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
上篇 总论 3
第一章 痔瘘学发展史 3
第一节 中国痔瘘学发展史 3
第二节 国外痔瘘学发展史 18
第二章 祖国医学对肛肠疾病的认识 23
第一节 对大肠肛门解剖的认识 23
第二节 对大肠肛门生理功能的认识 26
第三章 肛肠解剖与生理学 29
第一节 肛门 29
第二节 肛管 30
第三节 直肠 38
第四节 肛门直肠肌肉 46
第五节 肛门直肠血管 60
第六节 肛门直肠神经 64
第七节 肛门直肠淋巴 66
第八节 肛门直肠周围间隙 69
第九节 与临床有关的局部结构 71
第四章 肛肠专科检查法 78
第一节 全身检查 78
第二节 局部检查 80
第三节 专科器械检查 85
第四节 美蓝染色检查 94
第五节 肛肠X线检查 95
第六节 排粪造影检查 97
第七节 胃肠通过时间测定和结肠运输试验 100
第八节 盆底肌电图 100
第九节 水囊排出试验 101
第十节 直肠感觉试验 102
第十一节 肛门直肠压力测定 102
第十二节 实验室检查 105
第十三节 病理学检查 106
第五章 肛肠麻醉与术后止痛 109
第一节 概述 109
第二节 局部麻醉 112
第三节 腰俞麻醉 116
第四节 针刺麻醉 118
第五节 鞍状麻醉 119
第六节 硬脊膜外麻醉 121
第七节 小儿麻醉 124
第八节 术后止痛 127
第六章 术前准备与术后处理 130
第一节 术前准备 130
第二节 术后处理 134
第三节 术后手术室与器械、敷料的消毒和灭菌 139
第七章 术后反应与并发症的处理 141
第一节 疼痛 141
第二节 出血 144
第三节 尿潴留 149
第四节 肛缘水肿 153
第五节 排便困难 155
第六节 发烧 158
第七节 伤面愈合迟缓 159
第八节 感染 162
第八章 肛肠病的护理 164
中篇 各论 171
第九章 痔 171
第一节 内痔 178
第二节 外痔 199
第三节 混合痔 205
第十章 肛窦炎及肛乳头炎 209
第十一章 肛裂 215
第十二章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239
第十三章 肛管直肠瘘 254
第十四章 肛门直肠脱垂 289
第十五章 肛门直肠先天性畸形 310
第一节 肛门闭锁 314
第二节 肛门异位 315
第三节 无肛门 316
第四节 肛门直肠狭窄 317
第五节 直肠闭锁 318
第六节 直肠阴道瘘 319
第七节 直肠膀胱瘘 321
第八节 直肠尿道瘘 323
第十六章 肛门直肠良性肿瘤 325
第一节 直肠息肉 325
第二节 肛门直肠非上皮瘤 336
第十七章 肛管直肠癌 340
第十八章 肛门直肠狭窄 358
第一节 肛门肛管狭窄 358
第二节 直肠狭窄 363
第十九章 肛门失禁 371
第二十章 肛门周围皮肤病 380
第一节 肛门瘙痒症 380
第二节 肛门湿疹 388
第三节 肛门周围化脓性汗腺炎 393
第四节 肛门神经性皮炎 396
第五节 肛门部癣 399
第六节 肛门部皮肤结核 401
第七节 肛门固定性药疹 404
第二十一章 肛门性传播疾病 407
第一节 肛门尖锐湿疣 409
第二节 淋病性直肠炎 416
第三节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419
第四节 梅毒 424
第二十二章 慢性结肠炎 432
第一节 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432
第二节 克隆氏病 443
第三节 放射性直肠炎 446
第四节 非特性直肠炎 449
第五节 真菌性直肠炎 453
第二十三章 肛门神经官能症 459
第二十四章 肛门直肠损伤和异物 462
第一节 肛门直肠损伤 462
第二节 肛门直肠异物 465
第二十五章 便秘 468
第一节 概述 468
第二节 直肠前膨出(Rectocele,Rc) 479
第三节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 487
第四节 内括约肌失弛缓症 491
第五节 直肠子宫陷凹滑动性内疝 497
下篇 诊疗标准及指导原则 505
痔的诊断及疗效标准 505
肛裂的诊断及疗效标准 506
肛管直肠脱垂的诊断及疗效标准 507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诊断及疗效标准 508
肛管直肠瘘的诊断及疗效标准 509
大肠息肉的诊断及疗效标准 510
大肠癌的诊断及疗效标准 512
功能性出口梗阻常见疾病的诊疗标准 514
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的诊断及疗效标准 518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疗效标准 518
临床肛门功能评价标准 520
肛肠科常见症状判断标准 520
中药新药治疗便秘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521
中药新药治疗泄泻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526
中药新药治疗痔疮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533
治疗痔疮中药的药效研究 539
治疗吐血、黑便(上消化道出血)中药的药效学研究 541
参考文献 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