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县志》PDF下载

  • 购买积分:3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江油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220047010
  • 页数:1354 页
图书介绍:

概述 1

大事记 8

卷一 建置沿革 68

第一章 建置 68

第一节 江油县建置 68

第二节 彰明县建置 70

第三节 江、彰合县后江油县建置 71

第四节 境内废州、郡、县建置 71

第二章 境域 74

第一节 江油县境域 74

第二节 彰明县境域 77

第三节 江、彰合县后江油县境域 78

第三章 行政区划 78

第一节 江油县行政区划 78

第二节 彰明县行政区划 82

第三节 江、彰合县后江油县行政区划 84

第四章 区、镇、乡 87

第一节 区 87

第二节 镇 90

第三节 乡 93

第一章 地理环境 110

第一节 自然概貌 110

卷二 自然地理 110

第二节 资源综述 112

第三节 灾害纪要 113

第二章 地质 114

第一节 地层 114

第二节 地质构造及灾害 117

第三节 矿产 120

第三章 地貌 122

第一节 地貌类型 122

第二节 地貌分区 123

第三节 主要山丘 124

第四章 气候 126

第一节 气温 126

第二节 降水 129

第三节 湿度 蒸发 日照 云雾 风 131

第四节 灾害性天气 134

第五章 水文 144

第一节 河流水系 144

第二节 河流 水文 148

第三节 地下水 151

第四节 水资源 152

第六章 土壤 154

第一节 成土母质 154

第二节 土壤类型 155

第三节 土壤分区 159

第四节 土地资源 160

第七章 植被与动物 161

第一节 林地植被 161

第二节 森林植被分区 163

第三节 主要动物 164

第一章 人口发展 166

第一节 历史概况 166

卷三 人口 166

第二节 现代变化 167

第二章 人口统计 168

第一节 报表 168

第二节 普查 169

第三节 抽样 170

第四节 变动 171

第五节 分布 172

第一节 民族 175

第二节 姓氏 175

第三章 人口结构 175

第三节 性别 年龄 家庭 176

第四节 城镇人口与农业人口 178

第五节 文化程度 179

第六节 职业 180

第四章 计划生育 181

第一节 工作进程 181

第二节 政策规定 183

第三节 实施办法 185

第五章 户口管理 187

第一节 户政机构 187

第二节 户口登记 188

第三节 户证管理 190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192

第一节 中共江、彰地下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192

卷四 党派群团 192

第二节 中共江油中心县委 194

第三节 中共江油县委员会 195

第四节 党的工作 201

第二章 中共领导下的群团组织 222

第一节 建国前的进步组织 222

第二节 建国后的群团组织 224

第三章 中国国民党、三青团及其他党派 241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江油、彰明县党部 241

第二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江、彰分团部 243

第三节 中国青年党江、彰筹备组织 244

第四节 中国民主社会党江、彰县党部 244

第四章 建国前的主要社会团体 245

第一节 工会 商会 农会 妇女会 245

第二节 民间社团组织 247

第一章 民国议会 249

第一节 县议会 249

卷五 政权 249

第二节 乡(镇)民代表会 251

第三节 选举 251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 254

第一节 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254

第二节 普选 258

第三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264

第四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 267

第五节 县人大常委会 275

第三章 民国政府 283

第一节 县知事公署 县政府 283

第二节 区公署 乡(镇)公所 287

第四章 苏维埃政府 288

第一节 苏区行政建制 288

第二节 苏区行政机构 292

第三节 苏区行政工作 295

第四节 苏区政权解体 296

第五章 人民政府 297

第一节 县府领导体制 297

第二节 县府工作部门 304

第三节 基层行政机构 308

第四节 行政工作制度 315

第一章 政协历届委员会 318

第一节 政协的建立和发展 318

卷六 政协 318

第二节 合县前的江油县政协第一届委员会及彰明县各界人士学习委员会 319

第三节 合县后至“文化大革命”前的江油县政协历届委员会 321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后的江油县政协历届委员会 323

