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利他主义——儒、墨、康德、基督教伦理观之比较 3
第一章 无私利他夸大论——利他主义行为观 3
第一节 无私利人:“仁”、“兼”、“爱”、“责任”之定义 3
一 仁 3
自序 5
二 兼 5
三 爱 6
导言 7
四 责任 7
第二节 无私利人的心理动因 9
一 爱人 9
二 报恩心 10
三 同情心 11
四 道德感情 13
第三节 无私利人的功利动因 16
第四节 无私利人的经济原因 19
第五节 无私利人的事实证明 20
第六节 无私利人的原动力 21
第二章 无私利他绝对化——利他主义道德观 29
第一节 道德本质 29
一 儒家的“实现人之所以为人者” 29
二 基督教的“做完全人” 30
三 康德的“道德自律” 31
第二节 道德原则 34
第三章 儒、墨、康德、基督教伦理观之同异 43
第一节 利他主义——儒、墨、康德、基督教伦理观之同 43
第二节 爱的动因与爱的差等——儒、墨、康德、基督教伦理观之异 44
一 儒家——无私利人的真实的情感动因与爱有差等 44
二 墨家——无私利人的功利动因与爱无差等 46
三 基督教——无私利人的虚幻的情感动因与爱无差等 48
四 康德——无私利人的理智动因与爱有差等 48
五 合论——儒、墨、康德、基督教伦理观差异之比较 50
六 结论 51
第四章 合理利己主义——爱尔维修、霍尔巴赫、费尔巴哈,车尔尼雪夫斯基、梁启超伦理观之比较 54
第二卷 利己主义 55
第一节 原因目的等同论——合理利己主义行为观 55
一 伦理行为目的 55
二 伦理行为手段 63
第二节 为己利他绝对化——合理利己主义道德观 65
一 道德本质 65
二 道德原则 66
第三节 结论 69
一 伦理行为目的 72
第一节 结果目的等同论——个人主义行为观 72
第五章 个人主义——杨朱、庄子、尼采、海德格尔、萨特伦理观之比较 72
二 伦理行为手段 77
第二节 单纯利己绝对化——个人主义道德观 82
二 道德原则 84
第三节 结论 89
第四节 利己主义——合理利己主义与个人主义之比较 89
第三卷 己他两利主义——弗洛伊德主义与达尔文主义伦理观之比较 95
第六章 伦理行为规律的发现——己他两利主义行为观 95
第一节 伦理行为类;型——爱恋本能与破坏本能 95
一 本能 95
二 爱恋本能与破坏本能 97
第二节 弗洛伊德主义论伦理行为原动力规律 102
一 爱恋与破坏以及爱己与爱人之关系 ——自爱利已是一切伦理行为之原动力 102
二 本我自我超我——躯体欲望是人的一切行为之 原动力 105
三 性冲动——性欲是人的一生行为之最大原动力 107
1 无意识定义 110
四 无意识——无意识躯体欲望是人的一切行为之原动力 110
2 无意识分类 111
3 无意识是精神生活的主流 111
4 无意识与意识同样是引发行为的直接原因 112
5 无意识原始本能欲望是引发一切行为的原动力 113
五 结论 114
第三节 达尔文主义论伦理行为原动力规律 115
一 合目的性 115
1 合目的性是生物的固有属性 115
2 合目的性是完全利己的 118
3 合目的性是基因的属性 119
4 基因的合目的性是人的行为的目的性之起源 121
二 亲缘选择论与社会本能论 122
5 结论 122
第四节 弗洛伊德主义论伦理行为目的规律 127
第五节 达尔文主义论伦理行为目的规律 130
第七章 利他利己多元化——己他两利主义道德观 137
第一节 道德本质 137
第二节 道德原则 140
第三节 结论 144
第四卷 科学的伦理学 149
导论 149
第八章 价值 149
第一节 主体与客体 149
第二节 价值定义 151
第三节 价值本质 153
第五节 价值类型 160
第六节 价值与应该 162
第七节 价值与事实 163
第九章 评价 171
第一节 评价与事实意识 171
第二节 评价与描述 172
第三节 评价的真假对错 173
第四节 评价真假对错的论证 177
第十章 伦理学 180
第一节 伦理学的定义与对象 180
第二节 伦理学的任务与目的 186
第三节 伦理学的基本问题与基本流派 188
一 伦理学的基本问题 188
二 伦理学的基本流派 190
第一篇 道德客体:伦理行为之事实 199
第十一章 行为 199
上卷 理论伦理学 199
第一节 行为起源 200
一 反应 200
二 合目的反应与非合目的反应 200
三 反射 205
四 合目的反射与目的反射 206
