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 1
总述 1
大事记 51
第一编 建置区划 自然环境第一章 建置区划 111
第一节 区位 建置 112
第二节 行政区划 119
第二章 自然环境 123
第一节 地质 地貌 123
第二节 气候 126
第三节 物候 132
第二编 人口 135
第一章 人口规模 135
第一节 人口总量、分布及密度 136
第二节 人口变动 140
第二章 人口构成 145
第一节 自然构成 145
第二节 社会构成 147
第三章 人口普查 156
第一节 第一次人口普查 156
第二节 第二次人口普查 156
第三节 第三次人口普查 157
第四节 第四次人口普查 157
第五节 第五次人口普查 158
第四章 人口控制 159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 159
第二节 宣传教育 160
第三节 计划生育管理 163
第四节 节育措施与服务 166
第五节 晚婚晚育与优生优育 167
第三编 城市建设与管理 171
第一章 城市规划 171
第一节 机构 172
第二节 总体规划 172
第三节 专项规划 175
第四节 规划管理 178
第二章 市政建设 179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 179
第二节 道路 桥梁 180
第三节 人行天桥与地下人行通道 186
第四节 广场 187
第五节 路灯 189
第六节 防洪排涝 191
第三章 公用事业 197
第一节 供电 198
第二节 供水 199
第三节 民用燃料与燃气 201
第四节 交通运输 202
第五节 邮电通信 210
第四章 城市绿化与园林建设 212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 212
第二节 专业绿化 213
第三节 群众绿化 218
第四节 园林建设 224
第五节 古树名木 227
第五章 环境卫生 232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 233
第二节 道路清扫保洁 234
第三节 垃圾收集与清运、中转 235
第四节 公厕管理 236
第五节 粪便清运与处理 237
第六章 环境保护 238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 239
第二节 环境监测 239
第三节 环境监控与污染治理 240
第四节 监理执法 243
第七章 市容管理 245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 246
第二节 城管综合执法体制改革 246
第三节 市容综合整治 247
第四节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250
第四编 房地产 255
第一章 机构与队伍 255
第一节 机构 256
第二节 队伍 257
第二章 土地管理 258
第一节 土地利用与管理 259
第二节 地价 260
第三节 地籍测量、调查与执法监察 262
第三章 房屋建设 264
第一节 居住房屋建设 264
第二节 非居住房屋建设 268
第三节 商品房和高层建筑建设 270
第四章 房产管理 274
第一节 产权清理 274
第二节 房屋管理 275
第三节 物业管理 281
第四节 住房制度改革 283
第五章 房地产开发 285
第一节 房屋拆迁与补偿安置 286
第二节 旧城改造 288
第三节 企业选介 290
第六章 江东新区开发与建设 292
第一节 征地动迁与小区建设 292
第二节 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293
第七章 房地产市场 294
第一节 房屋租赁与交换市场 294
第二节 商品房与房地产中介服务市场 296
第五编 商贸 服务 旅游 300
第一章 机构与体制 300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 300
第二节 商业体制 303
第二章 商贸流通 307
第一节 日用工业品行业 308
第二节 土产杂品业 311
第三节 燃料业 312
第四节 废旧物资业 313
第五节 粮油业 314
第六节 副食品行业 316
第七节 盐糖烟酒糕点业 320
第三章 餐饮服务 321
第一节 饮食业 322
第二节 服务业 324
第四章 商场与市场 334
第一节 商贸中心 334
第二节 商场(店) 335
第三节 超市 340
第四节 副食品中心市场与农贸市场 341
第五节 特色市场 345
第五章 旅游 347
第一节 景区景点 348
第二节 驻区宾馆酒店选介 353
第三节 旅行社 356
第六编 工业 362
第一章 工业管理 362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62
第二节 管理体制 363
第二章 经济体制与改革 369
