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党的纪律检查概述 1
第一节 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性质和主要任务 2
一、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性质 2
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主要任务 4
第二节 党的纪律检查工作指导思想 10
一、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的指导思想 10
二、贯彻纪律检查指导思想需要正确认识的几个关系 13
第三节 新时期党的纪律检查工作 18
一、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恢复与发展 18
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产生方式与领导体制的确定 19
三、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任务 20
四、党的纪律检查法规建设 22
五、新时期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的基本经验 23
第四节 党的纪律与违纪 26
一、党的纪律的基本含义 26
二、党的纪律的主要内容 31
三、党纪的制定和执行 36
四、违纪的一般理论 41
五、党纪责任和党纪处分 53
第二章 行政监察理论概述 68
第一节 行政监察的概念 68
一、行政监察的概念和特征 68
二、行政监察的地位和作用 70
三、行政监察的基本原则 72
第二节 行政监察机关 74
一、我国行政监察机关的发展概况 74
二、我国行政监察机关的机构设置和领导体制 76
三、我国行政监察机关的权限 80
四、我国行政监察机关的任务 83
五、我国行政监察机关行使监察权的方式 86
第三节 行政监察对象 90
一、行政监察对象概述 90
二、国家行政机关 91
三、国家公务员 99
四、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 102
五、行政监察机关对监察对象管辖的原则和范围 102
第四节 行政监察机关与相关监督机关的工作关系 104
一、行政监察机关与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工作关系 105
二、行政监察机关与人民检察机关的工作关系 108
三、行政监察机关与经济监督机关的工作关系 111
四、行政监察机关与舆论监督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 114
第三章 证据的基本理论 117
第一节 证据的概念、特征和作用 117
一、证据的概念 117
二、证据的三要素 118
三、证据的意义 123
第二节 证据的分类 125
一、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 126
二、控诉证据与辩护证据,本证与反证 128
三、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130
四、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133
第三节 证明、证明要求及证明对象 137
一、证据制度概述 137
二、证明及证明要求 139
三、证明对象 142
第四节 证明责任 146
一、证明责任的历史考察 146
二、证明责任的概念 148
三、证明责任的承担 149
第四章 证据的收集、审查和运用 156
第一节 证据的收集和保全 156
一、调查收集证据的概念 156
二、调查收集证据的基本特征 158
三、调查收集证据的分类 165
四、调查收集证据的原则和基本要求 167
五、证据的保全 173
第二节 审查判断证据 175
一、审查判断证据的概念和意义 175
二、审查判断证据的原则 176
三、审查判断证据的内容和标准 180
四、审查判断证据的基本方法 185
第三节 证据的运用 189
一、运用证据的原则 189
二、对各种证据的审查运用 191
第五章 纪检监察证据及其审查运用 203
第一节 纪检监察证据的概念和作用 203
一、纪检监察证据的概念 203
二、纪检监察证据的特征 204
三、纪检监察证据的作用 205
第二节 纪检监察证据的分类 206
一、有错证据与无错证据 207
二、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208
三、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208
四、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 209
第三节 纪检证据分论 209
一、物证、书证 209
二、证人证言 212
三、被调查人的陈述 213
四、鉴定结论 214
五、现场察看笔录 214
第四节 纪检监察证据的调查收集和保全 217
一、纪检监察证据调查收集的概念和特征 217
二、调查收集证据的原则和要求 219
三、调查收集证据的基本方法 223
四、证据的保全 225
第五节 纪检监察证据的鉴别 226
一、纪检监察证据鉴别的概念和意义 226
二、鉴别证据的内容 228
三、鉴别证据的基本方法 230
第六节 纪检监察证据的运用 232
一、纪检监察证据运用的基本原则 232
二、间接证据的运用规则 235
第七节 纪检监察案件的证明 237
一、证明的概念和作用 237
二、证明的内容 237
三、证明的过程 238
第八节 纪检监察案件的证明要求 239
一、纪检监察案件证明要求的概念 239
二、证明违法违纪案件的基本要求 240
三、纪检监察案件不同阶段的证明要求 241
第九节 纪检监察案件中的证明对象 244
一、纪检监察案件证明对象的概念 244
二、纪检监察案件证明对象的范围 245
第十节 纪检监察案件中的证明责任 249
一、证明责任的概念 249
二、纪检监察案件中证明责任的承担 250
第六章 违反政治纪律类案件的证据调查与运用 255
第一节 违反政治纪律类案件概述 255
一、违反政治纪律行为的概述 255
二、违反政治纪律行为的构成条件 256
三、违反政治纪律行为的主要表现 258
第二节 违反政治纪律类案件的证据调查 260
