影放映 708
第三节长安道情 708
第三节长安道情 708
第四章书画雕刻 709
第四章书画雕刻 709
第一节 书法 710
第二节 绘画 710
第一节 书法 710
第三节雕塑 710
第三节雕塑 710
第二节 绘画 710
第四节石刻 711
第四节石刻 711
第五章群众文艺 712
第一节文化娱乐 712
第五章群众文艺 712
第一节文化娱乐 712
第二节业余创作 713
第二节业余创作 713
第一节 图书 719
第三节社团、协会 719
第六章图书报刊 719
第一节 图书 719
第六章图书报刊 719
第三节社团、协会 719
第三节其他报刊 721
第二节《长安报》 721
第三节其他报刊 721
第二节《长安报》 721
第一节 机构与事业管理 722
网络 722
第七章广播电视 722
第七章广播电视 722
第一节 机构与事业管理 722
第二节广播电视设备、 722
第二节广播电视设备、 722
网络 722
第三节节目设置 724
第三节节目设置 724
第一节机构 725
第八章档案 725
第一节机构 725
第四节节目采制 725
第八章档案 725
第四节节目采制 725
第二节馆藏档案、资料 726
第二节馆藏档案、资料 726
第三节设备与管理 727
第四节档案资源开发与 727
利用 727
利用 727
第四节档案资源开发与 727
第三节设备与管理 727
档案馆 728
第五节 机械电子工业部 728
第五节 机械电子工业部 728
档案馆 728
第二十七编旅游 729
第二十七编旅游 729
第一章旅游资源 731
第一节樊川寺院游览区 731
第一节樊川寺院游览区 731
第一章旅游资源 731
第二节东南名山古洞 732
游览区 732
游览区 732
第二节东南名山古洞 732
第三节南五台风景名胜 733
游览区 733
游览区 733
第三节南五台风景名胜 733
游览区 734
第四节沣峪温泉风景 734
游览区 734
第四节沣峪温泉风景 734
第六节东部古陵墓游览区 736
第五节西部古遗址游览区 736
第五节西部古遗址游览区 736
第六节东部古陵墓游览区 736
第二章旅游业 737
建设 737
建设 737
第二章旅游业 737
第一节景点开发与道路 737
第一节景点开发与道路 737
第二节服务设施 738
第二节服务设施 738
第三节 经营效益 739
第三节 经营效益 739
第二节景点管理单位 741
第三章管理机构 741
第一节 县、区、乡旅游管理机构 741
第二节景点管理单位 741
第一节 县、区、乡旅游管理机构 741
第三章管理机构 741
第二十八编文物 743
第二十八编文物 743
第一节新石器时代遗址 745
第一章古遗址 745
第一节新石器时代遗址 745
第一章古遗址 745
第二节周代遗址 747
第二节周代遗址 747
第三节汉唐遗址 748
第三节汉唐遗址 748
第二章墓葬 750
第一节西周墓葬 750
第二章墓葬 750
第一节西周墓葬 750
第二节汉代陵墓 751
第二节汉代陵墓 751
第三节 隋代墓葬 752
第四节唐代墓葬 752
第三节 隋代墓葬 752
第四节唐代墓葬 752
第五节 明秦藩王墓群 755
第五节 明秦藩王墓群 755
第六节 近现代名人墓 759
第六节 近现代名人墓 759
第七节 古陵墓正误 760
第七节 古陵墓正误 760
第一节 樊川八大寺 761
第三章名寺古刹 761
第一节 樊川八大寺 761
第三章名寺古刹 761
杜公祠 763
第二节 隋唐名寺和明 763
杜公祠 763
第二节 隋唐名寺和明 763
第一节隋唐砖塔 767
第四章古建筑 767
第一节隋唐砖塔 767
第四章古建筑 767
第二节 明清建筑 769
第二节 明清建筑 769
第五章文物藏品 770
第一节商周青铜器 770
第一节商周青铜器 770
第五章文物藏品 770
第二节 碑石墓志 777
第二节 碑石墓志 777
第四节古钱币 788
第四节古钱币 788
第三节铜镜 788
第三节铜镜 788
第五节唐墓壁画 789
第五节唐墓壁画 789
第七节石雕艺术 791
第六节陶瓷器 791
第七节石雕艺术 791
第六节陶瓷器 791
第一节 机构 792
第六章文物管理 792
第一节 机构 792
第六章文物管理 792
第二节 管理 793
第二节 管理 793
第二十九编体育 795
第二十九编体育 795
