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 1
第一章 我国中药的丰富资源 1
目录 1
第二章 中药鉴定学的意义和任务 2
第三章 中药鉴定学的发展概况 4
第一节 古代中药鉴定资料简介 4
第二节 近代有关中药鉴定工作概况 7
第四章 中药的采收、加工与贮藏 10
第一节 中药的采收 10
第二节 中药的加工 11
第三节 中药的贮藏 13
第一节 中药鉴定的依据和取样 18
第五章 中药的鉴定 18
第二节 中药鉴定的方法 19
各论 33
第一篇 植物药类 33
第六章 根及根茎类中药 33
第一节 根类中药 33
一、性状鉴别 33
二、显微鉴别 33
第二节 根茎类中药 34
一、性状鉴别 34
二、显微鉴别 35
狗脊 35
贯众 36
骨碎补 40
广防己 41
大黄 42
拳参 45
虎杖 46
何首乌(附:首乌藤) 48
川牛膝 50
怀牛膝 51
商陆 54
银柴胡 55
太子参 55
威灵仙 56
川乌 58
草乌 60
附子 61
雪上一支蒿 64
白头翁 65
白芍 67
赤芍 68
黄连 69
升麻 74
防己(粉防己、汉防己) 75
北豆根 76
乌药 78
延胡索 79
夏天无 80
板蓝根 81
常山 83
地榆 85
苦参 86
山豆根 87
葛根 89
甘草 90
黄芪 93
远志 96
甘遂 97
毛冬青 98
白蔹 99
了哥王 100
人参 100
三七 105
白芷 107
当归 109
独活 111
羌活 113
前胡 115
川芎 117
藁本 119
防风 122
柴胡 123
北沙参 126
明党参 126
龙胆 127
秦艽 129
萝芙木 131
白前 132
白薇 134
徐长卿 135
紫草 136
丹参 137
黄芩 139
玄参 142
地黄 144
胡黄连 145
巴戟天 146
茜草 147
红大戟 148
蜘蛛香 149
续断 150
雪胆 152
天花粉 152
桔梗 154
党参 156
南沙参 158
川木香 159
木香 160
白术 162
苍术 164
紫菀 166
漏芦 167
三棱(荆三棱) 169
泽泻 170
香附 172
天南星 173
半夏 175
白附子(禹白附) 176
石菖蒲(附:水菖蒲) 177
百部 179
川贝母 181
浙贝母 184
黄精 186
玉竹 187
重楼 189
土茯苓 190
天冬 191
麦冬 192
知母 194
藜芦 195
萆薢 196
穿山龙 197
山药 198
薯莨(红孩儿) 200
射干 201
莪术 202
姜黄 204
郁金 205
高良姜 207
天麻 209
山慈姑 211
第七章 茎木类中药 212
一、性状鉴别 212
二、显微鉴别 213
海风藤 213
络石藤 214
寄生 215
关木通 217
川木通 219
大血藤 221
青风藤 222
苏木 223
鸡血藤 224
降香 226
苦木 227
小通草 228
沉香 229
通草 232
钩藤 233
第八章 皮类中药 236
一、性状鉴别 236
桑白皮(附:桑枝、桑叶、桑椹) 237
二、显微鉴别 237
牡丹皮 239
厚朴(附:厚朴花) 241
紫荆皮 244
肉桂(附:桂枝、桂子) 245
杜仲 248
合欢皮 250
海桐皮 251
黄柏 253
白鲜皮 256
苦楝皮 257
五加皮 259
救必应 259
秦皮 261
香加皮 262
地骨皮 263
第九章 叶类中药 265
一、性状鉴别 265
二、显微鉴别 266
三尖杉 266
侧柏叶(附:柏子仁) 267
大青叶 268
番泻叶 269
四季青 271
功劳叶 272
桉叶 273
满山红 275
罗布麻叶 276
臭梧桐叶 277
牡荆叶 277
艾叶 278
第十章 花类中药 279
一、性状鉴别 279
二、显微鉴别 280
辛夷 280
芫花 282
丁香(附:母丁香) 283
闹羊花 285
密蒙花 286
夏枯草 287
洋金花 288
金银花(附:忍冬藤) 290
款冬花 292
菊花(附:野菊花) 293
红花 295
蒲黄 296
番红花 297
第十一章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 299
第一节 果实类中药 299
一、性状鉴别 299
二、显微鉴别 300
一、性状鉴别 300
第二节 种子类中药 300
二、显微鉴别 300
荜茇 301
