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篇 社会 3
简述 3
第一章 人民生活 3
第一节 民国时期 3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7
第二章 社会保障 16
第一节 优抚 16
第二节 安置 30
第三节 救济 36
第四节 救灾 46
第三章 残疾人事业 50
第一节 劳动就业 50
第二节 州福利厂 51
第三节 盲人聋哑人协会 52
第四章 社会管理 54
第一节 婚姻管理 54
第二节 殡葬改革 56
第三节 地名管理 58
第四节 收容遣送 60
第五章 华侨 62
第一节 侨史 62
第二节 分布 63
第三节 侨事与侨务 65
第六章 宗教 68
第一节 道教 68
第二节 佛教 72
第三节 伊斯兰教 76
第四节 基督教 77
第五节 宗教工作 82
第七章 汉语方言 84
第一节 语音 85
第二节 词汇 93
第三节 语法 95
第八章 时代风尚 97
第一节 民国时期 97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99
自久 107
商量成 107
人物传 107
第三十六篇 人物 107
李和穆 108
商胜 109
陶珽 109
凤英 110
彻庸 111
王锡衮 112
吾必奎 113
刘联声 114
读体 114
高奣映 115
陈时夏 117
池生春 118
刘荣黼 119
杞彩顺、杞彩云合传 121
夏正寅 123
李德芬 124
甘雨父子合传 125
果成 127
丁其彦 128
钱世禄 129
钱泰丰 130
郭燮熙 130
那维新 131
龚全贞 132
赵祚传 132
张经辰 137
毕昌杰 139
张舫 141
杨应华 142
和中立 142
席以祥 143
普显明 144
王瑾 145
起发贵 146
莫肇衡 147
黄人钦 147
郑南信 148
李文仕 149
段英 150
永聪 153
普光彩 154
朱培德 156
由云龙 158
胡国秀 160
张祖荫 161
张与仁 162
商娀生 162
艾列先 164
赵厚培 164
由人龙 165
和灿奎 166
罗衡 166
杨中鼎 167
甘芳 168
朱淮 169
张之霖 169
李正棻父子(女)合传 170
张仲淑 172
沈源 173
赵鹤清 174
布青阳 175
修圆 176
邓钟智 177
李海 177
夏国珍 178
李鉴洲 179
陆光鑫 179
陈海 181
王金英 183
李承华 184
西南服务团烈士合传 186
杨正清、李朝云合传 189
戴志云 190
李祟周 191
朱德芳 192
曹庆功 193
王长贵 193
陆正兴 194
蔡春芬 194
非有章 195
张焕仙 195
徐从伙 196
阎加金 197
飞德全 198
赵志斌 198
李天荣 198
者安贵 199
张志荣 199
周国兴 200
康永生 201
黑名海 202
布一民 203
刘光焯 203
段开智 204
杨世杰 205
彭江 205
耿正国 207
甘舜 208
高志远 209
普静衡 210
施尔福 211
白正棋 211
冯世发 213
马超群 214
陈子干 215
江焕章 216
龙福义 217
陈开昌 218
刘德礼 219
杨栋材 220
夏扬 220
迟习儒 222
李绍熙 223
沈学恕 224
施学生 225
方子端 225
杨森 226
张万育 227
耿天相 228
刘毓璜 229
王德洲 230
杨振新 231
姚安知府李贽 232
人物节录 232
徐霞客过楚雄 233
杨畏知固守楚雄城 235
?嘉州判罗仰锜 236
楚雄末任知府崇谦 237
省立楚雄中学创办人孟立人 238
程杲与省立楚雄中学 240
白乐夫在楚雄的日子 240
大姚一中校长端木铭 243
戴铭杰和《稻瘟病及其防治》 244
英模表 245
史事珍补 263
胡耀邦除夕访彝村 263
第三十七篇 杂记 263
班禅副委员长视察楚雄 265
费孝通三访禄村 266
陈毅楚雄看演出 267
郭沫若楚雄留题 268
清代武定彝族那氏两才女 270
寸秉信与苴却砚 271
埃德加·斯诺过楚雄 272
胡有与禄丰剪刀 272
罗次县长刘开忠智勇护城 272
盐运使张冲移卤就煤 273
张之毅与《易村手工业》 274
许鸿功行医济世 275
乱棒处死朱绍安 276
李士厚姚安除霸 277
早期牟定青年的觉醒 278
红军长征过禄丰 278
红军攻克楚雄城 279
红军长征过镇南 280
红军攻克黑井 281
红六军团长征过牟定 282
张天祥奇袭牟定城 283
平息楚雄地区匪患 283
南华马街区的剿匪除霸斗争 286
建国初期元谋凉山的民族工作 287
