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法社会学的框架和方法 法制化、本土化和全球化》PDF下载

  • 购买积分:2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朱景文著(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300036775
  • 页数:826 页
图书介绍:本书的基本结构由三篇组成,即法制化、本土化和全球化。第一篇法制化,基本上是传统的比较法学的内容,加入若干法律指标进行比较和评价,其研究中心是民族国家的法律体系;基本框架是传统的世界法律体系分类,大陆法系、普通法系、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第三世界国家的法律体系;基本内容包括法的结构、法律渊源、法的适用和法律职业的比较研究。第二篇本土化,基本上是马考利所说的“临时性的比较法社会学”,其研究中心是受到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制约的法;基本框架是法社会学的法律—社会,书本上的法—行动中的法;基本内容包括行动中的法:法律、自由裁量与交易之间的关系,社会对法律的作用和法律对社会的作用。第三篇全球化,基本上是全球化意义上的比较法,其研究中心是全球化背景下的各国法律体系之间的关系;基本框架是国家主权与全球化的关系;基本内容涉及法律全球化的两种不同的形式,国内法的国际化和国际法的国内化,包括全球化与中国法制的回应,发达国家援助第三世界法律改革研究、世贸组织研究和欧盟法研究。

第一篇 法制化 1

第1章 比较法的框架和方法论 19

第一节 比较法的框架:三个层次的比较法 19

一、比较法的词源和范围 19

二、叙述的比较法:外国法研究 22

三、评价的比较法:比较不同法律制度的异同 24

四、沿革的比较法:不同法律体系之间关系的研究 25

第二节 叙述的比较法的方法论 29

一、基本原则:按照外国法的原样认识外国法 29

二、信息源的可用性和可信性 30

三、外国法渊源的解释和使用 31

四、必须把外国法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32

五、翻译问题 33

六、过时的法和“活法” 33

七、法律规则的社会背景和目的 34

一、关于可比性问题 35

第三节 评价的比较法的方法论 35

二、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法律制度的可比性 36

三、解释法律体系之间的差别和相似 44

四、对比较结果的评价 49

第四节 沿革的比较法的方法论 51

一、不同法律体系之间的相互交往是比较法产生和发展的前提 51

二、本国法与外国法的联系 53

一、规范的比较和功能的比较 55

第五节 比较法的程序 55

二、规范的比较的程序 56

三、功能的比较的程序 57

第2章 世界法律体系的分类 59

第一节 世界法律体系分类的标准 59

一、法律体系的概念 59

二、关于法律体系的共同性问题 65

三、分类的标准:从单一性到多样性、从绝对性到相对性 68

第二节 世界法律体系的分类 74

一、世界法律体系分类的历史发展 74

二、当代西方学者对世界法律体系的分类 76

三、前苏联、东欧学者对世界法律体系的分类 80

第三节 关于世界法律体系划分的几点思考 84

一、关于世界法律体系划分的标准 84

二、关于世界法律体系的分类 86

第3章 法的结构的比较研究 88

第一节 法的结构概述 88

第二节 公法与私法 91

一、公法与私法分类的历史 91

二、公法与私法划分的普遍性 94

三、划分公法与私法的标准 96

四、公法与私法划分的理论沿革及其危机 98

五、普通法系中的公法与私法 103

第三节 普通法与衡平法 104

一、历史上的普通法 104

二、英国法与法国法、德国法统一的比较 108

三、历史上的衡平法 112

四、普通法与衡平法的冲突与融合 115

第四节 联邦法与州法 118

一、美国联邦与州关系的历史 118

二、联邦与州立法领域的划分 127

三、联邦与州普通法的关系 129

四、美国法的统一 130

第五节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结构 133

一、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结构的传统理论 133

二、当代中国关于社会主义法的结构的理论与实践 149

三、美国联邦制、欧盟与中国的特别行政区的比较 159

第4章 法的渊源的比较研究 165

第一节 法的渊源概述 165

第二节 制定法 168

一、制定法的种类 168

二、制定法的发展趋势 173

三、法律解释 181

第三节 判例法 189

一、普通法系“遵循先例”原则 189

二、区别的技术——对判例的司法解释 191

三、判例的形式 193

四、判例汇编——法律报告体系 194

五、其他法律体系的判例 197

第四节 宗教法 202

一、伊斯兰法律体系的宗教法 202

二、印度法律体系的宗教法 205

三、其他法律体系的宗教法 207

第五节 习惯法 208

一、非洲的习惯法 208

二、其他法律体系的习惯法 210

第5章 法的适用的比较研究 213

第一节 法的适用概述 213

