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磨道 论中华帝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白盾编著
  • 出 版 社: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21201706X
  • 页数:410 页
图书介绍:

代序 1

引论篇——中国的特殊国情之谜 3

一、问题的提出 3

二、长期争论的几个问题 9

三、追寻中国历史文化之“根” 11

四、创造历史文化的是人的智谋、人的选择 22

纵论篇——中华帝制的形成、发展、凝固与变异 33

第一章 中华帝制的形成——神话、传说时期 33

一、黄帝杀蚩尤开端 33

二、周公缔立伦理政治化的“礼治”方针 36

三、暴力政治的危机 41

第二章 秦王朝建立的政权机构与“刑治”模式 45

一、从“五霸”到“七雄” 45

二、礼崩乐坏,百家争鸣 48

三、老子的阴柔之术 49

四、孔子的“治心”之术 56

五、韩非的绝对君权论 64

六、君王南面之术是百家争鸣的总主题 69

七、法家与秦王朝建立 72

八、亡秦原因试探 76

第三章 两汉王朝建立的思想控制方针与礼治、刑治双轨操作方式 80

一、朝代交替的大势 80

二、汉承秦制和定儒于一尊 83

三、盐铁国营,控制经济 88

四、王莽改制的悲剧 91

五、改制引起的大灾难 96

六、东汉政权的兴建 98

七、宦官干政与党锢之祸 100

八、外戚、宦官争权下走向灭亡 102

第四章 帝制危机的大爆发——三国魏晋南北朝的天下大乱 105

一、曹操的智力取天下 105

二、三国相争的人才之战 110

三、孙权用人胜过曹、刘 116

四、“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20

五、西晋统一及其酿成的灾难 122

六、西晋“亡”因辨析 126

七、乱哄哄你才唱罢我登台 128

八、东晋建立与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134

九、无能的江左小朝廷 139

十、南北朝的长期分峙 142

十一、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 145

一、隋唐与秦汉的近似 151

第五章 隋唐、五代的又一轮循环 151

二、隋王朝的建立与败亡 153

三、李唐集团的崛起与胜利 161

四、玄武门之变与“贞观之治” 166

五、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 171

六、开元之治与安史之乱 173

七、黄巢起义的风暴 177

八、残唐五代的又一轮大动荡 179

一、宋王朝进一步集权的利弊 181

第六章 绝对君权的巩固、僵化与变异(上)——赵宋王朝的兴衰 181

二、赵匡胤得士而昌 186

三、王安石变法的评估 188

四、在党争中走向败亡 192

五、南宋偏安与“莫须有”冤狱 195

六、赵构应跪岳坟前 196

七、秦桧的历史翻案问题 200

八、元王朝的兴建与灭亡 203

九、元末的又一轮“群雄蜂起” 209

第七章 绝对君权的巩固、僵化与变异(下)——明王朝的兴衰与清王朝的崛起 211

一、朱元璋的“打天下”与“治天下” 211

二、残酷杀戮功臣、大兴文字狱 214

三、燕王“靖难”事件 220

四、残忍实千古所未有 221

五、荒唐的“土木之变” 222

六、魏阉专政的丑剧与东林党人之愚 226

七、明王朝在内忧外患中走向末日 228

八、李自成的失措与败亡 230

九、清兵进关,统一中国 232

十、加强政治集权与文化钳制 233

十一、“继位”风波与“雍正夺嫡” 236

第八章 欧风美雨侵袭下的中华帝制(上)——自鸦片战争至洋务运动 240

一、清王朝的昏庸腐朽 240

二、“落后,就要挨打!” 242

三、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245

四、洪秀全政略、军略的失措与败亡 248

五、“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 253

第九章 欧风美雨侵袭下的中华帝制(下)——戊戌变法至清帝逊位 260

一、戊戌运动的兴起与康有为的“公车上书” 260

二、“百日维新”与新、旧两派的殊死斗争 265

三、西太后的复辟与旧派的嚣张 268

四、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269

五、围攻使馆,联军入京 273

六、溥仪逊位,帝制终结 275

横论篇——中华帝制的特征、利弊与影响及“磨道效应”之形成 279

第一章 中华帝制的特征、结构模式与操作方法 279

一、至高无上的王权压倒一切、改塑一切 279

二、王权压倒教权 280

三、俘获知识阶层,造成世俗宗教 282

四、氏族血缘制“和平长入”的各个历史阶段 285

五、“国”与“家”相结合模式 289

六、大一统观念的形成 292

七、“刑治”与“礼治”的双轨操作制 294

第二章 中华帝制的高效能与良性循环系统 297

一、政制的高效与弹性 297

二、“导”的方针造成的良性循环机制 300

三、剿抚并用的方针 302

四、共存共荣、兼容并蓄的能量 303

五、改朝换代大换班的自我更新机能 303

六、思想领域的“拿来主义” 305

七、政治文化、实用理性与乐天态度的无比威力 307

第三章 中华帝制的缺陷、矛盾与危机 312

一、一人、一姓与全国、全民的对立 312

二、用人只能“唯亲”不能唯贤 314

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网 315

四、无法解决的“继位”危机 315

五、大臣、外戚、后妃与宦官、宗室的干政 317

六、“一言堂”的任意性、荒谬性 319

七、缺乏制衡王权的中间力量 321

八、愚民——愚士政策造成的全民愚弱 325

九、中国社会的特殊性与“磨道效应” 328

第四章 中华帝制长期统治的影响与后果 334

一、公正舆论匮乏与无特操性格的形成 334

二、知识界失却自由思考的能力 337

三、君权批判的极限 344

四、文化界的“宦官妾妇之心” 346

五、一切为“治心”着想 349

六、“家”是“枷”——束缚了人性的发展 351

七、两极结构的专制主义与平均主义 354

八、跳不出的怪圈 358

九、长期争斗的正负面效应 360

十、信仰匮乏、精神失落的深刻危机 363

十一、李约瑟的困惑 365

十二、一切“世界之最”之“最” 371

十三、我们的回答 373

余论篇——中华帝制的启示 379

一、中华帝制出现和形成的偶然因素 379

二、中华帝制是中国人民的选择和创造 383

三、中华文化与西方思潮的冲突与融合 385

四、新儒学与精神危机的拯救 390

五、鲁迅精神与鲁迅道路 397

六、走出种种误区 405

七、传统与反传统 406

后记 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