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直流输电》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新西兰)阿津莱加著;任震译
  • 出 版 社: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7
  • ISBN:7562400059
  • 页数:181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第一章 高压直流技术的发展 3

1.1引言 3

1.2历史背景简述 3

1.3汞弧阀 4

1.4汞弧系统 5

1.4.4新西兰系统(1965年) 6

1.4.6佐久间(Sakuma)互联(1965年) 6

1.4.5康梯—斯堪(Kontj—Skan)(1965年) 6

1.4.7撒丁—意大利(本土)(1967年) 6

1.4.3伏尔加格勒—顿巴斯(1962~1965年) 6

1.4.2英吉利海峡(1961年) 6

1.4.1瑞典—果特兰(Gotland)线路(1954年) 6

1.4.8太平洋联络线(1970年) 7

1.4.9金斯诺思(Kingsnorth)系统(1974年) 7

1.4.10尼尔逊(Nelson)河—双极1(1973~1977年) 7

1.5固态技术 7

1.6晶闸管的盛行 8

1.6.1伊尔河(EelRiver)(1972年) 9

1.6.2卡布拉—巴萨(Cabora—Bassa)(1977~1979年) 9

1.6.3因加—沙巴(Inga—Shaba)(1981年) 9

1.6.4斯卡格拉克(Skagerrak)(1976~1977年) 9

1.6.5斯夸尔比尤特(SquareButte)(1977年) 9

1.7运行可靠性 10

1.6.9新海峡(NewCross—Channel)线路 10

1.6.8耶基巴斯图茲(Ekibastuz)—欧洲中部(Cenfre) 10

1.6.6尼尔逊河—双极2(1978~1985年) 10

1.6.7伊泰普(ltaipu)系统 10

1.8今后的发展 11

1.9参考文献 11

第二章 静止功率变换 13

2.1引言 13

2.2基本变换原理 13

2.3换流器结构的选择 14

2.4理想换相过程 14

2.4.1控制极的控制作用 14

2.4.2阀电流和电压波形 17

2.5实际换相过程 18

2.5.2换相电抗 19

2.5.1换相电压 19

2.5.3换相电路的分析 21

2.6整流器运行 23

2.6.1平均直流电压 24

2.6.2交流电流 24

2.7逆变器运行 25

28功率因数和无功功率 27

2.9换流器的谐波 28

2.9.1特征谐波 29

2.9.2非特征谐波 35

2.10参考文献 39

3.2脉波数的增加 40

3.1引言 40

第三章 谐波的消除 40

3.3交流滤波器设计 41

3.3.1设计准则 41

3.3.2设计系数 41

3.3.3网络阻抗 43

3.3.4电路模拟 45

3.3.5调谐滤波器 45

3.3.6自调谐滤波器 48

3.3.7高通滤波器 48

3.3.8现代滤波器布置方式举例 48

3.3.9C型阻尼滤波器 49

3.4直流侧滤波器 50

3.3.1012脉波换流器的简易滤波 50

3.5消除谐波的其它方法 51

3.5.1磁通补偿 53

3.5.2谐波注入 53

3.5.3直流纹波注入 54

3.6参考文献 56

第四章 高压直流换流器和系统的控制 58

1.换流器控制 58

4.1基本原理 58

4.2分相控制 58

4.3等距离触发控制 59

4.3.1定电流囘路 61

4.3.2逆变器熄弧角控制 61

4.3.4其它等距离触发控制系统 62

4.3.3从熄弧角控制向电流控制的转换 62

4.3.5在12脉波换流器组中的应用 64

4.4性能比较 64

4.5模拟控制和数字控制 65

Ⅱ.直流系统控制 66

4.6基本原理 66

4.7直流潮流的特性和方向 66

4.7.1潮流翻转 69

4.7.2基本特性曲线的改进 69

4.7.3分接头开关控制 70

4.7.4不同的控制等级 70

4.7.5潮流控制 71

4.7.6远距离通讯的要求 72

4.8参考文献 73

第五章 交流和直流系统间的相互作用 75

5.1引言和定义 75

5.2电压的相互作用 76