第二节 普通法院 215

一、法院的种类 215

二、主要国家的法院系统 216

一、行政案件审理的类型 240

第三节 行政案件的审理 240

二、行政机关审理 241

三、司法机关审理 244

第四节 违宪审查 250

一、违宪审查的主体 250

二、违宪审查的方式和效力 256

第五节 仲裁和调解 258

一、仲裁 258

二、调解 261

第六节 法的适用的发展趋势 265

一、诉讼与替代性的解决纠纷方式 265

二、司法独立与司法、行政的合一 276

三、司法的民主化:职权主义与当事人主义的结合 278

第6章 法律职业的比较研究 280

第一节 法律职业概念的比较 280

一、大陆法系jurist和普通法系lawyer的比较 280

二、美国律师和日本辩护士的功能比较 282

一、英国的法律职业 285

第二节 主要国家的法律职业 285

二、美国的法律职业 287

三、法国的法律职业 293

四、德国的法律职业 296

五、日本的法律职业 300

六、中国的法律职业 305

第三节 律师职业的发展趋势 311

一、律师职业的正规化与非正规化 311

二、越来越多的律师 315

三、律师内部的正式等级差别日益淡化 318

四、律师职业与商业的联系日益紧密 318

五、从诉讼业务向非讼业务的转移 320

六、律师服务的国际化 323

第二篇 本土化 329

第7章 法社会学的框架和方法论 329

第一节 法社会学的框架 329

一、从比较法到法社会学 329

二、国家的法与非国家的法的框架:法人类学 332

三、政府的法与非政府的法的框架:法律多元主义 338

四、书本上的法和行动中的法的框架:法社会学的二分法 344

五、中国学者关于习惯法的研究 348

六、本书对法社会学框架的考虑 352

第二节 法社会学的方法论 353

一、法社会学研究中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353

二、法社会学研究中的相关分析 358

三、关于法律指标问题 373

一、法的执行的法律模式 392

第8章 行动中的法:法律、自由裁量与交易 392

第一节 法的执行的不同模式 392

二、法的执行的社会学模式 394

第二节 行动中的刑事法律 396

一、法官的自由裁量研究 396

二、警察行为研究 400

三、刑事案件中的交易 406

四、交通事故案件和刑事案件的“私了”问题 412

第三节 行动中的合同法:商业中的合同关系与非合同关系的个案研究 414

一、合同在创造交换关系中的作用 415

二、合同在交易执行中的作用 417

三、在合同不健全的情况下商人如何交易 418

第四节 行动中的侵权法:关于保险公司对交通事故赔偿的个案研究 421

一、正式侵权法的规定与实际执行的矛盾 421

二、造成书本上的侵权法与行动中的侵权法矛盾的原因 422

三、行动中的侵权法的特点 423

第五节 行动中的离婚法:法律阴影下的交易还是交易阴影下的审判 425

一、法律阴影下的交易 426

二、交易阴影下的审判 430

第六节 解决争端的法律方法与非法律方法的选择 433

一、简单关系和复杂关系 434

二、社会发展程度 435

三、文化影响 437

四、核心关系与边缘关系 438

五、利益的计算 439

第9章 社会结构对法律的影响 443

一、分工对法律类型的影响:杜尔克姆的理论 444

第一节 社会分工与法律制度 444

二、对杜尔克姆理论的挑战:调解、警察与辩护人产生的顺序 448

第二节 所有制形式与法律类型:以色列的基布兹和中国的人民公社 453

一、所有制形式对法律类型的影响:以色列两个基布兹的司法制度的分析 453

二、中国的人民公社制度 458

第三节 社会组织与法律类型 461

一、社会组织的结构:科层制及其危机 461

二、法治资本主义和关系资本主义 465

三、科层制与法治的关系 471

第四节 社会变迁与工人赔偿法的个案研究 474

一、下属雇员规则(fellow-servantrule) 474

二、下属雇员规则的削弱 476

三、工人赔偿法的产生 478

四、工业事故法与社会理论:对工业事故法变迁的不同理论解释 478

五、“社会变迁与工业事故法”与当代中国法律实践 482

第五节 社会变迁与诉讼 486

一、社会因素对法律服务和诉讼的影响 486

二、社会变迁与诉讼率 492

三、关于司法的常规化、行政化 494

第六节 形式合理的法律体系与资本主义 499

一、马克斯·韦伯论形式合理的法律体系与欧洲资本主义产生的关系 499

二、对韦伯法律社会学理论的争论和批判 507

第10章 法律对社会的作用 517

第一节 法律的作用与人的行为方式的改变:美国的禁酒令与北京的禁放令 517

一、美国的禁酒令 518

二、北京禁放烟花爆竹的法令 519

三、法律的作用与行为方式改变的不同理论 529

第二节 人们遵守法律的原因 536

一、威慑理论和威慑曲线 536

二、利益理论 539

三、习惯理论 540

四、道德理论及其与威慑理论的对比 540

五、合法性理论 543

一、法律效果的概念和分类 550

第三节 法律效果研究 550

二、法律效果的测量 554

第三篇 全球化 561

第11章 法律和全球化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 561

第一节 全球化的基本特征 561

一、经济的深入一体化 562

二、经济的非国家化 562

