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社会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强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300020887
  • 页数:505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高等学校教材,反映了应用社会学的新发展。

第一编 应用社会学概述与应用社会学方法 1

第一章 应用社会学概述 1

第一节 应用社会学的定义、特点与研究领域 1

一、什么是应用社会学 1

二、应用社会学的特点 2

三、应用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7

第二节 应用社会学的由来与发展 12

一、应用社会学的由来 12

二、杜尔克姆对于应用社会学的贡献 14

三、美国芝加哥学派对于应用社会学的贡献 16

四、应用社会学在当代的发展 19

第二章 社会调查中的抽样方法及其应用 27

第一节 总体与样本 29

一、抽样调查的优越性 29

二、随机化原则 29

三、总体与样本的统计学意义 30

一、参数与估计量 31

第二节 参数、估计量与精度 31

四、抽样框与抽样单元 31

二、精度 32

三、置信度与置信区间 33

第三节 几种基本的抽样方法 35

一、简单随机抽样 35

二、分层抽样 35

三、整群抽样 37

五、系统抽样 39

四、多阶抽样 39

第四节 样本规模的确定 40

一、复杂抽样的样本规模 40

二、对不回答的处理 41

第三章 社会调查属性数据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43

第一节 测量的尺度与列联表 44

一、测量的尺度 44

二、列联表的结构 45

三、列联表的概率分布 48

一、x2统计量与假设检验 50

第二节 属性变量的相关分析 50

二、属性变量相关分析的操作化 52

三、实例 54

第三节 相关的强度和可比性 55

一、与x2有关的统计量 56

二、对可比性研究的新进展:AIC统计量 58

三、实例 59

第四章 结构主义方法及其应用 67

第一节 结构主义方法 67

一、结构主义思想的来源 67

二、结构的概念和结构主义方法 72

第二节 社会结构分析 78

一、语言的基本结构 79

二、婚姻的基本结构 81

三、神话的基本结构 85

第一节 中国的人类学 91

一、中国的人类学与社会学:联系与区别 91

第五章 人类学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91

第二编 应用社会学与分科社会学 91

二、中国人类学的特色 92

第二节 人类学方法论原则 94

一、整体观 94

二、文化相对论与异文化比较 95

三、文化的主位/客位研究法 97

四、本土方法论 99

第三节 人类学调查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100

一、田野工作 100

二、历史文化残余与历史构拟法 101

三、亲属称谓制研究 102

四、类型学方法 104

第六章 社会心理学方法及其应用 109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对象和方法 109

一、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09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形成 112

