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总论 1
1 构造地质学研究对象与基本内容 1
2 构造地质学发展历史与研究方法 2
3 我国海洋地质工作及中国海构造地质研究现状 6
4 海洋构造地质学的发展趋势 7
参考文献 8
第二篇 中国近海构造地质背景 9
1 概论:板块构造学说基本理论 9
1.1 大陆漂移假说 9
1.2 海底扩张假说及其三大理论支柱 12
1.2.1 海底扩张假说理论支柱之一——海底磁异常条带 14
1.2.2 海底扩张假说理论支柱之二——来自深海钻探的成果 16
1.2.3 海底扩张假说理论支柱之三——转换断层 18
1.3 板块构造学说 18
1.3.1 伴随洋壳新生和海底扩张的分离扩张型板块边界 22
1.3.2 伴随洋壳消亡或大陆碰撞的俯冲汇聚型板块边界 22
1.3.3 转换断层型板块边界 23
2 中新生代以来欧亚、印澳、太平洋三大板块的相对运动 25
2.1 印度洋板块扩张与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活动 25
2.1.1 深海钻探计划的数据 25
2.1.2 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活动 27
2.2 太平洋-库拉-菲律宾海板块及其活动 28
2.2.1 太平洋板块及其形成演化 28
2.2.2 菲律宾海板块及其形成演化 29
2.3 板块构造理论扩展——前中生代陆核与大陆增生作用研究 32
2.4 西太平洋边缘海与沟-弧-盆体系 33
2.4.1 海沟 33
2.4.2 边缘海盆地地质构造特征 41
2.4.3 边缘海盆地成因演化研究与盆地类型 43
3 中国海地质构造特点 45
3.1 中国黄海陆架海 46
3.2 中国东海边缘海与典型沟-弧-盆体系 50
3.2.1 调查研究 50
3.2.2 东海典型沟-弧-盆体系 52
3.2.3 东海三维地震层析成像剖面 61
3.3 台湾近海及其典型弧-陆碰撞系统 61
3.3.1 相关研究历史 63
3.3.2 台湾形成演化 65
3.3.3 台湾以东海域构造演化 66
3.4 南海大西洋型小洋盆 67
3.4.1 南海小洋盆与磁异常条带 68
3.4.2 南海海岭 71
3.4.3 南海大陆边缘 71
4 板块构造理论发展现状与问题 72
参考文献 76
第三篇 中国海域地球物理场 78
1 地球物理场概论 78
1.1 地球物理场概念、原理和方法 78
1.2 地球物理场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78
1.3 地球物理场在海洋地质构造研究中的应用 79
2 中国海重力场 80
2.1 重力场概述 80
2.2 重力场分区特征 82
2.2.1 渤海、黄海、东海及邻区重力场特征 82
2.2.2 南海及邻区重力场特征 90
2.3 重力场地质解释 93
2.3.1 重力异常的宏观地质特征 93
2.3.2 重力异常的分区地质特征 96
3 中国近海磁力场 104
3.1 磁力场概述 104
3.2 磁力场分区特征 104
3.2.1 渤海磁力异常特征 104
3.2.2 黄海磁力异常特征 106
3.2.3 东海磁力异常特征 107
3.2.4 台湾东部海域磁力异常特征 109
3.2.5 南海磁力异常特征 109
3.3 磁力异常地质解释 112
3.3.1 黄渤海 112
3.3.2 东海 113
3.3.3 南海 114
4 中国海地震波场 115
4.1 地震波场概述 115
4.2 地震波场分区特征和地质解释 115
4.2.1 渤海海域 115
4.2.2 黄海地震波场特征 116
4.2.3 东海地震波场特征 123
4.2.4 台湾东部海域人工地震波场特征 124
4.2.5 南海地震波场特征 125
5 中国近海地热流场 128
5.1 地热流场概述 128
5.2 地热流场分区特征 129
5.2.1 渤海、黄海海底热流场特征 129
5.2.2 东海海底热流场特征 129
5.2.3 南海海底热流场 130
5.3 地热流场地质解释 131
参考文献 135
第四篇 中国近海地层 136
1 中国近海地层概述 136
1.1 沉积盆地和地层的概念 136
1.2 地层的划分 136
2 中国近海地层分述 137
2.1 渤海盆地 137
2.1.1 渤海盆地概述 137
2.1.2 中生界 138
2.1.3 新生界 140
2.2 黄海盆地 145
2.2.1 北黄海盆地 145
2.2.2 南黄海盆地 146
2.3 东海盆地 159
2.3.1 东海陆架盆地 159
2.3.2 沉积地层特征 160
2.3.3 盆地地层划分 160
2.3.4 盆地地层分布 161
2.3.5 冲绳海槽盆地 168
2.3.6 钓鱼岛隆褶带 170
