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 1
第一章 文学艺术的本质 1
第一节 文艺的再现认识性 1
第二节 文艺的表现感情性 9
第三节 文艺表现感情与反映生活的辩证关系 15
第四节 艺术的审美性 20
一 艺术表现的现实美 22
二 艺术表现的真实美 23
三 艺术家进步倾向性之形象化的美 25
四 艺术的形式美 27
第五节 情感性和形象性的统一 28
第二章 文学艺术的起源 33
第一节 历史上的几种艺术起源论 33
第二节 关于劳动与艺术的起源 36
第三节 艺术起源问题的新探索 40
第三章 文学艺术的发展 50
第一节 文学艺术随社会发展而发展的客观规律 50
一 社会发展引起文学艺术在内容和形式、思潮和流派以及风格上的发展变化 50
二 文学艺术发展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 56
第二节 文学艺术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 63
一 文学艺术发展中的继承和革新 63
二 各民族文学艺术的相互影响 73
第三节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是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发展的规律 78
一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科学性 78
二 要正确认识和贯彻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80
第四章 文学的阶级性、人性和人民性 84
第一节 关于文学的阶级性 84
第二节 文学的阶级性和人性的关系 91
一 什么是人性 91
二 人性和阶级性的关系 92
一 什么是人民性 95
第三节 文学的人民性 95
二 人民性与真实性的关系 98
三 人民性与艺术性的关系 102
第四节 文学的社会功用 103
一 认识教育作用 104
二 思想教育作用 106
三 感情教育作用 107
四 审美教育作用 109
第五节 社会主义文艺的方向 112
第五章 文学的形象和典型 121
第一节 文学形象的本质特征 121
第二节 文学形象的典型性 124
第三节 典型人物的基本特征 131
一 典型人物是鲜明独特、不可重复的人物个性 131
二 典型人物具有巨大深刻的概括性 135
三 典型人物与一定的典型环境相统一 139
四 典型人物集中表现作家对生活的独特认识、伦理评价及其基本美学原则 142
第六章 艺术的创造性想象 145
第一节 艺术想象理论的历史发展 145
第二节 关于形象思维的讨论 151
第三节 艺术想象的心理要素 157
一 表象 158
二 思维 161
三 理想 168
四 情感 172
第四节 艺术想象的基本过程 181
一 灵感 181
二 联想、分想 184
三 幻想 189
第七章 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192
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192
一 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 192
二 怎样达到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 199
一 思想与感情 203
第二节 文学作品的内容的构成因素 203
二 人与境 212
第三节 文学作品的结构 222
一 叙事性文学作品的情节结构和心理结构 223
二 抒情文学的情感结构 228
三 文学作品结构的基本原则 232
第四节 文学作品的语言 235
一 文学作品语言的形象性 236
二 文学作品语言的感情色彩 238
三 文学作品语言的含蓄性 238
四 文学作品语言的音乐美 239
第八章 作家的创作个性和文学的风格 243
第一节 作家的创作个性 243
一 创作个性及其成因 243
二 创作个性的意义 244
三 创作个性的表现 246
第二节 文学风格的涵义、表现及意义 248
一 文学风格的涵义 248
二 文学风格的表现 250
三 文学风格的意义 251
第三节 文学风格的形成 253
一 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风格形成中的重要意义 253
二 创作方法等因素对文学风格形成的影响 258
第四节 文学风格的多样化和文学的民族特点 259
一 文学风格的多样化及其形成 259
二 文学的民族特点 262
第九章 文学的创作方法 264
第一节 文学史上创作方法的发展 264
第二节 两种基本创作方法——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278
一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发展 278
二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特点 282
三 两种创作方法的区别和联系 286
第三节 社会主义时期的创作方法 289
第四节 创作方法与世界观的关系 298
第十章 文学的体裁 305
第一节 诗歌 305
一 诗歌的特征 306
二 诗歌的表现手法 311
三 诗歌的分类 313
第二节 小说 315
一 小说的特征 316
二 小说的分类 318
第三节 戏剧文学 321
一 戏剧文学的特征 321
二 戏剧文学的分类 323
第四节 电影文学 327
第五节 散文 330
一 散文的特征 330
二 散文的分类 331
一 文学欣赏的性质 336
第十一章 文学欣赏 336
第一节 文学欣赏的性质和意义 336
二 文学欣赏的意义 339
第二节 文学欣赏的过程 341
一 文学欣赏过程的三个阶段 341
二 欣赏过程中的理性活动 350
第三节 欣赏的差异性和一致性 351
第四节 欣赏者的素养和能力 354
第十二章 文学批评 358
第一节 文学批评的性质和职能 358
第二节 文学批评的标准 365
一 五种文学批评标准的比较说明 365
二 真、善、美的涵义 371
第三节 文学批评的方法 376
第四节 文学批评工作者的修养 379
后记 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