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血型与输血概论 1
第二章 免疫血液学基础 6
第一节 抗原 6
第二节 抗体 7
第三节 抗原和抗体的免疫应答 12
第四节 补体功能及生物学意义 15
第三章 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基础 20
第一节 血型遗传学发展史 20
第二节 血型基因的定位 20
第三节 血型命名法 22
第四节 血型遗传的基本法则 24
第五节 血型抗原分子诊断原理与方法 26
第六节 免疫血液学基因诊断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27
第四章 人类血型系统 32
第一节 ABO血型系统 33
第二节 MNSsU血型系统 50
第三节 P血型系统 55
第四节 Rh血型系统 58
第五节 Lutheran血型系统 68
第六节 Kell血型系统 70
第七节 Lewis血型系统 72
第八节 Duffy血型系统 77
第九节 Kidd血型系统 79
第十节 Diego,Yt,Dombrack,Colyon血型系统 81
第十一节 Xg血型系统 83
第十二节 Gerbich,Scianna,Chido/Rokgers血型系统 86
第十三节 Ii血型系统 88
第十四节Landsteiner-Wiener,Hh,Kx,Cromer血型系统 91
第十五节 Knops,Indina,OK,PAPH血型系统 93
第十六节 其他血型集合 95
第十七节 高频率抗原组和低频率抗原组 96
第五章 血清蛋白型 98
第一节 血清蛋白型概况 98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同种异型 99
第三节 其他血蛋白型 102
第六章 血小板血型系统 103
第一节 血小板血型抗原 103
第二节 血小板血型的临床意义 105
第三节 血小板同种抗体与输血 107
第四节 血小板血型抗原、抗体检测方法 108
第一节 输血反应的定义与概述 111
第七章 输血不良反应 111
第二节 输血反应各论 112
第三节 输血反应的处理与预防 123
第八章 新生儿溶血病 128
第一节 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机制 128
第二节 临床症状与血清学检查 132
第三节 治疗与预防 137
第九章 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与免疫溶血性贫血 145
第一节 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的意义与评价 145
第二节 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的血清型特征 146
第三节 具有自身抗体患者的血清学检查 151
第四节 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输血指南 153
第五节 药物诱发的免疫溶血性贫血 154
第十章 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HLA)系统 158
第一节HLA概述 158
第二节HLA基因结构 159
第三节HLA分子分布、结构 163
第四节HLA命名和抗原指定 165
第五节HLA抗原间的交叉反应 169
第六节HLA分型方法 171
第七节HLA的遗传特点 173
第八节HLA的生物学功能 175
第九节HLA的实际应用 178
第十节HLA检测常用技术 182
第十一章 输血前免疫血液学检查 187
第一节 输血前检查的目的和要求 187
第二节 受血者的病史和标本等检查、核对及处理 187
第三节 受血者和供血者ABO和Rh定型 188
第四节 抗体筛选和鉴定 190
第五节 交叉配血试验 191
第六节 血小板输注前的检查配血 192
第七节 标签和发血 193
第十二章 常用血清学检查技术 194
第一节 血液标本 194
第二节 红细胞定型 194
第三节 抗体检查及配合性试验 203
第四节 抗体效价与同种自身抗体的检测 214
第五节 放散试验 222
第六节 新生儿溶血病的血型血清学检查 224
第七节 中和抑制试验 226
第八节 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试验(SEPSA) 230
参考文献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