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导论 1
一、理论在和实践相结合中深化发展 3
二、历史唯物主义审视的社会化主题 6
三、加强马克思的生产社会化理论的研究 10
第一章 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进程 18
第一节 生产社会化理论和唯物史观 19
一、生产社会化理论拓展了唯物史观的研究视野 20
二、人类社会的三种生产形式与生产社会化 22
三、生产社会化的科学涵义 28
第二节 生产社会化的历史演化形式 32
一、生产社会化的原始形式 32
二、生产社会化的简单形式 34
三、生产社会化的近代形式 36
四、生产社会化的现代形式 38
第二章 中国农村生产社会化的起点 43
第一节 中国农村生产社会化起点的方法论依据 43
一、生产社会化起点的科学涵义 43
二、人类生产社会化起点的一般意义 44
三、确定中国农村现阶段生产社会化起点的根据 46
第二节 从“一大二公”向家庭经济的辩证复归 48
一、 “一大二公”提供的反思 48
二、中国现阶段家庭经济在改革实践中产生 50
第三节 中国现阶段的家庭经济在自身的发育中 53
走向完善 53
一、家庭经济的产生是历史的向上的运动 54
二、中国现阶段的家庭经济在发展中日趋完善 56
第三章 中国农村生产社会化的“细胞”形态 62
第一节 家庭经营形式的历史演进 64
一、原始的家庭经营 65
二、古代的和中世纪的家庭经营 66
三、近代和现代的家庭经营 68
四、家庭经营形式历史演进的结论和启示 69
第二节 家庭联产承包制的产生和发展 72
一、亿万农民群众在改革实践中作出的伟大创造 72
二、家庭承包制沿着由“小而全”向“小而专”的方向发展 77
三、中国现时的家庭经营形式 81
第三节 家庭经营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 85
一、表现于适合农业生产特点的应变能力 86
中的应变能力 89
二、表现在同其他经济形式的共存和竞赛 89
第四章 现阶段发展农村生产社会化的支柱 96
第一节 乡镇企业的崛起 96
一、从乡土工业到乡镇企业的历史演变 98
二、乡镇企业兴起和发展的肥源沃土 102
三、乡镇企业兴起和发展的主体因素 105
第二节 关于乡镇企业命运的论辩 109
一、依靠城市工业启动农村生产社会化的路子是否有可行性 109
二、对乡镇企业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 111
三、以历史的发展的观点看乡镇企业的经济 112
效益和管理水平 112
四、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方法看乡镇企业的 115
原料、能源和市场活动 115
五、透过现象看不正之风的实质 117
六、中国乡镇企业何以能够持久存在下去 118
第三节 乡镇企业成为农村现阶段生产社会化的支柱的根据及其表现形式 120
一、造成分工分业和专业化协作的生产形式 120
二、促进了我国农村的生产商品化 124
三、为中国的城市化打开了一条通路 128
第五章 完善市场机制对推进农村生产社会化 133
的意义 133
第一节 中国农村现阶段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 135
一、商品经济的基本特点 135
二、中国现阶段农村商品经济的特点 137
第二节 完善市场机制,推进农村生产社会化 141
一、生产社会化与市场的关系 141
二、市场机制的涵义 145
三、形成市场机制的前提条件 147
四、农村市场机制的产生及其对推进生产 150
社会化的作用 150
第六章 中国农村现阶段生产社会化的模式形态 155
第一节 模式综合法 155
一、模式综合法的科学根据 156
二、模式综合法在研究农村生产社会化 158
问题上的方法论意义 158
第二节 中国农村生产社会化的几种主要模式形态 161
一、独树一帜的江南之花 161
二、以家庭工业为主角的温州摸式 173
三、苏北农村发展生产社会化的新秀 179
——耿车模式 179
四、大邱庄模式 183
五、四种发展模式的一般特点 188
第三节 中国农村生产社会化发展的不平衡性 190
一、现阶段农村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多层次性 191
二、中国农村生产社会化不平衡性的历史原因 192
三、我们的一个基本结论 194
第七章 中国农村生产社会化近期前景 198
第一节 中国和西方农村生产社会化的不同进程 198
一、英国的道路 199
二、法国的道路 200
三、普鲁士的道路 201
四、美国式的道路 202
五、中国农村生产社会化进程中的历史性特点 205
第二节 向商品化的演进趋势 206
一、对商品经济普遍规律的再认识 207
二、对商品化趋势的再认识 208
三、从形式上的产品经济转向商品经济 211
第三节 向联合制的演进 215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向联合制的演进 216
二、乡镇企业向集团化方向演进 219
三、多层次、多渠道的联合制形式 222
第四节 农村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226
一、发展农村生产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227
二、提高农民合作化水平和自组织能力的 231
有效形式 231
三、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服务组织 234
四、农村信息服务网络的发展趋势 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