第二章 组织机构 326

第一节 常务委员会和主席会议 326

第二节 组、委设置 327

第三节 日常办事机构 327

第三章 政协工作 328

第一节 参政议政 328

第二节 组织学习 330

第三节 文史资料工作 332

第四节 协助落实统战政策 333

第五节 致力于两个文明建设 334

第一章 公安 340

第一节 机构设置 340

卷七 政法 340

第二节 案件侦查 343

第三节 社会治安 352

第四节 监所管理 359

第五节 交通管理 361

第六节 消防工作 363

第二章 检察 365

第一节 检察机构 365

第二节 检察工作 367

第三节 控告申诉 372

第三章 审判 374

第一节 审判机关 374

第二节 审判制度 377

第三节 审判工作 379

第四章 司法行政 384

第一节 法制宣传 385

第二节 人民调解 386

第三节 公证 388

第四节 律师 389

第一章 地方军事机构 391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地方军事机构 391

卷八 军事 391

第二节 建国后的地方军事机构 392

第二章 地方武装 396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地方武装 396

第二节 建国后的地方武装 400

第三章 兵役 401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兵役 401

第二节 建国后的兵役 407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驻军 410

第二节 驻江油县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410

第四章 主要驻军 410

第五章 民国时期的国民兵及训练 411

第一节 国民兵役种类及任务 411

第二节 组织 412

第三节 训练 413

第六章 建国后的民兵及其贡献 414

第一节 民兵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414

第二节 民兵种类、组织形式及干部配备 415

第三节 武器装备及经费来源 416

第四节 训练 417

第五节 民兵的贡献 418

第七章 防空 419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防空组织 419

第二节 人民防空 420

第八章 军事活动 421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主要军事活动 421

第二节 人民解放军平叛剿匪 427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民政工作 430

第一章 概述 430

第二节 建国后的民政工作 430

卷九 民政 430

第二章 优抚 431

第一节 拥军 432

第二节 优待 434

第三节 抚恤 438

第四节 安置 442

第三章 扶贫救济 446

第一节 救灾 446

第二节 扶贫 450

第三节 社会福利 456

第四章 其他民政工作 461

第一节 村级行政组织的设置 461

第二节 调整插花飞地 463

第三节 婚姻登记 466

第四节 地名普查 468

第五节 殡葬改革 469

第六节 移民安置 469

第七节 收容遣送 470

第八节 城镇下放居民的回收、安置 470

第一章 人事 472

第一节 干部编制 472

卷十 人事 劳动 472

第二节 干部队伍 474

第三节 干部任免 478

第四节 干部考核奖惩 479

第二章 劳动管理 482

第一节 劳动就业与调配 482

第二节 劳动保护 487

第三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492

第三章 工资 福利 493

第一节 工资 493

第二节 福利 501

第四章 退休、退职、离休 504

第一节 退休 504

第二节 退职 505

第三节 离休 506

第一章 经济发展 508

第一节 发展历程 508

卷十一 综合经济 508

第二节 人民生活 512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 514

第二章 经济结构 514

第二节 产业结构 516

第三节 建设投资和国民收入 518

