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引言 1
第一篇绪言 1
第一章犯罪学的概念和特点 2
第一节犯罪学的概念 2
第二节犯罪学的研究对象 5
第三节犯罪学的特点 7
第四节犯罪学的任务 12
第二章犯罪学的内容体系及其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16
第一节犯罪学的内容体系 16
第二节犯罪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18
第三章犯罪学的研究方法 23
第一节社会调查 25
第二节数理统计 28
第三节比较论证 32
第四节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在犯罪学研究中的应用 36
第二篇犯罪现象 39
第四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犯罪观 40
第一节犯罪的根源和它的基本形态 40
第二节犯罪的本质 44
第三节犯罪的社会危害 47
第四节犯罪的控制和消亡 50
第五章犯罪的历史、现状、类型及其发展趋势 55
第一节新中国成立后犯罪的历史与现状 55
第二节犯罪的类型 61
第三节犯罪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68
第六章犯罪行为与犯罪人 76
第一节犯罪行为 76
第二节犯罪人及其分类 79
第三节犯罪心理 85
第四节精神病人的危害社会行为 90
第七章犯罪与被害人 94
第一节被害人学的产生和发展 95
第二节被害人的概念和特征 98
第三节被害人与犯罪人的关系 102
第四节被害人的分类和法律地位 105
第三篇犯罪原因 110
第八章 中外犯罪原因理论 111
第一节中国犯罪原因理论 111
第二节外国犯罪原因理论 124
第九章犯罪原因概述 137
第一节犯罪原因是一个系统 137
第二节犯罪原因的等级 140
第三节犯罪原因的共性和个性 142
第四节犯罪原因研究的意义 143
第十章 四维结构犯罪原因 145
第一节犯罪的社会原因由生产方式 145
结构和社会意识两维构成 145
第二节犯罪的个体原因由个性心理结构和人生观两维构成 161
第十一章犯罪原因结构的内在关系 174
第一节犯罪社会原因结构的内在关系 174
第二节犯罪个体原因结构的内在关系 178
第三节社会原因与个体原因的关系 179
第十二章犯罪场 183
第一节犯罪场与犯罪 183
第二节犯罪场构成的内容 185
第四篇犯罪对策 196
第十三章综合治理社会治安的系统工程 197
第一节综合治理社会治安的基本含义及客观依据 197
第二节建立“预测”、“预防”、“处理”、“改造”的工作体系 203
第三节完善党政领导的协调机制 207
第十四章犯罪的预测 212
第一节犯罪预测概述 212
第二节犯罪预测的根据和意义 215
第三节犯罪预测的种类和内容 219
第四节犯罪预测的方法和步骤 223
第十五章犯罪的预防 229
第一节犯罪预防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229
第二节犯罪预防的基本原则 232
第三节犯罪预防的体系 235
第十六章对违法犯罪的处理 252
第一节处理违法犯罪的方针 252
第二节社会帮教 256
第三节纪律处分 259
第四节工读教育 261
第五节行政处罚 263
第六节刑事惩罚 267
第十七章对违法犯罪人员的改造 270
第一节改造的可能性与艰巨性 271
第二节自我改造 274
第三节教育改造 276
第四节劳动改造 279
第十八章 完善改造违法犯罪人员的工作体系 285
第一节建立封闭式与开放式相结合的劳改、劳教管理体制 285
第二节实行联改联产考核奖罚责任制 294
第三节将劳改、劳教场所办成改造人、造就人的特殊学校 298
第十九章累犯、再犯和惯犯 305
第一节累犯和再犯的概念和构成 305
第二节累犯的种类 307
第三节惯犯的概念 308
第四节累犯、再犯、惯犯的特点 309
第五节累犯、再犯、惯犯的处罚 311
第五篇几种重要犯罪 316
第二十章暴力犯罪 317
第一节暴力犯罪概述 317
第二节暴力犯罪的原因 322
第三节暴力犯罪的对策 328
第二十一章经济犯罪 333
第一节商品经济与经济犯罪 333
第二节经济犯罪的概念、范围和类型 337
第三节经济犯罪的处罚和防治对策 340
第四节法人犯罪的构成和特点 345
第五节法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和处罚原则 351
第二十二章业务过失犯罪 353
第一节业务过失犯罪概说 353
第二节业务过失犯罪的原因和条件 356
第三节业务过失犯罪的预防和控制 362
第二十三章青少年犯罪 371
第一节青少年犯罪的概念 371
第二节青少年犯罪率比较高是一个普遍现象 373
第三节青少年犯罪现状与心理特征 377
第四节青少年犯罪的发展趋势和对策 384
第二十四章女性犯罪 393
第一节妇女解放与女性犯罪 393
第二节女性犯罪的特点及趋势 398
第三节女性犯罪的预防和矫治 402
第二十五章老年人犯罪与受害 409
第一节高龄社会的新问题 409
第二节老年人犯罪 415
第三节老年人受害 418
第四节高龄社会老年人问题的对策 421
编后 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