第一节 工业经济体制 369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 376
第三章 工业门类与技术改造 379
第一节 工业门类及产品 380
第二节 技术改造与新产品开发 386
第三节 技改与新品开发资金筹措 392
第四章 工业园区建设 393
第一节 鼓楼桥北工业园 393
第二节 鼓楼豪威工业园 395
第三节 南京大学一鼓楼高校科技园 395
第四节 鼓楼里圩、清江工业小区 397
第五章 工业普查与调查 398
第一节 1953年工业普查 398
第二节 1985年工业普查 399
第三节 1995年工业普查 408
第四节 2000年工业调查 418
第六章 工业企业简介 421
第一节 区属企业选介 422
第二节 驻区企业选介 429
第七编 财税 金融 437
第一章 财政 437
第一节 机构 438
第二节 财政体制 438
第三节 财政收支 440
第四节 财政管理 444
第五节 财政监督 448
第二章 税务 449
第一节 机构 450
第二节 税制税种 450
第三节 税收 459
第四节 税务管理 461
第五节 税务稽查 463
第三章 金融 保险 465
第一节 银行 466
第二节 保险 470
第三节 证券 信托 国债 期货 471
第八编 经济综合管理 475
第一章 计划 统计 475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76
第二节 计划管理 476
第三节 统计管理 481
第二章 税源经济管理 482
第一节 培植税源 483
第二节 改善投资环境 484
第三节 税源保护 485
第三章 外向型经济管理 486
第一节 机构 487
第二节 招商引资 487
第三节 对外贸易 490
第四节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 495
第四章 经济技术协作管理 496
第一节 机构网络 496
第二节 联营联合 497
第五章 工商行政管理 498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 498
第二节 注册登记管理 500
第三节 经济合同管理 502
第四节 商标广告管理 503
第五节 市场监督管理 505
第六章 价格管理 506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 507
第二节 农副产品价格管理 508
第三节 日用工业品价格管理 512
第四节 商品房价格与物业收费管理 515
第五节 行政收费管理 516
第六节 价格监督检查 520
第七节 价格信息服务 522
第七章 质量技术监督管理 525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 525
第二节 计量管理 526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 526
第四节 质量管理 534
第八章 审计 535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 535
第二节 审计监督 536
第三节 审计调查 539
第九编 中共地方组织 544
第一章 组织机构 544
第一节 中共地下组织及其活动 544
第二节 中共鼓楼区委员会 546
第三节 驻区中共组织 551
第二章 代表大会和党员代表会议 552
第一节 代表大会 552
第二节 党员代表会议 555
第三章 要事纪略 556
第一节 恢复经济与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556
第二节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558
第三节 十年“文化大革命” 560
第四节 拨乱反正 落实政策 561
第五节 改革开放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562
第四章 组织建设 564
第一节 党的基层组织及人武部党委 564
第二节 党员及党建工作 568
第三节 干部工作 574
第四节 老干部工作 576
第五章 思想建设 577
第一节 群众宣传 577
第二节 干部理论教育 581
第三节 党员教育 582
第四节 党校教育 583
第五节 综合培训 584
第六节 党史工作 585
第六章 纪检监察 586
第一节 机构 587
第二节 党风党纪教育 588
第三节 廉政建设与案件查处 590
第七章 统战工作 594
第一节 团结教育 594
第二节 合作共事 595
第三节 落实统战政策 596
第四节 海内外联络 597
第十编 人民代表大会 601
第一章 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601
第一节 代表产生 601
第二节 代表会议 602
第二章 区人民代表大会 603
第一节 人民代表 603
第二节 代表大会 605
第三章 区人大常委会 614