第一节 计划管理 520

第三章 经济管理 520

第二节 统计管理 526

第三节 物资管理 528

第四节 物价管理 529

第五节 工商行政管理 532

第六节 标准计量管理 538

第七节 审计监督 542

第一节 封建土地私有制 543

第一章 农业体制 543

卷十二 农业 543

第二节 土地革命 544

第三节 土地改革 545

第四节 农业合作化 547

第五节 人民公社化 548

第六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550

第一节 耕地 551

第二章 种植业 551

第二节 农作物种类 553

第三节 粮油产量 556

第四节 耕作制度 558

第五节 种植技术革新 559

第一节 畜禽养殖 565

第三章 畜牧业 565

第二节 畜疫防治 570

第一节 林业资源 572

第四章 林业 572

第二节 植树造林 574

第三节 森林保护 579

第四节 林政管理 582

第一节 附子 586

第五章 多种经营 586

第二节 水产 588

第三节 水果 589

第四节 蚕桑 590

第五节 茶叶 592

第六节 蔬菜 药材 山货 593

第一节 水利工程 595

第六章 水利 595

第二节 江河防洪 603

第三节 水利管理 607

第一节 农具 612

第七章 农业机具和农电 612

第二节 农业机械 613

第三节 农村电网 614

第一节 管理机构和职工队伍 618

第八章 农业经济管理 618

第二节 社队经营管理 619

第一节 发展概况 625

第九章 乡镇企业 625

第二节 企业门类 627

第三节 行政管理 634

第一节 工业总产值 642

第一章 综述 642

卷十三 工业 642

第二节 工业产品 646

第三节 工业体制 647

第四节 工业管理 650

第一节 矿石开采 654

第二章 建材工业 654

第二节 水泥 656

第三节 其他建材 658

第一节 石油和天然气工业 660

第三章 能源工业 660

第二节 电力工业 661

第三节 煤炭工业 665

第一节 炼铁 666

第四章 冶金工业 666

第二节 炼钢和轧制钢材 668

第三节 硅和铁合金 670

第四节 有色冶金工业 671

第一节 农具农机修造 672

第五章 机械工业 672

第二节 机械设备制造 674

第一节 硫铁矿的开采 677

第六章 化学工业 677

第三节 电器、模具和磨具制造 677

第二节 酸 碱 液氯 678

第三节 化肥和农药 680

第四节 其他化工工业 682

第一节 纺纱 制线 缫丝 针织 684

第七章 纺织工业 684

第三节 缝纫 伞帽 制鞋 685

第二节 织布 685

第一节 粮食加工 688

第八章 粮油加工及食品、饮料工业 688

第二节 油料加工 689

第三节 屠宰及肉类加工 690

第五节 调味品 691

第四节 糖果糕点 691

第六节 制茶 692

第七节 酿酒及饮料生产 693

第一节 铁锅 694

第九章 其他轻工业门类 694

第二节 陶瓷 695

第三节 造纸、印刷和文具 696

第四节 皮革及其制品 698

第五节 竹木藤草制品 699

第六节 玻璃、小五金及工艺品 700

第八节 饲料加工 703

第七节 烟草加工 703

第一节 古道 705

第一章 水陆交通 705

卷十四 交通 705

第二节 公路 706

第三节 铁路 712

第四节 航道 715

第五节 桥梁渡口 716

第一节 人力运输 721

第二章 客货运输 721

第二节 畜力运输 722

第三节 机动车运输 723

第四节 铁路运输 725

第五节 水上运输 726

第一节 行政管理 728

第三章 交通管理 728

第二节 公路管理 729

第三节 铁路管理 732

第四节 安全管理 733

第五节 运输业管理 734

第六节 交通监理 741

第七节 养路费的征收与使用 745

第一节 县级机构 748

第一章 机构 748

卷十五 邮电 748

第二节 人员编制 751

第三节 分支机构 752

第一节 邮路 754

第二章 邮政 754

第二节 业务 757

第三节 设备 761

第四节 资费 763

第一节 电报 764

第三章 电信 764

第二节 电话 766

第三节 电信资费 772

第一节 行政管理 775

第四章 管理 775

第三节 财务管理 777

第二节 计划管理 777

第四节 质量管理 779

