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总序 杨伟光 1
第一编 艰苦创业的历程(1958年5月—1966年4月)第一章 综述 3
第二章 电视新闻的初期形态 11
第一节 国内新闻的艰难起步与发展 11
第二节 国际新闻的开源与充实 18
第三节 体育报道的兴办 21
第三章 初创时期的社会教育节目 24
第一节 教育性、知识性节目的初创 24
第二节 反映时代风貌的讲话节目占重要位置 26
第三节 最早的对象节目——《少年儿童》专栏 28
第四节 北京电视大学的创办 32
第四章 建台初期的电视纪录片 36
第一节 电视纪录片的诞生 36
第二节 初期电视纪录片的特色和作用 39
第三节 《收租院》的摄制及其影响 40
第五章 电视文艺的生长 42
第一节 初期的演播室文艺节目与剧场转播 42
第二节 《一口菜饼子》与直播电视剧 47
第三节 电视文艺的可贵探索 51
第六章 “立足北京,面向世界”方针的提出 56
第一节 介绍新中国形象的出国片 56
第二节 国际交往初步开展 60
第七章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建电视技术系统 64
第一节 建台初期的技术系统 64
第二节 电视节目的制作工艺和播送方式 68
第八章 初创时期的机构与管理 74
第一节 组织机构与人事安排 74
第二节 职工队伍的形成 76
第三节 党团组织的建立 77
第二编 遭受挫折和复苏时期(1966年5月—1978年4月)第九章 综述 83
第十章 受到严重干扰的电视新闻节目 89
第一节 “四人帮”对电视新闻的利用和控制 89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中的新闻报道 91
第三节 体育报道的挫折和突破 95
第四节 军事新闻与专题节目的发展 98
第五节 出国片与对外交往的削弱和调整 100
第十一章 被扭曲的社会教育节目 106
第一节 讲话节目一度受极左思潮干扰 106
第二节 知识性节目步履艰难 109
第三节 少儿节目的停办和恢复 112
第十二章 “文革”中的电视纪录片 115
第一节 电视纪录片的艰难跋涉 115
第二节 “文革”时期电视纪录片的主要特色 118
第三节 “文革”时期纪录片创作的经验教训 120
第一节 遭受摧残的电视文艺 123
第十三章 电视文艺百花凋零 123
第二节 “样板戏”的播出与传统节目的录制 124
第三节 电视文艺的解冻和复苏 127
第十四章 技术系统在曲折中发展 130
第一节 扩大覆盖面,建设全国电视网 130
第二节 彩色电视的研制与播出 132
第十五章 极左思潮对电视队伍的破坏与干扰 137
第一节 组织机构与人事的变迁 137
第二节 受到冲击和影响的职工队伍 139
第三编 在改革开放中迅速发展(1978年5月—1992年9月)第十六章 综述 143
第十七章 电视新闻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154
第一节 《新闻联播》的创办与沿革 154
第二节 电视新闻中重大事件的报道 161
第三节 电视新闻的改革与发展 163
第四节 第一个评论性栏目《观察与思考》的出现 169
第五节 国际新闻专栏与特别节目 172
第一节 体育新闻栏目的创办 174
第十八章 体育节目的规模和影响不断扩大 174
第二节 体育专题节目的改革 176
第三节 体育现场直播的发展 179
第四节 大型体育赛事的报道 183
第十九章 经济类节目的创办 188
第一节 从《经济生活》到《综合经济信息》 188
第二节 《经济半小时》的出台 192
第二十章 军事新闻和专题节目质量显著提高 197
第一节 军事记者站的建立与军事新闻的发展 197
第二节 《人民子弟兵》和《军事天地》 206
第二十一章 社会教育节目向栏目化、多样化发展 209
第一节 《祖国各地》、《为您服务》、《神州风采》栏目的涌现 209
第二节 科技、卫生、文化等节目的调整与充实 213
第三节 《世界各地》与《动物世界》的创办 217
第四节 从《兄弟民族》到《民族之林》 220
第五节 知识竞赛节目的兴起与发展 224
第二十二章 青少年节目的兴盛 227
第一节 《七巧板》、《天地之间》、《十二演播室》相继诞生 227
第二节 中学生知识竞赛节目的推出与发展 233
第三节 国产电视动画片的起步 236
第二十三章 为改革开放服务的电视教育节目 239
第一节 《跟我学》等外语教学节目的开办 239
第二节 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开办专题讲座 243
