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 1
1910年(宣统二年庚戌) 1
朝鲜亡国 1
1911年(宣统三年辛亥) 6
易卜生与比昂松 6
意土海战 11
瑞士雪山奇景 13
1912年(民国元年壬子) 15
清室逊位 15
1913年(民国二年癸丑) 18
巴黎选美与民国总统终身制 18
故国之思 22
1919年(民国八年己未) 24
京华梅花 24
吴宓与《红楼梦》 26
巴黎和会与留美学生 29
失恋同学 32
1927年(民国十六年丁卯)遗少心理 34
王国维之死 37
古史辨派 47
王国维与近代中国 54
1928年(民国十七年戊辰)国民党政权 108
1929年(民国十八年己巳)日本汉学 110
文廷式与晚清政局 119
1930年(民国十九年庚午)吴稚晖与清共 125
1931年(民国二十年辛未)不抵抗主义 132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壬申)南京蒋介石政权 143
1935—1936年(民国二十四年乙亥至二十五年丙子)中国共产主义运动 148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戊寅)蓝衣社 159
抗战初期的主和论 167
黄河花园口决堤 178
抗战周年 184
龚自珍诗风 186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己卯)西南边疆的服饰时尚 190
抗战悲观论 193
宋明历史的重演 197
蒋汪分裂 209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庚辰)通货膨胀与米价 217
初见蒋介石 221
1941年(民国三十年辛巳)国共汪三分天下 225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壬午)太平洋战争爆发 230
滞港难民返回内地 235
文化节操与抗战信心 239
亡友许地山 245
知识分子的稻粱谋 249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癸未)献九鼎与顾颉刚 256
藏书史一页 263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甲申)杨树达及其文献学 267
杜甫草堂 270
蒋宋的政治婚姻 273
汪精卫盖棺评说 282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乙酉)眼疾手术失败 302
眼疾与国事 304
平生恨事与著述存佚 306
清华大学故居 310
通货膨胀与教授薪俸 313
美国兵与陪舞女郎 319
抗战惨胜 324
眼疾叹 327
国共冲突与美国调停 328
太平洋海战 339
蒋宋重归于好 340
雅尔塔协定与苏俄威胁 345
苏俄重占东北 355
抗战胜利亦喜亦忧 359
“满洲国”终结 363
父女同病 367
外蒙独立与中苏问题 368
外蒙与西藏 376
中苏盟约 378
西安事变与中共 384
国共和谈 388
中日胜败的反省 389
马关条约 392
对眼疾的悲观 394
重游英伦 396
熊式一与林语堂 398
李提摩太 402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丙戌)学问无传人 406
新南北朝 410
夫人唐篑 416
归国心事 418
抗战胜利与蒋宋和好 420
左翼知识分子与延安 423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丁亥)蒋政权必败 428
美国霸权与左倾思想 430
黄秋岳之死 435
张君劢与国民政府改组 446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戊子)苏美势力角逐中国 454
学生运动左右对峙 457
两种共产主义 460
乱世桃源 463
围城下的抉择 467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己丑)政治流亡与广州 473
寄身岭南 479
国民政府仅馀半壁江山 482
中共军队横渡长江 484
蒋介石得而复失 486
去留之间 489
美国抛弃国民党政权 500
金融崩溃 508
政治协商会议 519
秧歌 525
广州河南名胜 530
1950年(庚寅) 534
教书之业无以为继 534
近代岭南诗人 538
胡适流亡海外 541
国民党飞机空袭 544
禅宗顿悟之喻 547
“虚经腐史” 551
明教 558
中国通史 561
政治气候 575
国民党无能 579
郑成功与台湾政权 583
【附佚诗诗题】(一首) 590
1951年(辛卯) 591
夫唱妻随 591
知识分子积极靠拢 593
病中 596
言必称马列 597
国共之争 603
艾叶与红旗 605
近代湖南痛史 607
自比苏轼 614
旧书业式微 616
进军西藏 620
结婚纪念日 622
坚守学术独立 624
陈三立迁墓 629
自称残废 634
江西同乡诗人 637