第一节 机构 614
第二节 行使职权 616
第四章 区人大代表工作 618
第一节 联系代表 联系选民 618
第二节 视察与议案、建议 619
第十一编 政府 624
第一章 机构 624
第一节 区公所 624
第二节 区人民政府 625
第二章 政务 632
第一节 依法治区 632
第二节 重要会议 635
第三节 来信来访 友好往来 636
第三章 政事纪略 639
第一节 建立巩固人民政权与恢复经济 640
第二节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642
第三节 十年“文化大革命” 644
第四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645
第四章 驻区政府机构与外国使馆 648
第一节 国民政府驻区机构 649
第二节 省市机关及驻宁机构 650
第三节 外国使馆 652
第十二编 政协 657
第一章 历届全体委员会议及组织机构 657
第一节 区委员会和全体委员会议 658
第二节 组织机构 662
第二章 主要工作 665
第一节 组织学习 665
第二节 参政议政 667
第三节 调查研究及反映社情民意 669
第四节 视察监督 670
第五节 文史编纂 671
第六节 社会服务 672
第七节 联谊活动 673
第十三编 党派 社团 677
第一章 中国国民党与三青团组织 677
第一节 国民党与三青团组织 678
第二节 汪伪国民党 680
第二章 民主党派与工商联 680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鼓楼区地方组织 682
第二节 中国民主同盟鼓楼区地方组织 683
第三节 中国民主建国会鼓楼区地方组织 684
第四节 中国民主促进会鼓楼区地方组织 685
第五节 中国农工民主党鼓楼区地方组织 686
第六节 区工商业联合会(商会) 687
第三章 社团 689
第一节 工人团体 690
第二节 青少年团体 696
第三节 妇女团体 704
第四节 区科协 708
第五节 区侨联 区台联 709
第六节 区残联 711
第七节 区红十字会 712
第八节 其他社团 712
第十四编 街道 社区 717
第一章 街道办事处 717
第一节 鼓楼街道办事处 718
第二节 湖南路街道办事处 721
第三节 宁海路街道办事处 724
第四节 华侨路街道办事处 726
第五节 五台山街道办事处 729
第六节 水佐岗街道办事处 731
第七节 中央门街道办事处 734
第八节 三牌楼街道办事处 738
第九节 挹江门街道办事处 742
第十节 江东街道办事处 744
第二章 居(村)民委员会 747
第一节 组织机构 747
第二节 居(村)委会主要工作 754
第三章 创建全国社区建设实验区 755
第一节 组织机构 756
第二节 社区建设 757
第三节 社区服务 760
(下册) 765
第十五编 政法 765
第一章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765
第一节 机构 766
第二节 维护社会稳定 766
第三节 群防群治 768
第四节 “创安”活动 769
第五节 倡导见义勇为 769
第二章 公安 770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 771
第二节 户政管理 773
第三节 治安管理 776
第四节 经济保卫 781
第五节 政治侦查 782
第六节 刑事侦查 785
第七节 预审 看守 788
第八节 道路交通管理 789
第九节 消防管理 792
第十节 突发性事件处置 793
第三章 检察 794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 795
第二节 刑事检察 796
第三节 经济检察和法纪检察 798
第四节 监所检察 799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 799
第六节 其他检察工作 800
第四章 审判 801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 802
第二节 刑事审判 804
第三节 民事审判 807
第四节 经济审判 809
第五节 告诉申诉案件审判 810
第六节 其他审判工作 811
第五章 司法行政 813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 813
第二节 法制宣传教育 814
第三节 人民调解 815
第四节 法律服务与司法援助 818
第十六编 军事 825
第一章 人民武装 825
第一节 组织机构 826
第二节 兵役 827
第三节 国防动员 834
第四节 民兵 836
第二章 人民防空 843
第一节 机构 844
第二节 人防工程 844
第三节 预防空袭 845
第三章 驻军和军事院校 846
第一节 驻军 846
第二节 军事院校 851
第四章 军事设施与重大战事 854
第一节 军事设施 854
第二节 重大战事 856
