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俗通史 明代卷》PDF下载

  • 购买积分:3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高华,徐吉军主编;陈宝良,王熹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32126382
  • 页数:1224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明代这一时期的风俗面貌作了详尽的描绘。

序 1

导言 1

第一节 风俗论与风俗史 1

一 明人风俗论 3

二 移风易俗 11

三 风俗的社会影响力 22

四 风俗的地域特征 24

五 民族间风俗的渗透与融合 59

六 明代风俗的变迁历程 65

第二节 明代风俗形成的社会与文化背景 73

一 人口的分化与等级制度的解体 74

二 社会流动的加速 80

三 朝政的宽大与舆论空间的扩大 93

四 晚明的文化土壤及其特质 95

第一章 饮食风俗 107

第一节 主食和副食 111

一 主食的品种 111

二 菜肴的品种 123

三 点心小吃与名食 140

四 烹饪技艺的进步与四大菜系的形成 142

第二节 饮料 147

一 饮酒风尚 147

二 饮茶风尚及其技艺 157

三 汤、乳酪和水果饮料 174

第三节 不同社会阶层的饮食生活与风尚 180

一 奢靡无度的宫廷饮食 181

二 王公贵胄和缙绅士大夫的饮食风尚 187

三 庶民百姓的饮食风俗 194

四 晚明社会各阶层的吃喝风 200

五 少数民族的饮食风尚 207

第四节 饮食思想与时代特征 210

一 饮食思想 210

二 时代特征 220

第二章 穿着风俗 229

第一节 服饰制度与社会风尚 229

一 服饰等级制度 230

二 服饰风尚 245

第二节 衣冠制式 272

一 男子服饰 273

二 女子服饰 313

三 特殊服饰 322

第三节 化妆风俗 332

一 妆式举隅 334

二 化妆品 338

第四节 发饰风俗 344

一 男子发式与饰物 345

二 女子发髻与饰物 350

第三章 居住与建筑风俗 363

第一节 房舍等第及其变化 365

一 房舍等第制度 366

二 居宅时尚 369

第二节 皇家建筑 371

一 皇宫苑囿 371

二 王府宫殿 387

三 公主府与驸马府 391

第三节 衙舍建筑 392

一 衙门 395

二 廨舍 398

三 衙舍建筑风貌 399

第四节 士大夫居宅 402

一 宅第 402

二 园林 406

第五节 店铺民居 416

一 店铺 416

二 民居 419

第六节 寺观庙宇 425

一 佛教寺院建筑 426

二 道教宫观建筑 430

第七节 建筑材料 433

一 瓦 433

二 砖 435

三 灰浆 436

四 木材 437

五 石材 439

第八节 居宅美化 439

一 明式家具 441

二 瓶花与盆景 459

三 案头清供 463

四 养宠物 477

五 书法、绘画与藏书 481

六 装饰陶瓷器皿 488

第九节 建筑与风水 491

一 居宅风水学说与习俗 492

二 相宅、厌胜之俗 498

三 暖房与温锅 501

第四章 行旅交通风俗 502

第一节 舆盖等级制度及其变化 502

一 舆盖制度 503

二 舆盖制度的变化 505

第二节 交通工具 507

一 轿子 507

二 车马 509

三 舟船 512

第三节 程图、道路与旅宿 521

一 旅行指南书 521

二 道路 533

三 驿站、铺舍与客店 544

第四节 旅游风俗 551

一 旅游胜景 554

二 士大夫旅游习俗 580

三 民间旅游习俗 586

四 游具与旅游社团 590

第五章 宗族与生育风俗 599

第一节 皇族与孔府 600

一 皇族宗室 601

二 孔府家族 604

第二节 民间宗族 607

一 民间祠堂 608

二 族长 611

三 义田与役田 612

四 家训、族规与族谱 614

五 科举的家族特点 617

六 宗族生活习俗 620

七 宗族内结会之俗 621

第三节 民间冠礼与冠俗 623

一 冠礼 623

二 民间冠俗 625

第四节 宗族生活习俗的新动向 627

一 财产继承权争夺之风 628

二 家庭伦理关系的变化 634

三 分家之风 635

第五节 生育风俗 637

一 祈嗣风俗 637

二 胎教与育婴 642

三 溺女之俗 643

第六章 婚姻丧葬风俗 644

第一节 婚礼与民间婚姻习俗 645

一 皇室婚礼 645

二 民间婚礼 649

三 民间婚俗 661