5.2.1动态电压调整 77

5.2.2动态补偿 79

5.3谐波的不稳定性 79

5.3.1由分相触发控制引起的不稳定性 79

5.3.2换流变压器饱和的影响 82

5.3.3铁芯饱和的不稳定性 84

5.3.4不稳定问题的小结 85

5.4.3交流系统的动态稳定性 86

5.4.2功率—频率控制 86

5.4.1频率控制 86

5.4直流功率调整 86

5.4.4大信号调整 87

5.4.5直流互联系统的可控阻尼 87

5.4.6次同期谐振的阻尼 88

5.4.7有功和无功功率的配合 89

5.4.8整体控制的配置 89

5.4.9交流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91

5.5参考文献 91

6.2晶闸管换流器 93

6.2.1晶闸管的结构 93

6.1引言 93

第六章 主设计研究 93

6.2.212脉波换流元件 94

6.2.3多桥换流器 95

6.2.4阀的冷却系统 98

6.2.5阀的控制囘路 98

6.2.6阀的保护功能 98

6.2.7晶闸管阀的试验 99

6.2.8换流电路与元件 100

6.2.9晶闸管换流站的布置 102

6.2.10换流元件的相对费用 103

6.3汞弧电路元件 104

6.3.1阀组 104

6.4换流变压器 106

6.3.3汞弧换流器的布置 106

6.3.2换流站 106

6.5平波电抗器 107

6.6架空线路 107

6.7电缆输电 108

6.8接地极 109

6.9背靠背晶闸管换流系统的设计 110

6.10参考文献 112

第七章 故障的发展和保护 114

7.1引言 114

7.2换流器扰动 114

7.2.1失通和误通 114

7.2.2换相失败 115

7.2.3逆弧 117

7.2.4内部短路 118

7.2.5旁通作用 119

7.2.6晶闸管桥中的旁通作用 120

7.3实际扰动的仿真 120

7.4交流系统故障 122

7.4.1三相故障 122

7.4.2不对称故障 123

7.5直流线路故障的发展 124

7.5.1故障检测 124

7.5.2故障的清除和恢复 125

7.5.3全动态响应 125

7.6过电流保护 127

7.6.1阀组保护 128

7.6.3滤波器保护 129

7.6.2直流线路保护 129

7.7参考文献 130

第八章 暂态过电压和绝缘配合 132

8.1引言 132

8.2直流侧扰动激发的过电压 133

8.3交流扰动激发的谐波过电压 134

8.4换流器扰动引起的过电压 135

8.5直流系统所产生的快速暂态过程 136

8.5.1雷电冲击 136

8.5.2操作型冲击 137

8.6交流系统所产生的冲击 138

8.7.1汞弧换流器 139

8.7与换流站相关的快速暂态现象 139

8.7.2晶闸管换流器 140

8.8绝缘配合 142

8.8.1系统设计 142

8.8.2冲击避雷器 143

8.8.3冲击避雷器的应用 143

8.9参考文献 146

第九章 直流输电与交流输电的比较 149

9.1一般原理 149

9.2大量电能的传输 150

9.2.1交流和直流输电特性的比较 151

9.2.2交流和直流线路的功率传输能力 152

9.2.3等效可靠性准则 153

9.2.5其它条件 154

9.2.4损耗的影响和折扣(贴现)率 154

9.2.6在较低电压等级下的馈电 155

9.2.7环境影响 155

9.3系统互联 156

9.4参考文献 157

第十章 研究和发展 159

10.1引言 159

10.2直流断路器 160

10.2.1高压直流断路器在两端互联系统中的应用 160

10.3多端直流输电 161

10.3.1技术比较 162

10.3.4操作要求 163

10.3.2经济比较 163

10.3.3故障检测 163

10.4发电机—整流器单元 164

10.4.1采用可控整流器的单元结线 165

10.4.2采用二极管整流器的单元结线 165

10.5强迫换相 166

10.6现有交流输电转变为直流输电 167

10.7紧凑型换流站 169

10.8基于微处理机的数字控制 170

10.9一般结论 172

10.10参考文献 172

中英词汇对照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