2.4 台湾省及其周围海域诸沉积盆地 170
2.4.1 台湾西部盆地地层 170
2.4.2 台湾西南盆地 175
2.4.3 台湾东部盆地 176
2.5 南海盆地 178
2.5.1 地层概述 178
2.5.2 西部区地层 180
2.5.3 南部区地层 181
2.5.4 中部区地层 182
2.5.5 东南区地层 183
2.5.6 东部区地层 184
2.5.7 南海西缘地层 185
2.5.8 南海北部陆架区 185
2.5.9 东缘区域地层 189
3 中国海地层的对比研究 191
3.1 中国海前中生代地层对比 192
3.2 中国海中、新生代地层对比 194
参考文献 197
第五篇 中国海断裂 198
1 断裂的概念与分级 198
1.1 断裂的概念 198
1.2 断裂的分级 198
1.2.1 断裂的深度分类 198
1.2.2 断裂的动力学分类 199
2 中国海域断裂体系特征 199
2.1 中国海域区域构造背景 199
2.1.1 东部大陆边缘区域构造背景 199
2.1.2 南部大陆边缘区域构造背景 201
2.2 中国海主要断裂体系划分 204
2.2.1 东部大陆边缘主要断裂体系 204
2.2.2 南部大陆边缘主要断裂体系 208
2.3 中国海主要断裂构造的展布特点 217
2.3.1 东部大陆边缘主要断裂构造的展布特点 217
2.3.2 南部大陆边缘主要断裂构造的展布特点 218
3 中国近海断裂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219
3.1 中国近海断裂形成的动力学机制 219
3.1.1 东部大陆边缘断裂形成的动力学机制 219
3.1.2 南部大陆边缘断裂形成的动力学机制 223
3.2 中国海断裂体系的相互作用 225
3.2.1 东部大陆边缘断裂体系的相互作用 225
3.2.2 南部大陆边缘断裂体系的相互作用 225
3.3 中国海断裂体系对构造沉积的影响 226
3.3.1 东部大陆边缘断裂体系对构造沉积的影响 226
3.3.2 南部大陆边缘断裂体系对构造沉积的影响 227
3.4 中国海断裂体系对沉积盆地的影响 230
3.4.1 东部大陆边缘断裂体系对沉积盆地的影响 230
3.4.2 南部大陆边缘断裂体系对沉积盆地的影响 231
参考文献 235
第六篇 中国海岩浆岩活动 236
1 岩浆岩概念与类型 236
1.1 矿物成分 236
1.2 化学成分 236
1.3 岩石结构和构造 237
1.3.1 结构 237
1.3.2 结晶顺序 238
1.3.3 构造 239
1.4 产状和岩相 239
1.4.1 喷出岩 239
1.4.2 侵入岩 240
1.5 岩石分类原则 241
1.5.1 组成岩石矿物成分 241
1.5.2 岩石的化学成分 241
1.5.3 岩石的产出方式 241
1.6 命名原则 241
1.7 火成岩分类简述 241
1.7.1 超基性岩 241
1.7.2 基性岩 242
1.7.3 中性岩 242
1.7.4 酸性岩 242
1.7.5 碱性岩 242
1.7.6 脉岩类 243
2 中国海域岩浆岩组成与分布特征 243
2.1 中国海域岩浆岩组成 243
2.2 中国海域岩浆岩分布特征 243
2.2.1 黄海及其周边岩浆岩分布特征 243
2.2.2 东海及其周边岩浆岩分布特征 247
2.2.3 南海及其周边岩浆岩分布特征 256
3 岩浆活动及其特点 260
3.1 岩浆活动的主要形式 260
3.2 岩浆活动与断裂 260
3.3 岩浆活动与矿产 260
3.3.1 岩浆活动与油气的关系 260
3.3.2 岩浆活动与金属矿产的关系 261
3.3.3 岩浆活动与其他矿产的关系 261
3.4 岩浆活动与构造活动 261
参考文献 262
第七篇 中国海域沉积盆地 263
1 沉积盆地基本概念与类型划分 263
1.1 沉积盆地基本概念 263
1.2 主要盆地类型划分方案 264
1.2.1 沉积盆地的分类原则 264
1.2.2 国外的盆地分类方案 266
1.2.3 国内学者提出的盆地分类 270
1.3 中国海域沉积盆地的分布 273
1.4 中国海域主要沉积盆地类型划分 275
1.4.1 压性弧前盆地 275
1.4.2 前陆盆地 275
1.4.3 陆内断坳盆地 275
1.4.4 陆缘裂陷盆地 276
1.4.5 裂离陆块盆地 276
1.4.6 剪切拉张盆地 276
1.4.7 弧后盆地 277
1.4.8 深海堆积盆地 277
2 中国海域主要沉积盆地各论 277
2.1 渤海盆地 277
2.1.1 地层及沉积特征 277
2.1.2 构造特征 277
2.1.3 油气地质基本特征 279
2.2 黄海诸盆地 279
2.2.1 北黄海盆地 279
2.2.2 南黄海北部盆地 280
2.2.3 南黄海南部盆地 284
2.3 东海诸盆地 287