第三节 贴近时代的电视教育节目 247
第二十四章 电视纪录片的丰收 251
第一节 《丝绸之路》等中外合拍大型电视纪录片的兴起 251
第二节 大型电视纪录片的创作 255
第三节 电视纪录片题材风格的多样化 259
第四节 政论性纪录片的探索 262
第五节 地方台纪录片专栏——《地方台50分钟》 264
第一节 电视文艺的转型 267
第二十五章 电视文艺蓬勃发展 267
第二节 电视文艺的栏目不断丰富 270
第三节 连续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 272
第四节 以《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为代表的文艺竞赛活动 278
第五节 广场文艺节目的现场直播 282
第六节 与地方电视台合作,共同繁荣电视文艺 285
第七节 外国文艺的介绍与中外合拍电视节目 289
第二十六章 电视剧从复苏到飞跃发展 293
第一节 电视剧的复苏 293
第二节 单本剧的成长 294
第三节 连续剧的崛起 296
第四节 儿童电视剧成绩显著 301
第五节 电视剧的品种样式日益丰富 304
第六节 电视译制片的起步 308
第二十七章 对海外报道提出新思路 312
第一节 对海外报道发展迅速 312
第二节 中外合拍电视节目与对外宣传 317
第二十八章 宣传管理与观众调查 320
第一节 宣传管理不断加强 320
第二节 观众调查网络的建立与发展 325
第二十九章 电视技术日新月异 330
第一节 彩色电视中心的建设 330
第二节 播出技术走向现代化 333
第三节 传送与转播技术的更新和发展 336
第四节 基础设施大为加强 340
第三十章 节目制作精益求精 344
第一节 制作工艺的变化 344
第二节 电视灯光设施实现机械化、自动化 346
第三节 电视节目声音艺术和技术质量达到国际水平 349
第四节 电视美术不断创新 351
第五节 化妆、服装和道具的创建与发展 355
第三十一章 广告与经营不断发展 359
第一节 电视广告的开发与管理 359
第二节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的建立与发展 361
第三十二章 干部的培训与管理 364
第一节 组织机构与人事安排 364
第二节 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 368
第三节 干部队伍建设的加强 371
第四节 党委的建立与党团队伍的壮大 373
第三十三章 行政管理进入新阶段 377
第一节 台办公室日臻完善 377
第二节 财务改革与管理成绩显著 380
第三节 监督机制的建立 384
第四节 安全保卫得到加强 387
第五节 外事工作有较大发展 389
第六节 后勤工作保障有力 391
第四编 向世界大台迈进(1992年10月—1997年12月)第三十四章 综述 397
第三十五章 电视新闻加大改革力度跨上新台阶 414
第一节 新闻已成为电视节目的主体 414
第二节 全方位、多角度地同步报道重大事件 421
第三节 对社会热点的有力引导——《焦点访谈》的出台 427
第四节 一批有较大影响的栏目的创办 432
第三十六章 体育报道向世界先进水平看齐 439
第一节 体育频道的筹备和播出 439
第二节 奥运会等重大体育赛事报道成绩突出 443
第三节 电视体育节目在中国体育改革中的变化和发展 447
第三十七章 适应改革开放要求的经济节目 451
第一节 《经济信息联播》的创办 451
第二节 围绕国民经济发展,组织重大的宣传报道活动 453
第三节 第二套节目形成以经济宣传为特色的新格局 459
第三十八章 军事节目的丰富和发展 463
第一节 《军事新闻》和其他栏目相继推出 463
第二节 军事题材纪录片的兴盛 467
第三十九章 社会教育节目向对象化、专题化发展 471
第一节 《夕阳红》、《半边天》的诞生 471
第二节 《万家灯火》、《社会经纬》等专题栏目的出台 476
第三节 《人与自然》和《环球》等栏目的改版 480
第四节 文化专题节目的演进 484
第五节 经过调整的电视教育节目 487
第四十章 青少年节目面向世界与未来 491
第一节 《第二起跑线》、《大风车》等一批新栏目出台 491
第二节 “六个一百工程”的提出与实施 496
第三节 卫星电视少儿节目的开办 500
第四节 电视动画取得较大进展 502
第五节 银河少年电视艺术团的成长 506
第四十一章 纪录片创作迈上新台阶 508
第一节 创作具有国际水平的作品 508
第二节 《毛泽东》、《邓小平》等大型文献纪录片的创作及其重大影响 511
第三节 重大题材纪录片的创作和播出 514
