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前言 1
林则徐虎门销烟 1
龚自珍慷慨纵论天下事 5
魏源与《海国图志》 8
洪秀全改宗洋上帝 11
国中之国 15
——外国租界的开始与早期发展 15
中国近代第一位留学生 19
冯云山手创太平天历 22
徐继畬与《瀛环志略》 25
“英雄从此任纵横” 29
曾国藩和他的《讨粤匪檄》 32
第一个基督教华人牧师梁发 35
华蘅芳与中国第一台蒸汽机 39
晚清画杰任伯年 42
外国公使始驻节北京与中西礼仪之争 46
冯桂芬和他的《校邠庐抗议》 49
理雅各与中国经典西译 52
徐寿与中国第一艘轮船 55
王茂荫和他的货币理论 59
蒲安臣与中国近代出使西洋之始 62
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与西书中译 67
林乐知和他的《消灭明教论》 70
邹伯奇与他自造的摄影器 74
王韬首译《马赛曲》 76
《申报》的创办与变迁 79
张德彝和他的《随使法国记》 82
《赵氏孤儿》在欧洲 84
化学的传入与中国近代化学工业 87
哥白尼学说在中国 90
牛顿学说在中国 93
达尔文学说与近代中国思想界 96
近代早期的科学团体 99
——格致书院 99
《伊索寓言》中译史 102
传入中国的第一部西洋小说 105
最早的《圣经》中译本 108
郭嵩焘与中国派遣驻外公使 111
清国邮政与大龙邮票 116
京剧鼻祖程长庚 119
李善兰和“李氏恒等式” 124
花之安与他的《自西徂东》 127
曾纪泽和他的《中国先睡后醒论》 130
黄遵宪与日本明治维新 135
武训行乞办义学 138
康有为长兴里讲学记 141
陈炽和他的议院政治论 144
詹天佑与中国的铁路事业 147
郑观应盛世著《危言》 151
孙中山上书李鸿章 155
严复首译《天演论》 157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63
废科举、兴学校始末 166
梁启超主持《时务报》 169
诗界革命 172
——近代诗歌改良运动 172
“我自横刀向天笑” 179
商务印书馆的创办与早期发展 182
京师大学堂的创建 185
康有为和百日维新 188
梁启超流亡日本主持“清议” 191
马建忠创建汉语语法学 195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发展 197
康有为流亡海外力主保皇 200
章太炎和他的《訄书》 207
林纾开翻译言情小说之风 210
殷墟甲骨文 212
——近代中国史学四大发现之一 212
敦煌遗书 215
——近代中国史学四大发现之二 215
内阁大库档案 219
——近代中国史学四大发现之三 219
汉晋木简 223
——近代中国史学四大发现之四 223
李伯元与《官场现形记》 227
曾朴与《孽海花》 230
吴沃尧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233
刘鄂和他的《老残游记》 235
“革命军中马前卒” 238
“苏报案”始末 241
无政府主义在中国 243
王照与官话字母 246
陈去病与《二十世纪大舞台》 250
柳亚子与南社 252
夏曾佑与《中国历史教科书》 255
王国维与《红楼梦评论》 259
马相伯与复旦公学 262
陈天华为何不回头 267
秋瑾办报倡女权 272
陈焕章与孔教会 276
庚子赔款与近代中国留学事业 279
苏曼殊与拜伦 281
鸳鸯蝴蝶派的艺术追求 284
张骞与近代博物馆的诞生 290
霍元甲与精武体育会 294
冯如 296
——中国最早的飞行员 296
《难夫难妻》 299
——中国第一部故事片 299
洪宪年号始末记 301
陈独秀与《新青年》杂志 304
司徒雷登与燕京大学 307
胡适和他的文学改良论 309
郭沫若与新诗 312
吴虞反对“吃人的礼教” 315
蔡东藩与《中国历代通俗演义》 318
“伶界大王”谭鑫培 320
毛泽东与新民学会 322
鲁迅与“狂人” 325
一代怪杰辜鸿铭 329
“新潮”与“国故” 332
杜威和罗素的中国游 336
“问题与主义”之争始末 339
后记 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