三、社会心理学的应用研究 114

第二节 观察法及其应用 116

一、观察法的基本含义 116

二、参与观察法 117

三、非参与观察法 121

第三节 实验法及其应用 123

一、实验法的基本概念 123

二、实验室实验法 124

三、模拟实验法 126

四、现场实验法 127

第四节 测量法及其应用 128

一、测量法的基本概念 128

二、社会心理测验的基本形式 130

三、社会心理测验的种类及其应用 132

第七章 性社会学研究及其应用 139

第一节 性社会学的理论基础 139

一、核心概念与基本假设 139

二、经常借用的社会学理论 141

第二节 应用中的目标与假设 143

一、两种调查目标 143

二、界定假设 144

三、相关假设 146

一、创建指标体系 147

第三节 应用中的特有难点 147

二、化解被调查者的“隐私屏障” 149

三、具体实施中的问题 153

四、运用观察法的买例 154

第四节 与性有关的社会工作 156

一、社会服务工作 156

二、涉性的救助工作 159

三、性方面的社会管理工作 161

一、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165

第一节 妇女理论概述 165

第八章 女性社会学研究及其应用 165

二、西方的妇女理论 168

三、女性社会学 171

第二节 女性社会学的应用研究 174

一、对中国女性受教育状况的研究 175

二、对中国女性就业状况的研究 177

三、对中国女性参政状况的研究 179

四、对中国妇女工作的研究 182

一、研究的理论假设 184

第三节 研究实例: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 184

二、调查的操作 186

第九章 语言社会学及其应用 189

第一节 语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189

一、语言和社会 189

二、语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191

三、语言社会学和其他相关学科 193

第二节 语言社会学研究之领域 195

二、语言和言语:社会一致性和个体主义 196

一、语言和文化模式 196

三、言语行为和社会互动模式 197

四、社区研究的一个语言社会学的应用:言语社区 199

五、社会化:语言的习得、运用和创造 202

六、语言的共时性和社会结构 203

七、语言的历时性和社会变迁 204

第三节 语言社会学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204

一、语言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204

二、语言社会学研究之应用 206

第一节 人口研究的基本理论 211

第三编 应用社会学的具体研究领域 211

第十章 人口研究及其应用 211

一、人口研究的基本理论概述 212

二、影响人口的自然与社会因素 218

第二节 人口研究的基本方法 220

一、传统与现代方法简介 220

二、人口统计资料的获得方法 221

三、人口的自然与社会构成统计 223

四、人口的间接估计与预测 225

一、死亡分析及其应用 227

第三节 人口研究的应用 227

二、婚姻和生育分析及其在计划生育领域中的应用 229

三、人口迁移的分析和应用 231

四、人口模型及其应用 233

第四节 中国农村人口问题及其对策 235

一、农村人口与贫困 235

二、农村人口与教育 236

三、农村人口与生态环境 237

四、解决农村人口问题的对策 238

第十一章 环境研究及其应用 240

第一节 环境研究概述 240

一、环境问题的由来 240

二、环境科学 243

三、社会学与环境研究 245

第二节 环境保护的社会学观点 247

一、适度人口论 247

二、代际平等论 249

三、行为控制论 250

四、意识改造论 251

五、绿色消费论 252

六、协调发展论 253

第三节 环境影响评价 255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 255

二、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257

三、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效益一费用分析 259

一、建设自然保护区的指导思想 263

第四节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实践 263

二、自然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践 264

第十二章 人际关系研究及其应用 270

第一节 关于人际关系的基本理论 270

一、马克思主义的人际关系理论 270

二、西方学者关于人际关系的理论 272

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类型、形态与影响因素 275

一、人际关系的分类 276

二、人际关系的形态 278

三、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281

第三节 人际关系的测试与调整方法 283

一、人际关系的测试方法 284

二、人际关系的调整方法 289

三、市场经济下的人际关系特点 292

第十三章 家庭研究及其应用 295

第一节 家庭社会学的基本理论 295

一、基本视角 295

二、家庭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97

三、家庭的功能、构成与关系 301

四、家庭变迁、家庭问题与家庭政策 302

一、制度的方法 304

第二节 家庭社会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304

二、结构功能方法 306

三、相互作用方法 307

四、发展的方法 309

第三节 家庭政策研究 311

一、设定课题 311

二、研究方法 313

三、研究成果 314

一、释民族 319

第十四章 民族研究及其应用 319

第一节 民族与民族问题 319

二、对民族的研究:从史学传统到社会学传统 321

三、马列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 322

第二节 民族识别 326

一、新中国特有的民族研究课题——民族识别 326

二、民族识别与民族区域自治 328

三、域外同行的评论 329

一、民族社会形态 331

第三节 多层面的民族研究 331

二、经济文化类型 332

三、民族与宗教 335

四、民族精神 337

五、民间文艺 338

第十五章 社会组织研究及其应用 343

第一节 组织理论与研究方法 344

一、科学管理理论 344

二、行为学派理论 345

三、现代管理理论 346

四、组织研究方法 347

第二节 组织与环境之相互作用 348

一、组织与外部环境(宏观环境) 349

二、组织与人的关系(内部环境) 353

第三节 组织结构与应用 354

一、组织结构的特性与作用 354

二、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 355

三、有效组织结构的特征 357

四、组织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358

第四节 中国的单位研究 359

一、“单位”概念与类别 359

二、研究状况与焦点 361

第十六章 社会分层研究及其应用 364

第一节 研究社会分层的理论 364

一、研究社会分层的总体理论 364

二、研究社会分层的中距理论 368

第二节 研究社会分层的方法 373

一、不平等指数的测量 374

二、库兹涅茨比率 375

三、五等份法 376

四、基尼系数的测量 377

五、恩格尔系数与社会分层测量 379

六、社会综合地位量表 382

第三节 社会分层研究的实例:关于中等收入层的研究 384

一、关于中等收入层问题的文献研究 385

二、关于中等收入层的国际比较 387

三、对我国现状的分析 390

第一节 社区研究的基本理论 397

一、社会系统理论 397

第十七章 社区研究及其应用 397

二、功能理论 400

三、人文区位学理论 403

第二节 社区研究的方法 407

一、档案文献法 407

二、观察法 408

一、都市居民社区归属感研究 410

三、调查法 410

第三节 社区研究案例 410

二、影响农村社区劳动部门分工的若干因素:对广东南海县小塘区的研究 414

第十八章 社会态度研究及其应用 419

第一节 社会态度研究的基本理论及其意义 419

一、社会态度的涵义及其特征 419

二、社会态度与社会行为的关系 420

三、社会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422

四、社会态度研究的范围及其意义 423

一、社会态度量表法 424

第二节 社会态度的测量技术 424

二、其他方法 429

三、测量社会态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31

第三节 社会态度研究实例分析 435

一、研究设计 435

二、分析与解释 438

一、社会工作的概念 443

第一节 社会工作概述 443

第十九章 社会工作及其应用 443

第四编 应用社会学与社会工作 443

二、社会工作的对象 444

三、社会工作的功能 445

四、社会工作与社会学 446

五、社会工作与民政工作 446

第二节 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448

一、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 448

二、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 449

一、社会工作实务的主要内容 456

第三节 社会工作实务 456

二、贫困问题与社会工作 457

三、老年人社会工作 460

四、残疾人社会工作 463

第二十章 就业、劳动问题研究及其应用 469

第一节 就业与劳动问题理论与方法 469

一、失业论 469

二、职业生涯发展论 472

三、工资收入论 477

四、就业与劳动问题研究方法 479

第二节 就业与劳动问题实证研究 483

一、失业问题 483

二、工资与社会收入分配问题 486

三、劳动关系问题 490

第三节 就业与劳动的社会政策 493

一、政府在就业与劳动问题上的社会责任 493

二、就业与劳动政策的主要内容 494

第四节 研究实例——青年职业意向调查 499

一、青年职业意向调查概况 499

二、青年职业意向调查结果 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