第二节 丧礼与丧葬习俗 665

一 明宫丧礼及习俗 665

二 民间丧礼及其习俗 668

三 民间丧葬礼俗的新变化 671

四 佛、道与民间丧俗 677

五 风水与葬俗 679

六 义塚与山场 683

七 民间丧葬互助社团 684

八 生殡与悬葬 685

第三节 祭礼与民间祭祀习俗 686

一 祀先典礼 687

二 皇族陵寝祭礼 688

三 民间祭祀习俗 689

四 墓祭 690

第七章 卫生保健与养老风俗 693

第一节 医疗卫生风俗 693

一 医疗制度与机构 694

二 医士与医术 701

三 信巫习俗 703

四 卫生习俗 705

五 儒而医 715

第二节 性风俗 718

一 宫中性教育 718

二 淫风与性病的流行 719

三 好男风习俗 723

四 春画 727

五 春药与淫店 728

第三节 寿诞风俗 733

一 做寿与祝寿风俗 735

二 养老风俗 740

第八章 经济生产风俗 745

第一节 农业生产风俗 746

一 农业节气习俗 746

二 农业劳动风俗 749

三 农民及其生活习俗 756

第二节 林业和副业风俗 764

一 茶业风俗 764

二 桑蚕风俗 767

三 果业风俗 768

四 林业风俗 769

第三节 渔牧业风俗 770

一 渔业风俗 770

二 牧业风俗 775

三 渔牧业禁忌 777

第四节 手工业风俗 778

一 百色工匠 778

二 酿造业风俗 781

三 制糖业风俗 783

第五节 商业贸易风俗 785

一 天下大“马头” 785

二 贸易集市 792

三 银子使用的风行 799

四 商人、商帮及其生活习俗 803

五 弃儒就贾之风 808

六 市声与招牌 811

第九章 宗教信仰风俗 815

第一节 佛教风俗 816

一 明朝廷的佛教管理政策及制度 816

二 寺院的统属制度 822

三 佛事风俗 832

第二节 道教风俗 837

一 明朝廷的道教管理政策及制度 838

二 宫观的统属制度 848

三 法事风俗 864

第三节 诸神崇拜 869

一 朝廷祀典 872

二 民间“淫祠” 893

第四节 民间的烧香与香会 902

一 烧香的起源及意义 904

二 香之种类 909

三 烧香习俗 916

四 烧香社团 921

第五节 禁忌 929

一 官场禁忌 931

二 民间俗讳 934

三 民间吉兆 937

第六节 方士与方术 938

一 方士与方术的流行 939

二 卜士及卜法 941

三 相士与算命之俗 947

四 地师与堪舆术 953

五 烧炼之术 957

六 巫师与民间巫风 958

第十章 岁时节日风俗 964

第一节 季节性节日风俗 965

一 元旦 965

二 元宵节 977

三 寒食与清明 988

四 端午节 993

五 乞巧节 998

六 中秋节 1000

七 重阳节 1002

八 送灶节与除夕 1006

第二节 节令性节日风俗 1017

一 立春 1017

二 中和节与春社 1020

三 花朝节 1024

四 十月朔 1025

五 冬至节 1027

第三节 宗教节日 1032

一 佛教节日风俗 1032

二 道教节日风俗 1039

三 其他节日 1050

第十一章 游艺风俗 1053

第一节 戏曲杂技 1053

一 明宫杂戏 1054

二 戏班与戏文子弟 1058

三 士大夫与戏曲 1062

四 堂会社戏 1064

五 百戏杂技 1070

第二节 逗闷的乐子 1075

一 博弈 1075

二 山歌俚曲 1089

三 音乐 1094

四 舞蹈 1100

五 说书与弹词 1102

第三节 文字游戏与语言风俗 1105

一 酒令与急口令 1105

二 打灯谜 1108

三 清言 1110

四 方言 1115

五 俗语、白话与隐语 1120

第十二章 社交礼仪风俗 1133

第一节 官场与民间礼仪风俗 1136

一 朝会之仪 1137

二 京官社交 1139

三 地方官社交 1146

四 官场交往内容 1149

五 绅士与官员交往礼仪 1151

六 民间礼仪风俗 1155

第二节 社交名帖 1158

一 名帖种类 1159

二 社交名帖的风气变迁 1160

三 名帖中的称呼 1162

第三节 称谓风气 1165

一 姓名字号 1168

二 宫内称谓 1175

三 君臣称谓 1177

四 官场称谓 1180

五 民称官 1187

六 师友相称 1188

七 民间一般称谓 1189

八 家庭血缘称谓 1191

结语 1196

一 伦理性与等级性 1197

二 商业化与世俗化 1200

三 艺术化风尚 1216

后记 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