第五节 资产管理 780

第一节 体制 783

第一章 财政 783

卷十六 财税 783

第二节 财政收支 785

第三节 预算外资金 794

第四节 地方机动财力 796

第五节 公债 798

第一节 税制 800

第二章 税务 800

第二节 农业税 801

第三节 工商各税 809

第一节 管理机构 816

第三章 财税管理 816

第二节 预算管理 817

第三节 国营企业财务管理 819

第四节 税务管理 822

第五节 公产管理 823

第六节 社会集团购买力管理 825

第七节 财政监督管理 827

第一节 民国信贷 828

第一章 发展概况 828

卷十七 金融 828

第二节 人民金融 829

第一节 当铺银楼 830

第二章 金融机构 830

第二节 合作金融组织 831

第三节 银行 832

第一节 币制 834

第三章 货币 834

第二节 货币流通 837

第三节 现金管理 838

第四节 金银管理 841

第一节 工商企业存款 842

第四章 存款 842

第三节 农业存款 844

第二节 财政性存款 844

第四节 城乡储蓄 845

第一节 农业贷款 849

第五章 贷款 849

第二节 商业贷款 853

第三节 工业贷款 856

第四节 固定资产贷款 858

第六章 拨款监督 860

第一节 基本建设拨款监督 861

第二节 农业拨款监督 862

第一节 转账结算 863

第七章 结算与金库 863

第二节 代理财政金库 864

第二节 承保险种 865

第一节 保险机构 865

第八章 保险 865

第三节 防灾理赔 867

第一节 私营与个体商业 869

第一章 流通体制 869

卷十八 商业 869

第二节 国营商业 871

第三节 供销合作商业 873

第四节 集体(合营合作)商业 874

第一节 城乡市场 876

第二章 市场 876

第二节 传统节日庙会及物资交流会 877

第三节 夜市及流动摊点 878

第一节 粮食和油料 879

第三章 生活资料 879

第四节 网点结构(分布) 879

第二节 农副土特产品 889

第四节 副食品 891

第三节 日用工业品 891

第五节 中药材 西药 895

第二节 收购范围及经营状况 897

第一节 经营机构 897

第四章 对外贸易 897

第三节 主要出口商品收购 898

第一节 农业生产资料 900

第五章 生产资料 900

第二节 工业生产资料 903

第三节 废旧物资回收和利用 905

第一节 饮食业 906

第六章 饮食服务 906

第二节 服务业 907

第一节 经营管理 909

第七章 管理 909

第二节 商业经济体制改革 913

第三节 扶持商品生产 914

第一节 城镇规划 916

第一章 县城建设 916

卷十九 城建与环保 916

第二节 市政建设 918

第三节 建筑 931

第四节 公用事业 936

第五节 园林绿化 937

第六节 名胜古迹保护 939

第一节 村镇规划 941

第二章 村镇建设 941

第二节 集镇建设 942

第三节 乡村建设 945

第一节 房地产 947

第三章 房地产与建筑业 947

第二节 建筑业 955

第一节 环境卫生 958

第四章 环境卫生与环境保护 958

第二节 环境保护 961

第一节 管理体制改革 970

第五章 管理与机构 970

第二节 资金管理 972

第三节 机构 974

第一节 机构沿革 978

第一章 教育机构 978

卷二十 教育 978

第二节 管理体制 979

第一节 发展概况 981

第二章 幼儿教育 981

第三节 教育活动 983

第二节 学制 983

第一节 发展概况 984

第三章 小学教育 984

第二节 学制和课程 988

第一节 发展概况 991

第四章 普通中学 991

第三节 教学工作 991

第二节 学制与课程 992

第三节 教学工作 994

第一节 师范学校 996

第五章 专业学校 996

第二节 中等职业学校 1000

第一节 民众教育 1001

第六章 成人教育 1001

第二节 职工业余教育 1002

第三节 农民业余教育 1003

第四节 干部业余教育 1004

第六节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1005

第五节 居民业余教育 1005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 1006

第七章 思想品德教育 1006

第二节 劳动教育 1007