马兜铃(附:青木香) 302
地肤子 304
王不留行 305
五味子 306
肉豆蔻 309
荜澄茄 310
葶苈子 311
白芥子 312
复盆子 313
木瓜 314
山楂 315
苦杏仁 316
桃仁 318
郁李仁 319
乌梅 320
金樱子 321
沙苑子 322
猪牙皂(附:皂角刺) 323
决明子 324
补骨脂 325
槐角(附:槐米、槐花) 326
枳壳(附:枳实) 327
香橼 330
陈皮(附:青皮、橘核、橘络) 331
橘红 333
吴茱萸 335
鸦胆子 336
川楝子 337
千金子(续随子) 338
巴豆 339
酸枣仁 340
苘麻子 340
使君子 341
诃子 342
小茴香 344
蛇床子 346
山茱萸 347
连翘 348
女贞子 349
马钱子 349
菟丝子 352
牵牛子 352
天仙子 354
枸杞子 355
栀子 355
瓜蒌(附:瓜蒌子) 357
鹤虱 358
槟榔(附:大腹皮) 360
砂仁(附:砂仁叶油) 362
草果 364
白豆蔻 365
红豆蔻 367
草豆蔻 368
益智 368
第十二章 全草类中药 369
伸筋草 370
石韦 370
麻黄 372
鱼腥草 375
肿节风 375
细辛 376
淫羊藿 379
冰凉花 379
蔊菜 380
垂盆草 381
仙鹤草 382
鹤草芽 383
地丁 384
农吉利 385
老鹳草 386
透骨草 387
田基黄 389
紫花地丁 389
锁阳 390
鹿衔草 391
紫金牛 392
金钱草 394
马鞭草 396
白毛夏枯草 397
青兰 398
荆芥 398
紫苏梗(附:紫苏叶、紫苏子) 400
益母草(附:茺蔚子) 401
广藿香 402
藿香 403
香薷 404
泽兰 405
薄荷 406
肉苁蓉 408
穿心莲 409
鸡矢藤 411
白花蛇舌草 412
败酱草 413
千里光 414
佩兰 415
豨莶草 416
小蓟 417
大蓟 418
蒲公英 419
青蒿 420
茵陈蒿 421
刘寄奴 423
蓍草 423
芸香草 424
淡竹叶 426
谷精草 427
石斛 428
第十三章 藻菌类中药 430
一、藻类 430
二、菌类 430
海藻 431
冬虫夏草 432
灵芝 433
茯苓 434
猪苓 436
马勃 437
松萝 439
第十四章 树脂类中药 440
一、树脂在植物界中的存在和采取 440
二、树脂的化学组成 441
三、树脂的分类 441
四、树脂的鉴定 442
苏合香 442
枫香脂 443
乳香 444
没药 445
阿魏 446
安息香 447
血竭 449
第十五章 其他类中药 451
海金沙 452
青黛 452
儿茶 453
冰片 455
五倍子 456
竹黄 459
芦荟 459
第十六章 动物类中药在我国应用 461
的概况 461
第二篇 动物药类 461
第十七章 药用动物的基本构造 462
第一节 细胞和组织 462
第二节 器官和器官系统 464
第十八章 药用动物的分类概述 465
第十九章 动物类中药的鉴定 470
紫梢花 470
水蛭 471
地龙 472
石决明 472
珍珠(附:珍珠母) 473
牡蛎 475
海螵蛸(附:乌贼墨) 476
蜈蚣 478
全蝎 478
土鳖虫 479
桑螵蛸 479
蝉蜕(附:蝉花) 480
斑蝥 481
僵蚕 482
蜂蜜(附:蜂房) 483
海马 484
海龙 486
蟾酥 486
哈士蟆油(田鸡油) 488
金钱白花蛇 489
蛤蚧 489
蕲蛇 490
穿山甲 491
五灵脂 492
熊胆 493
虎骨(附:豹骨) 494
马宝 496
麝香 497
鹿茸(附:鹿角、鹿角霜) 500
牛黄 502
羚羊角 504
阿胶 505
犀角(附:水牛角) 505
第二十章 矿物的性质 508
第三篇 矿物药类 508
第二十一章 矿物类中药的分类 510
第二十二章 矿物类中药的鉴定 510
朱砂 510
轻粉(甘汞) 511
红粉 512
自然铜 512
赭石 513
礞石 513
密陀僧 514
胆矾 514
雄黄 514
滑石 515
信石 515
石膏 516
寒水石 516
紫石英 517
浮海石 517
龙骨(附:龙齿) 518
芒硝 519
硇砂 519
炉甘石 520
硫黄(附:天生黄) 520
琥珀 520
附录 530
中文索引………………………………………522 拉丁学名索引 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