2.3.1 东海陆架盆地 288
2.3.2 冲绳海槽盆地 291
2.3.3 台西盆地 292
2.4 南海诸盆地 293
2.4.1 珠江口盆地 295
2.4.2 琼东南盆地 295
2.4.3 北部湾盆地 296
2.4.4 莺歌海盆地 296
2.4.5 台西南盆地 296
2.4.6 中建南盆地 297
2.4.7 南薇西、南薇东盆地 300
2.4.8 礼乐盆地 303
2.4.9 笔架南盆地 305
2.4.10 曾母盆地 307
2.4.11 文莱-沙巴盆地 308
2.4.12 万安盆地 308
3 中国海域沉积盆地热演化体制 311
3.1 热演化体制划分 311
3.2 各阶段热演化特征 312
3.2.1 单一热机制演化的特征 312
3.2.2 组合热机制演化特征 313
4 中国近海沉积盆地的油气潜力 314
4.1 主要烃源岩 314
4.1.1 侏罗-白垩系烃源岩 314
4.1.2 始新-渐新统烃源岩 316
4.1.3 上渐新-下中新统烃源岩 316
4.1.4 中中新-上新统烃源岩 317
4.2 主要储集层及盖层 318
4.2.1 储集层 318
4.2.2 盖层 319
4.3 含油气系统 321
4.3.1 自生自储 321
4.3.2 古生新储 322
4.3.3 新生古储 322
4.4 油气资源潜力 322
参考文献 323
第八篇 中国海域构造单元 324
1 中国海域构造单元划分的依据和方法 324
2 中国海域构造单元划分 325
3 中国海域主要构造单元特征 328
3.1 东亚大陆构造域 329
3.1.1 中朝地块 329
3.1.2 扬子地块 331
3.1.3 华南地块 335
3.1.4 印支地块 338
3.2 东亚大陆边缘构造域 339
3.2.1 冲绳海槽弧后盆地 339
3.2.2 南海扩张残留盆地 340
参考文献 346
第九篇 中国近海形成与演化 349
1 地质观察与地质理论 349
1.1 地质学中的观察 349
1.2 观察中渗透着理论 349
1.3 观察是有条件的 350
1.4 理论与观察的辩证统一 352
2 中国及其海域主要构造运动 353
2.1 地质作用与构造运动概念 353
2.1.1 地质作用 353
2.1.2 构造运动 354
2.1.3 从火成论到地槽-地台学说 354
2.1.4 从地槽-地台学说到板块构造学说 355
2.2 中国主要构造期与构造运动 355
2.2.1 迁西期(兴和) 355
2.2.2 阜平期(鞍山、铁堡、泰山) 355
2.2.3 五台期(麻山、嵩阳) 356
2.2.4 吕梁期(中岳、中条、兴东、凤阳) 356
2.2.5 四堡期(武陵、东安、梵净山、黑龙江、皖南、东川) 356
2.2.6 晋宁期(塔里木、雪峰) 356
2.2.7 震旦期(少林、澄江、扬子、霍邱、惠亭、兴凯) 356
2.2.8 加里东期 357
2.2.9 华力西期(海西) 357
2.2.10 印支期 357
2.2.11 燕山期 358
2.2.12 喜马拉雅期 358
2.3 中国近海主要构造运动 360
2.3.1 黄海地区 360
2.3.2 东海地区 360
2.3.3 南海地区 361
3 中国近海大地构造演化 361
3.1 前寒武纪,陆核形成并发展为块体 361
3.2 古生代,块体相互拼接并逐渐形成整体 362
3.3 中生代(T3-K1),中国大陆经受强烈的挤压与改造 365
3.4 晚白垩世—中渐新世(K2-E2 3),板块边缘聚敛而欧亚板块东部拉张 366
3.5 晚渐新世(E2 3)以来,欧亚板块边缘受到俯冲,而其内部则广泛沉降 366
4 中国海域各海区的形成演化 368
4.1 渤海的形成演化 371
4.1.1 中生代末拉张阶段 371
4.1.2 古新世—始新世裂陷阶段 371
4.1.3 渐新世断陷阶段 372
4.1.4 中新世—上新世坳陷阶段 372
4.1.5 第四纪总体沉降阶段 372
4.2 黄海的形成演化 372
4.2.1 中生代末拉张阶段 372
4.2.2 古新世—始新世裂陷阶段 372
4.2.3 渐新世断陷阶段 373
4.2.4 中新世—上新世坳陷阶段 373
4.2.5 第四纪总体沉降阶段 373
4.3 东海的形成演化 374
4.3.1 浙闽隆褶带 374
4.3.2 东海陆架盆地 374
4.3.3 钓鱼岛隆褶带 376
4.3.4 冲绳海槽的形成演化 376
4.3.5 琉球岛弧隆褶带的形成演化 379
4.3.6 台湾的形成演化 379
4.5 南海的形成演化 382
4.5.1 南海形成演化模式 382
4.5.2 南海形成的单向拉张模式及其地质地球物理特征 387
4.5.3 南海的形成演化 391
5 总结与讨论 393
参考文献 395
编后记 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