一、认定时所需要证明的内容 261
二、认定时所需要的证据材料 262
三、证据调查的基本原则 263
四、证据调查的具体手段和措施 264
第三节 违反政治纪律类案件的证据运用 267
一、证据运用的意义 267
二、违反政治纪律案件证据的审查 268
第七章 违反组织、人事纪律案件的证据调查与运用 273
第一节 违反组织、人事纪律案件概述 273
一、违反组织、人事纪律行为的概念 273
二、违反组织、人事纪律行为的表现形式 274
三、处理组织人事类违法违纪行为应注意的问题 277
第二节 违反组织、人事纪律行为的证据调查 278
一、证据调查的对象和内容 278
二、证据调查的基本要求 281
三、证据调查的手段 283
第三节 违反组织、人事纪律案件的证据运用 285
一、违反组织、人事纪律案件的证明要求 285
二、违反组织、人事纪律案件的证据审查 287
第八章 贪污贿赂案件的证据调查与运用 292
第一节 贪污贿赂行为概述 292
一、贪污贿赂行为的概念 292
二、贪污贿赂行为的构成要件 293
三、贪污贿赂行为的主要表现 294
四、几种具体的贪污贿赂行为的特征 295
第二节 对贪污案件的证据调查 305
一、对贪污案件的调查取证方法 305
二、调查取证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311
第三节 对贿赂案件的证据调查 313
一、判定受贿案件必须具备的证据材料 313
二、贿赂案件调查的原则和手段 316
三、贿赂案件调查取证的谋略和方法 319
四、贿赂案件调查取证的突破口选择 322
五、贿赂案件调查取证的具体措施 325
第四节 贪污案件证据的运用 328
一、贪污案件证据的审核鉴别 328
二、运用证据来证明贪污案件 338
第五节 贿赂案件的证据运用 342
一、证据材料不真实的主要原因 342
二、贿赂案件证据的审查与判断 344
三、贿赂案件证据的运用 348
第九章 失职、渎职案件的证据调查与应用 351
第一节 失职、渎职行为概述 351
一、失职、渎职行为概述 352
二、应当注意的问题 353
三、失职、渎职行为的主要内容 354
四、失职、渎职行为的一般规定 355
第二节 几种主要的失职、渎职行为及其构成要件 357
一、党组织负责人的失职、渎职行为 357
二、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部门、单位工作人员中的党员的失职、渎职行为 358
三、违反有关规定,强令他人履行非法定义务的行为 359
四、因工作不负责任致使所属人员叛逃、出走的行为 360
第三节 一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失职、渎职案件的证据调查 360
一、一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失职、渎职案件的证据调查 360
二、一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案件的证据调查途径 365
三、一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案件的取证措施 367
第四节 一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失职、渎职案件的证据运用 370
一、一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案件的证据鉴别 370
二、一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案件证据的运用 375
第五节 司法工作人员失职、渎职行为的证据调查 379
一、徇私枉法行为的证据调查 379
二、民事、行政枉法裁判行为的证据调查 382
三、执行判决、裁定失职行为和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行为的证据调查 384
四、私放在押人员行为的证据调查 385
五、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行为的证据调查 387
六、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行为的证据调查 389
第六节 司法工作人员失职、渎职行为的证据运用 390
一、司法渎职行为的证据审查和判断 391
二、司法渎职行为的证据运用 396
第七节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失职、渎职案件证据的调查 399
一、案件当事人的交代和说明 399
二、证人证言 405
三、其他证据材料的调查 414
第八节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失职、渎职案件的证据运用 416
一、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渎职案件的证据审查 416
二、证据在调查阶段的运用 419
三、在处理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渎职案时证据的运用 421
第十章 侵犯党员权利、公民权利案件的证据调查与运用 424
第一节 侵犯党员权利行为概述 424
一、党员权利的概念和特征 424
二、侵犯党员权利的表现形式 431
三、对侵犯党员权利行为的处理 433
第二节 侵犯党员权利的行为具体表现及构成要件 435
一、进行表决和选举时,故意不通知或阻碍有表决权和有选举权的人到场 435
二、用非组织活动拉选票破坏选举,妨碍选举人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438
三、不允许党员本人申辩,不允许其他党员为犯错误的党员作证和辩护 441
四、对其他党员实事求是的作证和辩护进行追究 443
五、将检举、控告材料私自扣压、销毁,或将其转给被检举人、被控告人 445
六、对批评人、检举人、控告人进行各种形式的打击报复 447
七、捏造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449
第三节 侵犯党员权利案件的证据调查与运用 451
一、侵犯党员权利案件的证据调查 451
二、侵犯党员权利案件中证据的运用 461
第十一章 严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类案件的证据调查与运用 467