第四节 《地方台30分钟》与《中国家庭》 517
第一节 文艺栏目的不断出新 520
第四十二章 电视文艺多姿多彩 520
第二节 大型文艺晚会好戏连台 524
第三节 春节联欢晚会力求出新 530
第四节 中国音乐电视的崛起 537
第五节 “心连心”艺术团演出活动的开展 539
第六节 文艺频道与戏曲·音乐频道的开办 542
第四十三章 电视剧的繁荣 546
第一节 强化精品意识,推动电视剧创作走向繁荣 546
第二节 反映伟大时代的电视剧接连出台 549
第三节 历史题材电视剧质量不断提高 555
第四节 四大古典名著改编成果显著 557
第五节 电视译制片风格样式日益丰富 562
第六节 电视剧走向世界 564
第四十四章 中国电视走向世界 567
第一节 对海外报道的突破 567
第二节 《中国新闻》等栏目有较大发展 570
第三节 《中国报道》等栏目的创办 573
第四节 第四套节目的筹备与《天涯共此时》的创办 576
第五节 《英语新闻》的发展和英语传送频道的筹办 579
第六节 迅速崛起的对外电视文艺 583
第七节 国际频道覆盖全球,节目落地获较大进展 586
第四十五章 新影、科影的转轨和发展 591
第一节 新影厂成为电视节目制作基地 591
第二节 科影厂的转轨和发展 596
第四十六章 宣传管理进一步加强 603
第一节 重视节目规划和管理 603
第二节 播出管理和磁带管理走向现代化 606
第三节 加强节目自身宣传 609
第四节 重视观众反馈,提高节目质量 611
第四十七章 深受欢迎的电视报刊 615
第一节 深入千家万户的《中国电视报》 615
第二节 探讨电视理论的园地——《电视研究》 620
第三节 各类业务期刊的创办 624
第四十八章 理论建设初见成效 629
第一节 电视理论研究逐步加强 629
第二节 节目研讨活动的开展 633
第三节 电视图书出版日渐繁荣 635
第四节 为电视宣传服务的资料工作 638
第五节 组织评奖和协助学会开展工作 640
第四十九章 日益频繁的国际交往 643
第一节 扩大交往,走向世界 643
第二节 与海外电视机构签订合作协议 646
第三节 富有成果的国际合作 649
第五十章 跟踪和应用电视科技的最新成果 652
第一节 数字电视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652
第二节 播出系统实现自动化、数字化 653
第三节 采用数字压缩技术实现多套节目传送 656
第四节 采用最新技术实现大型、野外、多点、立体的现场直播 658
第五节 节目制作迈向数字化 663
第六节 基础设施逐步实现自动化 667
第五十一章 无线与有线、卫星与地面相结合的传播覆盖网的形成 671
第一节 中央卫星电视传播中心的建立和加扰频道的开办 671
第二节 电影频道的开播 674
第三节 卫星电视农业和科技栏目的创办 678
第四节 图文电视的创办与国际互联网络的初建 681
第五十二章 组建经营性公司,建立影视基地 685
第一节 组建经营性公司 685
第二节 建立影视基地 689
第三节 广告经营的规模和影响不断扩大 694
第五十三章 新时期的机构设置和队伍建设 698
第一节 组织机构升格与人事管理 698
第二节 “人才兴台”战略的提出与实施 707
第三节 改革中的人事管理制度 710
第四节 关心离退休职工的生活 714
第一节 党团组织的发展和壮大 717
第五十四章 活跃的党、政、工、团工作 717
第二节 党的工作得到加强和改进 718
第三节 党风廉政教育取得新经验 722
第四节 团组织开展适合青年特点的工作 724
第五节 工会充分发挥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726
第五十五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730
第一节 连续五年荣获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单位标兵称号 730
第二节 开展富有实效的电视扶贫活动 734
第三节 廉政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738
第四节 审计监督工作进一步加强 740
第五十六章 行政管理工作向规范化、现代化目标前进 743
第一节 台办公室工作向现代化迈进 743
第二节 改善财务管理,促进电视事业快速发展 746
第三节 安全保卫工作走向规范化、现代化 750
第四节 行政后勤工作有较大发展 753
结束语 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