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研究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焦春荣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档案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800192083
  • 页数:330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建国40周年,为庆祝这个光辉的节日,由中、青年中国革命史研究会会同上海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山东医科大学,山东教育学院等单位联合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40周年学术讨论会”,以期深入总结建国40年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探求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前言页 1

〔总论〕 1

试论毛泽东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及其曲折的原因 严惠民 孙道同 1

对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再认识 田克勤 傅嘉贵 10

毛泽东的妇女解放思想及实践 曹庆国 18

关于接班人问题的失误初探 蔡庆生 26

刘少奇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朱敏彦 39

刘少奇民主共和国思想 刘太运 50

论刘少奇的教育思想 陆建洪 57

论刘少奇的反对官僚主义的思想 虞崇胜 64

周恩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思想初探 刘喜发 74

浅论周恩来的求实精神 沈一高 81

周恩来论知识分子 潘建功 88

周恩来对我国医学卫生事业发展的贡献 牟进 94

朱德关于军工生产同民用生产相结合的思想简析 徐晓林 101

董必武论密切联系群众 张子信 冯荣章 晓军 107

试论张闻天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思想 王崇英 113

论张闻天晚年对党建学说的贡献 会成贵 胡湘 120

李维汉与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行 文钏 韩克华 128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斯大林模式 李镇波 潘荣 黄小同 135

社会主义时期“左”倾泛滥的原因新探 陈宝松 146

对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工作屡犯冒进错误原因的思考 崔广陵 151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农业发展道路的探索 冷本生 160

试论建国后党对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探索 周鸿根 166

对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再认识 张立新 168

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的历史发展 孙兰春 185

新中国对外关系的演变 都培炎 193

四十年光辉成就的理论结晶 李贵元 203

关于建国来以知识分子民主问题的回顾与思考 杨元华 211

略论建国以来我党民族工作的历史经验 郑畹兰 张英 221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期〕 229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与《共同纲领》 魏晓文 于连喜 229

评析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 陈爱玉 238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反思 蒋鸿 245

建国初期稳定物价的斗争及其经验 沈济时 251

党在建国初期统一财政经济稳定物价的基本经验 田水 259

公私合营的一个范例--记民生轮船公司的公私合营 冉志 271

农业合作化运动研究术评 佟玉兰 280

毛泽东“拖下去”的策略思想及其理论意义 傅菊辉 288

邓子恢对农业合作化问题的突出贡献 张全省 294

论建国初期知识分子思想改造问题 欒良毅 刘玉璋 302

学术争鸣必须享有充分的自由--对“胡风文艺思想”的命运的反思 胡水清 308

过渡时期中苏国家资本主义比较考察 朱坤泉 张家洪 316

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再认识 毛万林 326

八届九中全会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作用 龚新明 331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331

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思想解放的开端--试述八大前后思想解放的标志和理论成果 高伯文 338

论一九五八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罗玉明 348

人民公社与空想社会主义 柴方 356

对“大跃进”深刻教训的反思 余春林 363

从控制论、信息论的观点看“大跃进”之根源 李颖 胡晓东 369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是“文化大革命”的预演 安山 382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的夺权斗争和“文化大革命” 曹力铁 394

“文革”前十年个人崇拜的发展及其原因 阎朦 407

〔“文化大革命”时期〕 415

论“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 冷志昌 415

对“文化大革命”一哄而起的一个原因的认识 ?洁志 423

浅谈人民解放军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积极作用 段华明 427

论“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 王国洪 439

试论七十年代初中国外交新局面的形成 花亚纯 449

红卫兵运动初探 王强 457

毛泽东对“文化大革命”的十大反思 张春英 461

关于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反思 杨延虎 高尚斌 474

农业学大寨运动述评 冯治 张敬民 486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496

论粉碎“四人帮”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党在徘徊中前进 张海萍 496

试论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吕玉莲 501

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地位 赵大义 508

永放光辉的历史丰碑--邓小平同志为端正党的思想路线所做的杰出贡献 张扶垣 赵宝棠 518

党的基本路线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两个基本点的继续和发展 于祥祯 张洪英 526

关于中国改革性质的思考 焦春荣 肖希寿 534

中国当代社会主义改革的宏观思考 刘运兴 541

“两次历史性飞跃”比较 张先亮 555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思想对两次历史性飞跃的作用 张永安 563

第二次飞跃的认识论启迪 杨明刚 574

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 管恩瑞 杨思基 58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党的富民政策 马学鹏 588

我党经济工作中领导方法的伟大转变 陈和钦 596

中国民主政治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 刘德军 王先山 阎富升 603

邓小平对新时期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杰出贡献 张兆武 618

邓小平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意义 张彩凤 627

简论邓小平关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李冬春 636

论“一国两制”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罗映光 642

“一国两制”是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的新发展 金玉芳 652

邓小平对毛泽东思想的一大贡献--学习关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邵文超 赵志国 658

“一国两制”理论对毛泽东思想的重大发展 牛玉峯 670

论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历史趋势 高永芳 681

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述评 叶美霞 688

商品经济的发展与高等教育的改革 徐利剑 694

改革为贫困区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张春运 马继红 702

关于官僚主义问题的一点思考 唐菊英 712

从严治党--新时期党建面临的最重大课题 刘蓉蓉 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