第十七编 民政 859
第一章 组织机构 基层自治组织 859
第一节 组织机构 860
第二节 基层自治组织 862
第二章 优抚安置 863
第一节 拥军优属 863
第二节 褒扬抚恤 866
第三节 接收安置 868
第三章 军民共建 871
第一节 组织与制度 872
第二节 宣传教育 872
第三节 共建活动 874
第四章 社会福利 878
第一节 老年人福利 879
第二节 残疾人福利 882
第三节 有奖募捐与福利彩票销售 885
第五章 社会救济(助) 886
第一节 收容遣送与灾民救济 887
第二节 专项救济 889
第六章 专项管理 891
第一节 婚姻管理 892
第二节 弃婴收容及收养登记 894
第三节 殡葬改革与管理 895
第四节 社会团体管理 896
第十八编 劳动人事 899
第一章 劳动 899
第一节 机构 899
第二节 劳动力管理 900
第三节 支边 下放 上山下乡 904
第四节 工资福利 906
第五节 退休退职 908
第六节 劳动保护 909
第七节 劳动保险 910
第八节 劳动仲裁、合同鉴证与劳动监察 912
第二章 人事 913
第一节 机构 913
第二节 机构编制管理 914
第三节 干部来源 916
第四节 干部管理 919
第五节 工资福利 924
第六节 离退休退职干部管理 927
第十九编 教育 934
第一章 行政管理机构与教师队伍 934
第一节 行政管理机构 934
第二节 教师队伍 936
第二章 教育督导 939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 939
第二节 督导评估 939
第三节 督导制度 940
第三章 教育经费 设施与设备 941
第一节 教育经费 941
第二节 设施与设备 942
第四章 书院 学堂 945
第一节 书院 945
第二节 学堂 946
第五章 幼儿教育 946
第一节 幼儿园设置与管理 947
第二节 幼儿保教 950
第三节 幼儿园选介 954
第六章 小学教育 956
第一节 学校设置与管理 956
第二节 教学 961
第三节 弱智儿童教育 966
第四节 学校选介 967
第七章 普通中学教育 971
第一节 学校设置与管理 972
第二节 教学 976
第三节 学籍管理 981
第四节 学校简介 983
第八章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988
第一节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989
第二节 成人教育 991
第九章 驻区大、中专院校 993
第一节 大专院校选介 993
第二节 中专校选介 1006
第三节 部分停办或外迁学校 1009
第二十编 科技 1015
第一章 机构与队伍 1015
第一节 管理机构与科技团体 1016
第二节 科技队伍 1016
第三节 驻区科研机构 1017
第四节 驻区国家重点实验室 1020
第二章 科技管理 1023
第一节 管理体制与科技企业 1023
第二节 高新技术产业街区 1028
第三节 科技经费 1029
第三章 科技普及 1030
第一节 科普宣传与创建活动 1031
第二节 科普基础设施建设 1032
第三节 青少年科技教育 1034
第二十一编 文化 1039
第一章 机构、设施与管理 1039
第一节 机构 1040
第二节 文艺团体 1041
第三节 文化设施 1044
第四节 文化市场管理 1058
第二章 文学艺术与群众文化 1059
第一节 文学艺术 1059
第二节 群众文化 1066
第三章 广播电视 新闻出版 1072
第一节 广播电视 1072
第二节 驻区新闻出版单位 1073
第四章 档案 志鉴 1077
第一节 档案 1077
第二节 方志 年鉴 1079
第二十二编 文物古迹 1083
第一章 遗址 墓葬 1083
第一节 遗址 1084
第二节 墓葬 1085
第三节 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殉难处 1087
第二章 建筑 碑刻 1087
第一节 建筑 1088
第二节 古桥 古井 1095
第三节 碑刻 1096
第三章 民国机关、政要名流旧址 1099
第一节 民国机关旧址 1099
第二节 外国使馆旧址 1100
第三节 政要名流旧居 1101
第四章 文物管理与保护 1102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102
第二节 文物管理 1102
第三节 文物维修 1107
第二十三编 卫生 1111
第一章 机构与队伍 1111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112
第二节 区属医疗卫生机构 1113
第三节 区红十字会 1116
第四节 驻区医疗卫生单位 1118
第五节 卫生队伍 1129
第二章 卫生行政管理 1131
第一节 医政 1131
第二节 药政 1135
第三节 经费管理 1136
第四节 医疗制度 1137
第三章 医疗 护理 1139
第一节 医疗技术 1139
第二节 护理 1140