归隐与流亡 640
捐献运动 643
对苏联“一边倒” 647
下册 653
1952年(壬辰) 653
杭州 653
水仙萎谢 655
杜鹃与牡丹 656
木棉 657
院系调整 658
思想改造 662
知识分子的驯服 666
蒋介石评说 669
儿子、学生批判胡适 672
“大义灭亲” 678
夫妻初识 682
【附佚诗诗题】(一首) 684
1953年(癸巳) 685
唐景崧与台湾 685
新年 693
去国梦破 694
朱师辙退休 695
西湖三老 698
清史馆与《清史述闻》 701
苏联模式 704
歌功颂德 707
朝鲜停战协议 711
苏联政局 715
论著托付门生 718
政治学习 724
《论再生缘》写作缘起 733
终老杭州意愿成空 740
谢绝赴京 742
独立不迁 749
【附佚诗诗题】(三首) 753
1954年(甲午) 759
屈身教职 759
文史旧学 763
岁晚寒梅 768
梅妻 769
传统文化元气大伤 771
兴亡遗恨 775
自我放逐岭南 786
柳如是不负钱谦益 789
为钱谦益翻案 797
中秋感赋 808
柳如是 809
钱谦益复出蒙羞 812
陕北民歌 816
棉布统购统销 818
批判胡适运动 820
中国文化本位 833
旧居难觅 843
柳如是与陈子龙 844
钱柳姻缘 847
【附佚诗诗题】(九首) 851
1955年(乙未) 855
新遗民 855
柳如是之死 859
钱谦益 862
批判胡风运动 866
姻缘忆旧 869
唐筼抄录文稿 873
月下梅影 876
《柳如是别传》写作缘起 877
国共两岸对峙 884
白头偕老 887
政治的高寒 888
政治预见 891
抗战时期的物价 898
【附佚诗诗题】(四首) 900
1956年(丙申) 901
不谈时政 901
消灭“四害”运动 908
苏共二十大与赫鲁晓夫 912
共产主义与东方 925
“欠砍头”的诗史 929
东西方对峙 935
柳如是咏寒柳词 938
马克思主义的“格义” 945
【附佚诗诗题】(八首) 956
1957年(丁酉) 959
京剧的早年记忆 959
柳如是与明清易代 966
鸣放运动 972
思想节操 979
“阳谋” 982
清华国学研究院 987
钱柳与复明运动 992
陶铸的优礼 996
从鸣放转向反右 1005
追忆王国维 1013
【附佚诗诗题】(十三首) 1015
1958年(戊戌) 1018
钱谦益情场得意 1018
梁思成批判父亲 1024
“颂红妆” 1031
【附佚诗诗题】(十一首) 1035
1959年(己亥) 1040
晚节未亏 1040
西藏事变 1047
对“大跃进”的质疑 1053
《桃花扇》与明末清初史事 1057
李香君、柳如是的节操 1061
【附佚诗诗题】(五首) 1064
1960年(庚子) 1065
张君秋演剧花絮 1065
梅兰芳风华不再 1066
陈师曾画与身世之感 1068
【附佚诗诗题】(五首) 1071
1961年(辛丑) 1074
物质匮乏 1074
信仰问题 1081
“厚今薄古”运动 1084
郭沫若与口号诗 1092
目疾与赏月 1102
1962年(壬寅) 1104
物质待遇问题 1104
知识分子待遇 1110
陶铸、胡乔木登门拜访 1114
声名之累 1118
隐逸与贬谪 1120
新婚回忆 1121
夫妻离合与中秋 1123
批判与退休 1125
1963年(癸卯) 1127
郭沫若与《再生缘》 1127
南京考古与李秀成 1131
因言得咎 1136
自感年寿无多 1137
中印战争 1139
复明运动失败 1143
《柳如是别传》的繁琐 1154
【附佚诗诗题】(二首) 1156
1964年(甲辰) 1159
史笔之绝 1159
谢绝拜年 1161
杜甫草堂 1163
元宵不饮酒 1164
玄奘顶骨与佛教梵文 1166
老少学人趋新媚俗 1175
戊戌政变与晚清政局 1180
刘少奇出访东南亚 1188
钱谦益愿望成空 1194
《柳如是别传》自述 1199
国共分治 1205
中苏关系破裂 1207
京剧盛衰 1211
偷生与祈死 1221
中苏交恶与西方阵营 1224
悔未离开大陆 1228
冼玉清赴港传闻 1231
张之洞与“中体西用” 1234
政协委员资格 1239
胡乔木与著作出版问题 1243
冷对世俗讥评 1250
种植果树运动 1251
人生遗恨 1254
家国兴亡之感 1256
1965年(乙巳) 1259
蜡梅代梅花 1259
移风易俗与花市 1260
节约过春节 1262
望八之年 1264
学问为时流所讥 1266
美国干预越南 1268
曾昭燏自杀 1271
政潮暗涌 1275
春节花会 1277
政治甄别与“备战备荒” 1278
清明扫墓成迷信 1282
群众性反美示威 1284
向达与吴宓 1286
知识分子与“教育改革” 1289
夫妻同甘共苦 1293
反蒋示威与台湾 1295
人民公社的空想 1297
自比陶潜 1303
流寓香港的回忆 1304
珍妃之死与戊戌变法 1306
1966年(丙午) 1313
情系来生 1313
林彪与个人崇拜 1315
“备战”运动 1319
思想之羞人格之辱 1322
焚书与破“四旧” 1324
联语 1328
后记 1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