武定府马头起义 290
彝族农民起义领袖金肇盛 293
鲁贯实聚义反清廷 294
云南“六·一四”政变后的禄丰之战 295
吴梅在大姚的最后岁月 296
鄂湘联中在镇南 297
远征军司令长官部驻楚二三事 299
武定县“国大代表”、“立法委员”选举记述 300
狮子山正续寺田产之争 301
史料拾遗 302
姚郡世守高氏源流总派图 302
镌字岩凤氏世系摩崖 305
明清时期楚雄州境各土司世系 308
武定万德彝族那氏土司的封建统治 312
刘宇清“谕诸儿侄”文 318
《哀牢夷雄列传》中的三份彝文宗谱 319
考辨 323
诸葛亮南征的路线考说 323
牟定清代水利工程—闷龙 326
南华打雀山 326
习俗 327
灵竹和图腾 327
摩哈苴彝村的祖灵 329
倮族的巫师“呗耄”和“天书” 330
祭荞神 339
直苴彝族伙头制度 339
牟定老虎箐河的水规 341
石羊风味小吃 342
轶闻 343
县长和彝族打老庚 343
楚雄县长宁李泰破案 343
武侯南征驻髳州的传说 345
武疯子传奇 345
永仁赛装节 346
姚安龙华会传说 347
牟定化佛山的传说 348
永仁方山的传说 349
西灵圣母 351
第三十八篇 附录 355
古代著述书目 355
《新纂云南通志·艺文考》有关楚雄州境书目 355
《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有关楚雄州部分 363
云南省图书馆藏楚雄州地方文献目录 366
古文选录 367
移金马碧鸡文 367
兵部奏姚州破贼诺设弄杨虔柳露布 367
兵部奏姚州破贼设蒙俭等露布 369
大周故河东州刺史之碑 370
请罢姚州表 372
云南买马记 372
护法明公德运碑赞 374
兴宝寺德化铭 375
渊公塔碑铭 376
嵇肃灵峰明帝记 376
高生福墓志铭 378
万春山真觉禅寺记 379
狮山建正续寺碑记 380
改姚安路记 381
重建阳派兴宝寺续置常住记 381
威楚令〔长〕〔高〕〔公〕墓志铭并序 382
董庄愍死节威楚序 383
定远县儒学记 383
武定府改土设流记 384
请改土设流疏 384
苴却督捕营设官记 387
贺世袭高金宸膺奖序 388
杨刺史传 389
李卓吾先生祠堂记 391
谷贻汇序 391
彻禅师南游请藏缘起 392
陶不退《阆园集》序 392
福山泉碑记 393
《妙峰山志》序 393
义田说 394
文件选录 395
楚雄地委关于盐警叛变及加紧剿肃特的紧急通知 395
武定专署署秘(53)字第30号 396
楚雄地委文四○号 396
楚雄武定两地委合并情况简报 396
楚雄区互助合作运动情况综合 399
楚雄地委关于请求成立民族自治州向省委的报告 401
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委员会组织条例(草案) 405
关于楚雄区少数民族支系归并的初步意见 409
楚雄区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决议(草案) 416
再接再励 深钻苦干 为提前实现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而奋斗 417
省委批转关于停办食堂的两个材料 425
三年来地委领导问题的检查 430
关于建立楚雄彝族自治州革命委员会的请示报告 433
关于召开楚雄彝族自治州第一次党代表大会和建立新党委的请示报告 436
关于水产资源繁殖保护的规定 439
关于恢复和发展民族中小学的请示报告 440
楚雄州民族政策检查工作情况报告 441
关于稳定完善生产责任制的意见 445
关于坚决制止封建迷信活动的通知 448
楚雄彝族自治州经济林园保护条例 452
关于严格保护野生动物的布告 453
全州落实政策工作座谈会纪要 455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向国内外开放的公告 458
楚雄彝族自治州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暂行规定 460
楚雄彝族自治州少数民族教育暂行规定 463
楚雄彝族自治州扫除文盲暂行规定 464
关于新建楚雄州民族干校的请示报告 465
楚雄彝族自治州自治条例 466
关于切实加强贫困地区工作的意见 474
关于进一步做好贫困地区经济开发及扶贫工作的通知 478
楚雄彝族自治州职业技术教育暂行规定 481
关于保护通信线路及其设施的通告 485
关于逐步提高少数民族职工比例的暂行规定 486
索引 487
编后记 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