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制度通史 第4卷 明代 公元1368至1644年》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国钧,王炳照总主编;吴宣德著(浙江大学教育系)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532828638
  • 页数:557 页
图书介绍:

本卷导言 1

第六编 明代的教育制度 9

第一章 明代教育发展的背景 9

第一节 政治环境与教育 9

一、高度中央集权政治的确立 9

二、统治思想的确立 17

第二节 社会经济状况与教育 21

一、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 21

二、田制、户籍制度与教育 24

第三节 思想学术的发展与教育 27

一、程朱理学的传播与教育 27

二、王阳明“心学”的发生与明中期的教育 28

三、西学东渐与明末教育观念的变化 30

一、教育政策 34

第四节 教育政策与教育体系 34

二、教育体系 37

第二章 明代的太学 39

第一节 太学教育的基本状况 39

一、太学的设置 39

二、太学教育的发展 42

第二节 太学的管理 77

一、太学的管理人员 77

二、太学的管理体制 88

三、太学的管理事项 91

四、太学的管理手段例析——立簿稽查 99

第三节 太学的学生 104

一、太学学生的构成 104

二、太学学生的待遇 118

三、太学学生的出路 126

一、太学的教学内容与课程安排 151

第四节 太学的教学 151

二、太学教学活动的组织 156

三、太学的教法 160

四、太学的考试 165

第三章 明代的地方儒学 168

第一节 儒学教育的发展状况 168

一、儒学教育发展状况 168

二、儒学的行政隶属及其与国学的关系 180

三、儒学的办学宗旨 184

第二节 督学制 188

一、提督学校官的设立 188

二、提学官的主要职责 194

三、提学官与儒学管理 201

第三节 儒学的学生 203

一、儒学学生的来源 203

二、儒学学生的管理 212

三、儒学学生的出路——岁贡法 221

第四节 儒学的教师 235

一、儒学教师的选用 235

二、儒学教师的业绩考核 243

第五节 儒学的教学 250

一、儒学的教学内容 250

二、儒学的课程安排与考试 254

第四章 明代的小学 263

第一节 小学的设置与目的 263

一、小学的设置 264

二、小学的分布 272

三、小学的职能 275

第二节 小学的教学 282

一、小学的课程 282

二、小学的教材 290

三、小学的教法 298

第三节 小学的教师与学生 314

一、小学的教师 314

二、小学的学生 324

第四节 小学的经费 334

一、小学的经费形式 334

二、小学经费的用途 338

第五章 明代的书院 343

第一节 书院发展概述 343

一、书院发展的基本状况 343

二、书院的地理分布 358

第二节 书院的性质 362

一、从书院建立人身份看 362

二、从书院的办理意图看 365

一、书院的教学内容 375

第三节 书院的教学 375

二、书院的教学方式 381

三、书院的考试 386

第四节 书院的管理 390

一、书院的管理主体 390

二、书院的学生管理 398

三、书院的经费 408

第六章 明代其他类型的教育 416

第一节 武学 416

一、武学的设置情况 416

二、武学的教师与学生 420

三、武学的教学 424

第二节 宗学 426

一、宗学的设置 427

二、宗学的教学及其他 428

第三节 四夷馆 429

一、四夷馆的设置 430

二、四夷馆的教学及其他 433

第四节 钦天监与阴阳学 437

一、钦天监内的教育 437

二、阴阳学 439

第五节 太医院与医学 441

一、太医院内的教育 441

二、医学 442

第七章 明代的科举制度 444

第一节 科举制度概述 444

一、科举的基本状况 444

二、庶吉士的选拔 453

第二节 乡试 458

一、乡试的时间、地区分布与考官的聘用 458

二、乡试的考试方式与内容 464

三、乡试的入试资格与录取额 472

第三节 会试和殿试 477

一、会试的基本规定 477

二、殿试的基本规定 486

第四节 明代进士的地理分布 492

一、各大政区的进士分布 492

二、进士的州县分布 498

第五节 八股文 509

一、科举的试文格式与八股文 509

二、八股文的文体格式 514

第六节 武举制度 522

一、武举概况 522

二、武举考试的有关规定 524

本卷结束语 532

主要参考文献 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