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 1
第一章 绪论 1
一、中医妇科学的定义和范围 1
二、中医妇科学发展概况 1
目录 1
一、月经的生理现象 (1 2
第二章 女性的解剖生理特点 10
第一节 女性生殖器官的解剖 10
一、子宫 10
二、胞脉、胞络 11
三、阴道、阴户 11
第二节 月经的生理 12
二、月经产生的机理 14
一、受孕机理 19
第三节 妊娠与产育 19
二、妊娠的生理现象 20
三、临产的特征 20
四、新产后及哺乳期的生理特点 21
第三章 病因病机 24
第一节 病因 24
一、寒热、湿致病 24
二、七情致病 26
三、生活所伤 26
第二节 病机 28
一、气血失调 29
二、脏腑功能失调 31
三、冲、任、督、带损伤 34
一、问诊 36
第一节 四诊 36
第四章 诊断概要 36
二、望诊 40
三、闻诊 43
四、切诊 44
第二节 辨证要点 46
一、气病 47
二、血病 47
三、肾病 48
四、肝病 49
五、脾病 50
六、心病 51
第五章 治法概要 53
一、补肾滋肾 53
二、疏肝养肝 54
三、健脾和胃 55
四、补益气血 55
五、活血化淤 56
六、理气行滞 56
七、清热凉血 57
八、温经散寒 57
九、利湿除痰 57
十、解毒杀虫(含外治法) 58
第六章 预防与保健 60
一、经期卫生 60
二、孕期卫生 61
三、产褥期卫生 62
四、哺乳期卫生 62
五、绝经期卫生 63
第七章 月经病 64
各论 64
第一节 月经先期 66
第二节 月经后期 73
第三节 月经先后无定期 80
第四节 月经过多 85
第五节 月经过少 91
第六节 经期延长 98
第七节 痛经 103
第八节 经间期出血 112
第九节 闭经 119
第十节 崩漏 128
第十一节 经行乳房胀痛 139
第十二节 经行发热 143
第十二节 经行头痛 149
第十四节 经行身痛 154
第十五节 经行泄泻 158
第十六节 经行吐衄 163
第十七节 经行口糜 167
第十八节 经行风疹块 171
第十九节 经行眩晕 175
第二十节 经行浮肿 181
第二十一节 经行情志异常 185
第二十二节 绝经前后诸证 190
第八章 带下病 197
第九章 妊娠病 207
第一节 妊娠恶阻 209
第二节 妊娠腹痛 216
第三节 胎漏、胎动不安 221
第四节 堕胎、小产、滑胎 228
第五节 胎萎不长 235
第六节 胎死不下 241
第七节 子烦 246
第八节 子肿 250
第九节 子晕、子痫 257
第十节 子悬 265
第十一节 子? 268
第十二节 子嗽 271
第十三节 子淋 275
第十四节 妊娠小便不通 281
第十五节 难产 285
第十章 产后病 289
第一节 产后血晕 291
第二节 产后痉证 295
第三节 产后腹痛 299
第四节 产后恶露不绝 304
第五节 产后大便难 311
第六节 产后发热 313
第七节 产后排尿异常 322
第八节 产后自汗、盗汗 327
第九节 产后身痛 331
第十节 缺乳 337
第十一节 乳汁自出 341
第十一章 杂病 345
第一节 癥瘕 345
第二节 阴挺 351
第三节 脏躁 356
第四节 不孕症 358
第五节 阴痒 367
第六节 阴疮 371
第七节 阴吹 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