三、经济一体化的政策法律保障 565

一、国际法的国内化 567

第二节 法律全球化的两种不同形式 567

二、国内法的国际化 568

第三节 对法律全球化的不同评价 571

一、新自由主义的评价 571

二、世界体系理论的评价 571

三、社会民主主义的评价 573

第四节 全球化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律意识形态 574

一、19世纪自由资本主义和功利主义法学 574

二、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和现实主义法学 575

三、战后福利国家与自由贸易的冲突与融合 576

四、全球化和经济分析法学 577

第五节 全球化的理论启迪和方法论 579

一、全球化与国家主权 580

二、自由贸易与国家干预 580

三、全球化与地方化 581

四、国内法与国际法 582

五、法律制度与经济、政治、文化制度 583

六、法学与社会科学 585

第12章 全球化和中国法制的回应 586

第一节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与法律改革 586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的变化 586

二、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法律改革 591

第二节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法制的回应 602

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经济的挑战 602

二、中国法制的开放性回应 603

三、中国法制的防范性回应 607

四、中国法制的保护性回应 609

第13章 国内法的国际化:发达国家援助发展中国家法律改革研究 612

第一节 国内法的国际化概述 612

一、罗马法的国际化 613

二、近代普通法的国际化和编纂法典运动 614

三、现代美国法的国际化 617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法律改革的不同理论 617

一、现代化理论、发展理论和全球化理论 617

二、依附理论 621

第三节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法律与发展运动 625

一、美国法律与发展运动的发展过程 625

二、法律教育——法律与发展运动的主要内容 629

第四节 20世纪90年代第三世界国家和前苏联的法律改革 632

一、90年代法律改革与法律与发展运动的关系 632

二、第三世界国家法律改革对经济改革的从属地位 633

三、第三世界国家司法改革的内容 637

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东亚、拉丁美洲和俄罗斯经济危机中的作用 643

一、中国利用外资进行法律改革的概况 655

第五节 中国利用外资进行法律改革 655

二、中、美法学教育交流项目 657

三、关于派出不归的问题 660

第14章 国际法的国内化:世界贸易组织研究 664

第一节 世界贸易组织的历史发展 664

一、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 664

二、关贸总协定 666

三、乌拉圭回合 666

四、世界贸易组织 668

第二节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法律原则 670

一、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目标和职能 670

二、互惠互利: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要求 672

三、贸易自由化: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法律原则 673

第三节 对世界贸易组织的评价 678

一、对世界贸易组织的肯定评价 678

二、对世界贸易组织的否定评价 681

一、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不同利益 684

第四节 世界贸易组织与发展中国家:不同经济制度的法律界面问题 684

二、不同经济制度的法律界面问题 687

第15章 国际法的国内化:欧盟法研究 690

第一节 欧盟法概述 690

一、欧盟的发展过程 690

二、欧盟的机构 692

三、欧盟法的渊源 695

第二节 欧盟法与成员国法的关系 697

一、欧盟法与成员国法之间关系的指导原则——辅助性原则 697

二、欧盟法实施辅助性原则的形式和调整机制 703

三、成员国法与欧盟法关系的协调 705

第三节 欧盟法对法律全球化的意义 708

一、欧盟法与法律全球化的其他形式 708

二、欧盟法与国家主权的转移 712

三、欧盟法:超国家的法,还是国家间的法,还是 714

附录一 关于法律与全球化的几个问题 717

附录二 关于比较法社会学的对话 739

附录三 欧盟法性质的法理学思考 781

参考文献 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