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衬词”语言艺术的表现特征 3
第一章 “衬词”语言艺术的表现意义 3
第一节 体现民族风格 3
第二节 突出地方色彩 4
第三节 表达歌曲情感 4
第二章 “衬词”语言艺术的表现特征 5
第一节 民族、地域风格上的准确性 6
第二节 情绪渲染、情感抒发上的恰当性 8
第三节 意境描述上的鲜明形象性 10
第四节 人物性格刻画上的生动性 13
第五节 情景描绘上的模拟性 14
第三章 “衬词”语言艺术的结构类型与表现形式 18
第一节 单音节结构衬词 18
第二节 双音节结构衬词 23
第三节 多音节结构衬词 27
第四章 “衬词”语言艺术的表情功能与特点 31
第一节 语气辅助功能 31
第二节 情绪渲染功能 33
第三节 意境刻画功能 34
第四节 形象描述功能 35
第五节 情感抒发功能 37
第六节 情趣表现功能 38
第五章 “衬词”语言的艺术美 40
第一节 生活的情趣美 40
第二节 鲜明的形象美 42
第三节 演唱的韵味美 45
第四节 形象的意境美 47
第五节 动人的情感美 48
第六节 生动的性格美 50
第六章 “衬词”与音乐要素的关系及表现 53
第一节 “衬词”与旋法的关系 53
第二节 “衬词”与旋律的关系 55
第三节 “衬词”与节奏的关系 63
第七章 “衬词”在歌曲创作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72
第一节 曲首运用“衬词”,具有引子的作用 72
第二节 在歌曲主体部分结束后运用相同(引子部分)或有所变化的“衬词”,它能营造一种意境起到前后照应的尾声作用 73
第三节 在句子内部运用“衬词”作垫字或落尾字,具有加强节奏、增强语感、使音乐形象更加生动的作用 74
第四节 音乐结构内运用“衬词”使音乐结构扩大,起到渲染气氛、情感表达更充分的作用 75
第五节 “衬词”作为两部分之间的间奏,可起到承上启下,使不同情绪、节拍、速度,通过“衬词”间奏的过渡进行衔接和转换的作用 77
第六节 在歌曲中使用大段“衬词”作铺垫来营造热烈的气氛,能起到使歌曲自然进入高潮的作用 78
第七节 在歌曲结束处使用“衬词”改变结构的方整性,能起到扩充、伸展、灵活多变的作用 80
第八节 在歌曲结束之前插入“衬词”来表现情绪,能起到使音乐更加生动、结束感更圆满的作用 81
第九节 用“衬词”作为歌曲的高潮乐句,能起到使歌曲情感更进一步地抒发作用 82
下篇 各民族、各区域“衬词”语言的风格特点 85
第八章 少数民族民歌“衬词”语言的风格特点 85
第一节 藏族民歌“衬词”语言的风格特点 86
第二节 哈萨克族民歌“衬词”语言的风格特点 98
第三节 蒙古族民歌“衬词”语言的风格特点 107
第四节 朝鲜族民歌“衬词”语言的风格特点 114
第五节 维吾尔族民歌“衬词”语言的风格特点 120
第六节 苗族民歌“衬词”语言的风格特点 128
第七节 壮族民歌“衬词”语言的风格特点 134
第八节 傣族民歌“衬词”语言的风格特点 140
第九节 白族民歌“衬词”语言的风格特点 147
第十节 黎族民歌“衬词”语言的风格特点 156
第十一节 赫哲族民歌“衬词”语言的风格特点 162
第十二节 纳西族民歌“衬词”语言的风格特点 167
第十三节 高山族民歌“衬词”语言的风格特点 175
第十四节 彝族民歌“衬词”语言的风格特点 180
第十五节 京族民歌“衬词”语言的风格特点 186
第十六节 瑶族民歌“衬词”语言的风格特点 190
第十七节 侗族民歌“衬词”语言的风格特点 198
第十八节 土家族民歌“衬词”语言的风格特点 207
第十九节 回族民歌“衬词”语言的风格特点 215
第九章 各区域民歌“衬词”语言的风格特点 226
第一节 西北民歌“衬词”语言的风格特点 226
第二节 东北民歌“衬词”语言的风格特点 238
第三节 华东民歌“衬词”语言的风格特点 246
第四节 山东民歌“衬词”语言的风格特点 264
第五节 山西民歌“衬词”语言的风格特点 275
第六节 河南民歌“衬词”语言的风格特点 280
第七节 河北民歌“衬词”语言的风格特点 286
第八节 青海民歌“衬词”语言的风格特点 297
第九节 四川民歌“衬词”语言的风格特点 303
第十节 湖南民歌“衬词”语言的风格特点 310
第十一节 湖北民歌“衬词”语言的风格特点 320
第十二节 广东民歌“衬词”语言的风格特点 331
第十三节 广西民歌“衬词”语言的风格特点 338
第十四节 江西民歌“衬词”语言的风格特点 344
第十五节 云南民歌“衬词”语言的风格特点 352
第十六节 福建民歌“衬词”语言的风格特点 360
第十章 “衬词”语言艺术的学习与实际应用中的几点要求 368
后记 371
参考文献 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