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中医基础理论 4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 4
第一节 阴阳学说 4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4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4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5
第二节 五行学说 7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7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7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8
第二章 藏象 10
第一节 脏腑 10
一、五脏 10
二、六腑(附奇恒之腑) 15
三、脏腑之间的关系 17
第二节 气、血、津液 19
一、气 19
二、血 20
三、津液 21
一、经络的概念 22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和组成 22
四、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 22
第三章 经络 22
二、经络的组成 23
第二节 经络的循行分布概况 24
一、十二经脉 24
二、奇经八脉 25
第三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 26
第四节 经络学说的应用 26
第一节 病因 27
一、外感致病因素 27
第四章 病因病机 27
二、精神致病因素 31
三、其他致病因素 32
四、继发病因 33
第二节 病机 34
一、邪正盛衰 34
二、阴阳失调 35
三、气机失常 36
第五章 诊法 36
第一节 望诊 37
一、一般望诊 37
二、舌诊 40
一、听声音 42
第二节 闻诊 42
二、嗅气味 43
第三节 问诊 43
第四节 切诊 48
一、脉诊 48
二、按诊 52
第六章 辨证 52
第一节 八纲辨证 52
一、表里 53
二、寒热 53
三、虚实 54
四、阴阳 55
第二节 脏腑辨证 56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56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57
三、脾与胃病辨证 59
四、肝与胆病辨证 60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62
六、脏腑兼病辨证 63
第三节 卫气营血辨证 65
一、卫分证 65
三、营分证 66
二、气分证 66
四、血分证 67
第四节 气血津液辨证 67
一、气病辨证 67
二、血病辨证 68
三、气血同病辨证 69
四、津液病辨证 70
第七章 防治原则 71
第一节 预防 71
一、未病先防 71
一、治病求本 72
第二节 治则 72
二、既病防变 72
二、扶正与祛邪 73
三、三因制宜 74
第二篇 中药和方剂 75
第一章 中药 75
第一节 中药的基本知识 75
一、中药的采集与贮藏 75
二、中药的炮制 75
三、中药的性能 76
四、中药的用法 77
一、解表药 79
第二节 常用中药 79
二、清热药 82
三、温里药 87
四、泻下药 88
五、祛湿药 91
六、祛痰止咳平喘药 96
七、行气药 99
八、理血药 101
九、补益药 106
十、消导药 113
十一、安神药 114
十二、平肝熄风药 116
十三、芳香开窍药 118
十四、固涩药 119
十五、驱虫药 120
十六、其他常用中药 120
第二章 方剂 129
第一节 方剂的基本知识 129
一、组成原则 129
二、变化规律 129
三、常用剂型 130
一、解表剂 131
第二节 常用方剂 131
二、清热剂 132
三、温里剂 135
四、泻下剂 136
五、和解剂 137
六、祛湿剂 139
七、祛痰剂 142
八、润燥剂 144
九、理气剂 145
十、理血剂 146
十一、补益剂 147
十二、消食导滞剂 149
十三、安神剂 149
十四、治风剂 150
十五、开窍剂 151
十六、固涩剂 153
十七、驱虫剂 154
第三篇 常见病证治疗 156
第一章 内科病证 156
一、感冒 156
二、咳嗽 157
三、泄泻 158
四、胃痛 160
五、黄疸 161
六、眩晕 162
七、心悸 164
八、水肿 165
九、痹证 166
十、淋证 168
第二章 妇科病证 170
一、月经不调 170
二、崩漏 172
三、带下病 173
一、麻疹 174
第三章 儿科病证 174
二、疳积 176
三、痄腮 177
四、顿咳 178
第四篇 针灸 180
第一章 腧穴学 180
第一节 腧穴 180
一、腧穴的概念 180
二、腧穴的分类 180
三、腧穴的主治作用 180
四、腧穴的体表定位 181
一、十四经常用腧穴 183
第二节 常用十四经脉腧穴和经外奇穴 183
二、经外奇穴 199
第二章 针灸疗法 200
第一节 针法和灸法 200
一、毫针刺法 200
二、三棱针刺法 205
三、皮肤针刺法 205
第二节 常见病证的针灸治疗 206
一、概述 206
四、灸法 206
二、针灸处方原则 207
三、常见病证的治疗 207
第三章 其他疗法 210
第一节 耳针疗法 210
第二节 拔罐疗法 214
第三节 刮痧疗法 215
第四节 放血疗法 215
第五节 穴位注射疗法 216
第六节 穴位埋线疗法 217
第七节 脐疗法 218
第八节 熏蒸疗法 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