第一节 田径、武术 797
第一章体育项目 797
第一节 田径、武术 797
第一章体育项目 797
第二节水上运动 798
第二节水上运动 798
第四节体操 799
第三节体育游戏 799
第四节体操 799
第三节体育游戏 799
第五节球类 800
第五节球类 800
第六节 自行车、摔跤、 801
举重 801
第六节 自行车、摔跤、 801
第七节射击、航模、无线电 801
通讯 801
第七节射击、航模、无线电 801
举重 801
通讯 801
第二章学校体育 802
第九节钓鱼、信鸽 802
第二章学校体育 802
第八节桥牌、棋类 802
第九节钓鱼、信鸽 802
第八节桥牌、棋类 802
第一节体育教学 803
第二节课外体育活动 803
第二节课外体育活动 803
第一节体育教学 803
体育 804
第三章群众体育 804
第一节职工体育、农村 804
体育 804
第一节职工体育、农村 804
第三章群众体育 804
第二节 妇幼及老年体育 805
第二节 妇幼及老年体育 805
第四章人才培训 806
第一节 运动员培训单位 806
第二节 体育工作者培训 806
第四章人才培训 806
第一节 运动员培训单位 806
第二节 体育工作者培训 806
第五章竞赛 807
第一节运动会 807
第一节运动会 807
第五章竞赛 807
第二节竞赛成绩 809
第二节竞赛成绩 809
第一节 机构 815
第二节场地、经费 815
第六章体育管理 815
第六章体育管理 815
第一节 机构 815
第二节场地、经费 815
第三十编 习俗、方言、宗教 817
第三十编 习俗、方言、宗教 817
第一节婚姻习俗 819
第一节婚姻习俗 819
第一章 习俗 819
第一章 习俗 819
第二节丧葬习俗 820
第二节丧葬习俗 820
第三节喜庆习俗 822
第四节 节日习俗 822
第四节 节日习俗 822
第三节喜庆习俗 822
第五节村会、庙会 824
第五节村会、庙会 824
第二章方言 825
第一节语音 825
第二章方言 825
第一节语音 825
第二节词汇 829
第二节词汇 829
第三节语法 830
第三节语法 830
第三章宗教 832
第一节佛教 832
第一节佛教 832
第三章宗教 832
第二节 道教 834
第三节基督教 834
第二节 道教 834
第三节基督教 834
第三十一编人物 837
第三十一编人物 837
第一章人物传 839
第一章人物传 839
康居仁 840
张新法 840
第一节革命英烈传 840
张新法 840
第一节革命英烈传 840
康居仁 840
徐汉儒 841
李 艮 841
李 艮 841
徐汉儒 841
张周勤 843
张周勤 843
第二节名人传 844
李云亭 844
宋联奎 844
李云亭 844
第二节名人传 844
宋联奎 844
张云山 845
马开臣 845
马开臣 845
张云山 845
陈雨农 846
陈雨农 846
黄竹斋 847
卢慧卿 847
黄竹斋 847
卢慧卿 847
封至模 848
郝耀东 848
封至模 848
郝耀东 848
郑自毅 849
郑伯奇 849
郑自毅 849
郑伯奇 849
王独清 850
余海丰 850
王独清 850
余海丰 850
岳劼恒 851
陈天人 851
张锋伯 851
陈天人 851
张锋伯 851
岳劼恒 851
张灵甫 852
何寓础 852
张灵甫 852
何寓础 852
左协中 853
蒲忠智 853
蒲忠智 853
左协中 853
何振中 854
袁克勤 854
袁克勤 854
何振中 854
柳 青 855
柳 青 855
孟遏云 856
孟遏云 856
第一节烈士英名录 857
第二章人物录 857
第二章人物录 857
第一节烈士英名录 857
第二节 西周至清末人物录 871
第二节 西周至清末人物录 871
第三节游子录 884
第三节游子录 884
第三章人物表 885
第一节英模表 885
第一节英模表 885
第三章人物表 885
第二节名人表 891
第二节名人表 891
第三十二编附录 901
第三十二编附录 901
一、古今咏长安诗选 903
一、古今咏长安诗选 903
二、长安、万年(咸宁) 930
两县方志编纂始末 930
两县方志编纂始末 930
二、长安、万年(咸宁) 930
三、经籍著述 933
三、经籍著述 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