第一节 教师 1009

第八章 教师与学生 1009

第二节 学生 1016

第一节 教育经费 1017

第九章 教育经费与设备 1017

第二节 学校设备 1019

第一节 农业试验场 1021

第一章 科技网络 1021

卷二十一 科学技术 1021

第二节 科技管理机构 1022

第三节 科研机构 1023

第四节 科技群团组织 1024

第五节 四级农科网 1026

第六节 科技体制、经费 1027

第二章 科技队伍 1028

第一节 科技人员 1028

第二节 职称评定 1029

第三节 民间技术人才 1031

第三章 地震工作 1031

第一节 地震机构 1031

第二节 预测预报 1034

第三节 仪器研制 1035

第四章 沼气推广 1036

第一节 机构 1036

第二节 沼气建设 1036

第五章 科技普及与服务 1039

第一节 科普宣传 1039

第二节 青少年科技活动 1040

第三节 学术交流活动 1040

第四节 科技培训 1041

第五节 科学考察 1041

第六节 科技咨询服务 1042

第七节 科技情报 1042

第六章 科技成果与推广 1043

第一节 农业科技成果的引进和推广 1043

第二节 工业科技成果的引进和推广 1049

第三节 科技成果获奖项目 1054

第一章 文化 1061

第一节 机构 1061

卷二十二 文化 体育 1061

第二节 群众文化活动 1064

第三节 文艺创作 1073

第四节 专业表演 1082

第五节 图书发行与藏阅 1089

第六节 文物保护 1093

第二章 李白纪念与研究 1104

第一节 遗址、遗迹 1104

第二节 纪念与研究 1107

第三章 报刊 新闻 1115

第一节 报刊 1115

第二节 新闻 1118

第四章 影视 广播 1119

第一节 电影 1119

第二节 电视 1123

第三节 广播 1124

第五章 档案 1128

第一节 机构 1128

第二节 管理 1129

第三节 利用 1129

第六章 史志编修 1130

第一节 党史工作 1130

第二节 地方志编修 1131

第七章 体育 1132

第一节 组织机构 1132

第二节 传统体育 1134

第三节 学校体育 1136

第四节 社会体育 1137

第五节 体育竞赛 1140

第一章 医疗卫生机构 1145

第一节 医疗机构 1145

卷二十三 医药卫生 1145

第二节 防疫机构 1149

第三节 妇幼保健组织 1149

第四节 血吸虫病防治站 1150

第二章 医疗 1151

第一节 医疗技术队伍 1151

第二节 医疗技术与设备 1154

第三节 中医事业 1156

第四节 医学教育与科技 1159

第三章 防疫保健 1163

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 1163

第二节 卫生监督 1165

第三节 传染病防治 1167

第四节 妇幼保健 1171

第四章 地方病防治 1173

第一节 消灭血吸虫病 1173

第二节 其他地方病防治 1176

第五章 医疗卫生管理 1177

第一节 行政管理机构 1177

第二节 事业经费 1178

第三节 医疗制度 1180

第四节 医政、药政管理 1181

第一节 家庭 1187

第一章 家庭 宗族 1187

第二节 宗族 1187

卷二十四 社会风土 1187

第二章 民间组织 1188

第一节 会馆 1188

第二节 袍哥 1190

第三节 青帮 1191

第四节 行帮 1192

第五节 封建会道门 1192

第三章 宗教 1193

第一节 佛教 1193

第二节 道教 1194

第四节 天主教 1195

第五节 伊斯兰教 1195

第三节 基督教 1195

第四章 风俗 1196

第一节 衣 食 住 行 1196

第二节 生产 交易 1199

第三节 婚嫁 生育 寿庆 丧葬 1201

第四节 礼节 1205

第五节 节期 1207

第六节 庙会 1209

第七节 儿戏 1209

第八节 迷信 1213

第九节 陋习 1214

第五章 方言 1215

第一节 语音 1216

第二节 语汇 1219

第六章 歌谣 传说 1233

第一节 歌谣 1233

第二节 传说 1241

卷二十五 人物 1246

一、古、近代人物 1246

二、现代人物 1251

三、烈士英名录 1283

文存 1297

后记 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