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序言 1
志谢 19
第二章 本书的计划 40
惯例和省略写法 47
译本的归属 47
参考文献 48
常用参考文献省略写法举例 50
汉字的拉丁拼音 52
中国文字简述 60
第三章 参考文献简述 90
一、总的说明 90
二、资料来源 96
三、百科全书、辞典和其他参考书 102
四、中国传说中的发明家 110
第四章 地理概述 117
一、中国地形概貌 118
二、中国的大地构造 131
三、各自然区的人文地理 139
第五章 历史概述——先秦时期 151
一、中国历史编纂法简述 153
二、中国的史前时期和商朝 165
三、周代、战国和第一次统一 190
四、比较性的回顾 205
第六章 历史概述——全国统一的帝国 210
一、秦朝 210
二、汉朝 218
三、三国时代和各个主要经济区 238
四、晋朝和它的继承者(魏、刘宋和梁) 251
五、隋朝 262
六、唐朝 266
七、五代十国 279
八、宋朝及辽、金(鞑靼)诸朝 283
九、元朝(蒙族) 298
十、明朝和清朝(满族) 304
第七章 中国和欧洲之间传播科学思想与各种 319
技术的情况 319
一、引言 319
二、中国文化的独创性 322
三、希腊罗马时代西方关于中国文化的传说 337
四、中西文化联系 342
(1)文学、民间传说和艺术的相似性 349
(2)中国的几种名称 363
五、陆上商路的发展 367
六、海上商路的发展 381
七、古代丝绸之路 393
(1)通路、游牧民族和长城 400
(2)在中国的波斯人 410
(3)蒙古的霸权 412
八、中国史学家所记载的中西文化及科学的交流 419
(1)魔术师和杂技演员 432
(2)“夜光璧”和假宝石 437
(3)海西布和苏合 440
(4)敲鸣的水钟 447
(5)穿颅术和底也伽 451
九、中国与印度之间的文化和科学的接触 456
(1)佛教朝圣者 459
(2)使者、炼丹术士和数学家 467
十、中国与阿拉伯之间的文化和科学的接触 476
(1)伊斯兰科学的主要性质;除了科学思想外,中国技术向中古代欧洲的传播 493
十一、各种类型和各种动机的旅行家;政治上对战略的侧面运动的需要 503
十二、总的观察 510
(1)传播和趋同 511
(2)简单性和复杂性 517
(3)发明权和传播 520
(4)同时出现的各种发展 524
(5)潮汐的观察者和“秦人” 527
(6)扩散着的技术和地域化的科学;对陌生事物的接受或排斥 540
(7)几种技术的西流 545
(8)激起传播 553
参考文献 567
一、公元1800年以前的中文书籍 567
二、公元1800年以后中文和日文书籍和论文 574
三、西文书籍和论文 578
附 某些参考文献的缩写 664
索引 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