第二节 行为界说 207
第三节 行为构成 209
一 目的与手段 209
二 动机与效果 209
三 行为原动力 211
1 感情定义 212
2 情绪与情感 212
3 基本感情与非基本感情 213
4 感情的功能 214
第四节 行为类型 216
第十二章 伦理行为 221
第一节 伦理行为性质 221
一 伦理行为定义 221
二 伦理行为结构 225
三 伦理行为类型 226
第二节 伦理行为原动力规律 230
一 伦理行为之社会原动力 230
1 爱与恨 230
2 目的利人之原因 233
(1)爱人之心 233
(2)完善自我品德之心 237
(3)结论 241
3 目的害人之原因 241
4 目的利己之原因 244
5 目的害己之原因 245
6 结论 246
二 伦理行为之自然原动力 247
1 伦理行为之生物原动力 247
2 伦理行为之生理原动力 251
三 总结 252
第三节 伦理行为目的规律 253
一 伦理行为目的之社会律 253
1 利他目的必多于害他目的 253
2 利己目的必多于害己目的 257
3 利己目的必多于利他目的 262
4 结论 264
二 伦理行为目的之自然律 265
三 总结 268
第四节 伦理行为手段规律 269
第五节 伦理行为总规律 271
第十三章 道德本质 277
第一节 社会结构 277
第二篇 道德主体:社会的道德属性 277
一 经济活动和科教事业以及人身自由安全活动 278
二 政治与德治 278
三 法与道德 281
四 政治和法的流行定义 282
五 原始社会存在政治与法 283
六 未来社会不存在政治和法的谬论之辨析 285
七 政治和法的科学定义 287
八 政治概念的历史演变 288
九 关于德治与道德的定义 290
第二节 道德的起源和目的及其优劣标准 291
第三节 结论 299
一 道德的价值结构 301
第十四章 道德划分 301
第一节 道德结构 301
二 道德的非价值结构 304
第二节 道德类型 306
一 道与德(外在道德与内在道德) 306
二 共同道德与特定道德 309
三 绝对道德与相对道德 309
四 道德原则与道德规则 312
第十五章 道德规律 315
第一节 变化律 315
第二节 推行律 317
第三节 效用律 320
第四节 进步律 321
第一节 功利原则 323
第三篇 道德价值:伦理行为之应该 323
第十六章 道德原则 323
第二节 善原则 328
第三节 公平原则 334
一 公平总原则 334
二 公平类型 336
三 权利与义务 338
四 公平的根本原则 343
五 个人公平的根本原则 344
六 社会公平的根本原则 345
七 罗尔斯的论据 347
八 诺齐克的反驳 348
第四节 道德六原则 352
一 全部伦理行为之道德价值 352
二 道德六大原则 355
第五节 道德诸原则之关系及其基本性质 360
第六节 理论伦理学要义——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错误之总评 364
下卷 实践伦理学 373
第四篇 道德评价:道德的实现途径 373
第十七章 道德评价 373
第一节 道德评价的定义和分类 373
第二节 道德评价的起源和作用 373
一 良心与名誉的起源 375
二 良心与名誉的作用 376
三 结论 379
第三节 道德评价的标准和依据 379
一 评价标准 379
二 动机与效果 381
四 对行为者品德进行道德评价的依据 383
三 对行为本身进行道德评价的依据 383
五 综观道德评价依据 384
六 效果论 385
七 动机论 387
八 动机效果统一论 390
第四节 道德评价的真假与对错 391
第五篇 品德:道德的实现 398
第十八章 品德 398
第一节 品德定义 398
第二节 品德结构 399
一 道德认识 400
二 道德感情 401
三 道德意志 403
四 道德认识、道德感情、道德意志之关系 405
一 德富律 408
第三节 品德规律 408
二 德福律 411
1 福是德的动因 411
2 德福必然大体一致 414
三 德识律 416
四 德道律 419
第四节 品德培养 420
一 品德培养目标 420
二 品德培养内容 423
三 品德培养方法 423
1 品德培养的基本方法 423
2 品德培养的具体方法 424
(1) 道德教育方法 424
(2) 道德修养方法 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