第三节 联合办医与社区卫生服务 1141
第四节 医疗设备与医学科研 1143
第四章 卫生防疫 1144
第一节 计划免疫 1145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1147
第三节 卫生监督监测 1152
第五章 妇幼保健 1156
第一节 妇女保健 1156
第二节 儿童保健 1160
第六章 爱国卫生运动 1163
第一节 环境卫生 1164
第二节 除害灭病 1164
第三节 健康教育 1167
第四节 卫生联防片 1167
第二十四编 体育 1172
第一章 机构与设施 1172
第一节 机构 1172
第二节 运动设施与场地 1173
第二章 社会体育 1176
第一节 全民健身活动 1176
第二节 职工体育 1178
第三节 残疾人体育 1180
第三章 学校体育 1181
第一节 体育教学 1181
第二节 课外体育活动 1182
第三节 课余训练网络 1184
第四章 训练与竞赛 1185
第一节 业余体校与训练项目 1185
第二节 体育竞赛 1186
第二十五编 社会 1199
第一章 人民生活 1199
第一节 收入与消费 1199
第二节 衣食住行 1201
第三节 文化娱乐 1204
第二章 社会文明 1205
第一节 学先烈 学英模 1206
第二节 破陋习 树新风 1207
第三节 创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209
第三章 宗教信仰 1213
第一节 道教 1214
第二节 佛教 1214
第三节 伊斯兰教 1216
第四节 天主教 1216
第五节 基督教 1218
第四章 风俗民情 1221
第一节 岁时习俗 1221
第二节 婚丧喜庆习俗 1227
第三节 社交礼仪 1231
第四节 民风民情 1232
第五章 方言 1252
第一节 语音 1252
第二节 语法 1257
第三节 词汇 1260
第四节 方言趣事 1263
第二十六编 地名 1269
第一章 岗丘 河塘 1269
第一节 岗丘 1270
第二节 河塘 1270
第二章 道路 桥梁 广场 1271
第一节 道路 1271
第二节 桥梁 1280
第三节 广场 1282
第三章 区片 居民区 历史地名 1283
第一节 区片 居民区 1283
第二节 历史地名 1286
第四章 地名管理 1287
第一节 地名普查与标志设置 1287
第二节 更名 废弃地名 1288
第二十七编 经典民国建筑 1298
第一章 古典式建筑 1298
第一节 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 1298
第二节 西方古典式建筑 1301
第二章 近代式建筑 1304
第一节 中西结合新民族形式建筑 1304
第二节 西方现代派建筑 1306
第三章 别墅与庭院建筑 1311
第一节 西式别墅 1311
第二节 中式庭院 1321
第二十八编 湖南路文明街 1326
第一章 基础设施建设 1326
第一节 道路及广场建设 1327
第二节 美化工程 1328
第三节 亮化工程 1330
第二章 全国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示范点 1331
第一节 军民共建 1332
第二节 创建文明街 1333
第三节 依法治街 1336
第三章 “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示范街 1337
第一节 诚信经商 1338
第二节 依法打假 1340
第四章 商业街建设 1341
第一节 精品特色街建设 1341
第二节 湖南路商圈建设 1343
第二十九编 人物 1347
第一章 人物传 1347
第一节 传略 1347
第二节 事略 1413
第二章 人物录 1427
第一节 革命烈士英名录 1427
第二节 寓居区内现代军政界知名人士录 1437
第三章 人物表 1446
第一节 劳动模范、先进人物表 1446
第二节 驻区单位两院院士表 1478
专记 1483
一 鼓楼之最 1483
二 石头城与金陵邑 1492
三 龙江宝船厂 1494
四 鼓楼 1496
五 随园与《红楼梦》中的大观园 1497
六 南洋劝业会 1497
七 湖南路10号大院 1499
八 金陵大学师生建造旗杆记 1500
九 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 1501
十 侵华日军在区境内暴行史实 1503
十一 全民动员 抗击“非典” 1510
丛录 1515
一、碑文铭记 1515
二、诗词文选 1517
(一)诗歌 1517
(二)词赋 1528
(三)文选 1532
三、楹联选萃 1536
四、文献辑存 1543
(一)文件选辑 1543
(二)专题文选 1564
五、境内金陵胜景图 1580
跋 1585
编后记 1588
《鼓楼区志》编审机构及人员名录 1595
索引 1600
条目索引 1600
地名索引 1638
人名索引 1647
表格索引 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