第一节 严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行为概述 467
一、社会主义道德的概念和特征 467
二、严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行为的构成要件 469
第二节 几种具体的严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行为 471
一、弄虚作假、骗取荣誉的行为 471
二、通奸行为 472
三、重婚或包养情妇(夫)的行为 473
四、利用职权、教养关系、从属关系或其他相类似关系与他人发生性关系的行为 473
五、拒不承担抚养教育义务或赡养义务的行为;虐待家庭成员或遗弃家庭成员的行为 475
六、遇到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时,能救而不救的行为 476
七、其他严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的行为 477
第三节 违反社会主义道德行为的证据调查与运用 478
一、本行为的证据调查与收集 478
二、本行为的证据审查与判断 479
三、本行为的证据运用 479
第十二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类案件的证据调查与运用 481
第一节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概述 481
一、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一般理论 481
二、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的构成要件 482
第二节 几种具体的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 484
一、进行色情活动的行为 484
二、嫖娼、卖淫行为 485
三、制作、复制、出售、出租、传播淫秽影视书画或其他淫秽物品的行为 486
四、观看淫秽影视书画、观看淫秽表演、组织进行淫秽表演的行为 487
五、进行淫乱活动的行为 487
六、猥亵、侮辱妇女的行为 488
七、涉毒行为 488
八、侵犯公私财产的行为 489
九、赌博行为 492
十、妨碍执行公务的行为 492
十一、扰乱和破坏生产、交通、工作等秩序的行为 493
十二、搞封建迷信活动,扰乱生产、工作、社会生活秩序的行为 494
十三、伪造、变造或者买卖、使用伪造的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 494
十四、抢夺党和国家机关、企业(公司)、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 495
十五、伪造、变造或者买卖、使用伪造的学历、文凭的行为 495
十六、违反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超计划生育的行为 495
十七、破坏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贯彻实施的行为 496
十八、违反国家关于保护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的行为 496
十九、违反国家关于保护自然资源方面的法律、法规的行为 497
二十、违反国家关于保护文物古迹方面的法律、法规的行为 497
二十一、编造、散播虚假信息或者其他对社会有害的信息的行为 498
二十二、违反有关规定,侵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行为 498
二十三、包庇行为 499
二十四、被犯罪分子蒙骗而为其犯罪活动提供方便条件的行为 500
二十五、触犯驻在国家、地区法律、法令,不尊重驻在国家、地区宗教习俗的行为 500
二十六、违反国(边)境管理法律、法规,偷越国(边)境的行为 500
二十七、其他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 501
第三节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的证据调查与运用 501
一、证据的调查与核实 502
二、证据的运用 504
第十三章 纪检监察案件证据的司法转换与运用 506
第一节 纪检监察案件的司法移交 506
一、纪检监察案件的司法移交的条件 507
二、纪检监察案件司法移交的标准 509
三、纪检监察案件司法移交的管辖 511
四、纪检监察案件司法移交的程序和效力 513
第二节 纪检监察证据的司法审查 514
一、纪检监察证据与刑事诉讼证据的区别 515
二、对纪检监察证据的司法审查 517
第三节 纪检监察证据的司法运用 522
一、纪检监察证据的立案运用 523
二、纪检监察证据的起诉运用 524
三、法庭调查中纪检监察证据的司法运用 525
第四节 纪检监察机关与司法机关联合办案问题 529
一、纪检监察机关办案的基本特点和规律 529
二、司法机关办理案件的基本特点和规律 531
三、纪检监察机关与司法机关联合办案问题 532
第十四章 纪检监察案件证据的不当运用 536
第一节 纪检监察中证据虚假的原因 536
一、纪检监察中证据虚假概论 536
二、从证据的本质属性谈证据的虚假 537
三、纪检监察中各具体证据形式虚假的原因 541
第二节 纪检监察证据错误的防范 547
一、纪检监察证据错误的一般防范措施 547
二、纪检监察证据错误的具体防范措施 552
第三节 纪检监察中证据的错误运用 557
一、在调查过程中运用证据的错误 558
二、在处理案件过程中证据运用的错误 560
第四节 纪检监察案件证据错误运用的防范 565
一、加强纪检监察案件办案人员对正确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重要性的认识 565
二、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证据 566
三、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证据的几项特别规则 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