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自然地理 第1编》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B.H.杰米亚诺夫 T.H.波波娃著;徐士珍等译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56
  • ISBN:
  • 页数:250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绪论 1

§1. 自然地理学的对象 1

§2. 自然地理学的部门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

世界地理认识几个主要阶段的概述 2

§3. 地理学的起源 2

§4. 古代 3

§5. 中世纪 4

§6. 伟大的地理发现时代 6

原序 7

§7. 俄罗斯人的地理发见 7

§8. 地理知识对于测量员,地形测量员和制图员的意义 15

第二章 地球的一般概念 17

§9. 宇宙中的地球 17

§10. 地球的形状 17

§11. 地球大小和弧度测量的概念 18

§12. 地球的运动 19

§13. 地球自转 20

§15. 方位与子午线 22

§14. 定向 22

§16. 地理纬度和经度及测定坐标的方法 23

§17. 地球纬度的测定 23

§18. 地球经度的测定 24

§19. 地球公转 24

§20. 黄道 25

§21. 恒星时和真太阳时 26

§23. 法定时 27

§22. 地方时和标准时 27

§24. 历法 28

§25. 旧历和新历 28

§26. 地球和太阳系 29

§27. 太阳 29

§28. 行星 30

§29. 月球--地球的卫星 31

§31. 宇宙的起源和结构 32

§30. 日食和月食 32

§32. 地球的物理特性 34

§33. 地球表面上的重力 35

§34. 地球的密度 35

§35. 地球的内热和地热增温率 36

§36. 地磁 37

§37. 地球的内部状态 38

§38. 地球的基本外壳 39

第三章 岩石圈(地壳) 41

地球表面是外力和内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41

§39. 陆地的一般形态 41

§40. 大陆地形和大洋盆地的主要特征 42

§41. 陆地地形 42

§42. 岛屿 43

§43. 大陆岛 44

§44. 火山岛 44

§45. ? 45

§46. ? 46

§47. ? 46

§48. ?区划分 47

§49. ? 47

§50. 大西洋 48

§51. 印度洋 49

§52. 北冰洋 49

§53. 海及其区分 50

§54. 海平面及其变动 50

世界海洋洋底地形 51

§55. 深度的测量 51

§56. 等深线图 52

§57. 海底地形的基本特征 52

§58. 陆地的平均高度和海洋的平均高度 54

§59. 海陆起伏曲线 55

§61. 在地图上描绘海底地形 56

§60. 海洋沉积 56

§62. 地壳的要素 57

§63. 地壳运动 58

§64. 地震 59

§65. 海底地震 62

§66. 岩石原生产状的破坏形式 63

§67. 褶皱作用和造山作用 65

§68. 火山作用 67

§69. 侵入过程 67

§70. 喷出过程 69

§71. 火山的类型 70

§72. 斯特朗波里型火山 71

§73. 伏耳卡诺型火山 71

§74. 泥火山 72

§75. 火山熄灭阶段 72

§76. 火山的地球分布 73

§77. 地壳的组成(岩石圈) 74

关于矿物和岩石的概念 74

§78. 岩浆的一般概念 75

§79. 矿物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 75

§80. 矿物的化学特性 78

§81. 矿物的分类 78

§82. 岩石 79

§83. 岩浆岩 79

引起沉积岩形成的过程 80

§84. 风化作用 80

§85. 化学风化作用 82

§86. 生物风化作用 83

§87. 沉积岩 84

§88. 生物岩 87

§89. 化学沉积岩 88

§90. 变质岩 88

§91. 地球的地质史 89

§92. 相对的和绝对的地质年表 92

太古代和始生代或前寒武纪 93

古生代 94

§93. 寒武纪 94

§94. 志留纪 95

§95. 泥盆纪 95

§96. 石炭纪 96

§97. 三叠纪 97

中生代 98

§98. 三叠纪 98

§99. 侏罗纪 99

§100. 白垩纪 99

新生代 100

§101. 第三纪 100

§102. 第四纪 101

第四章 大气圈 103

§103. 大气圈的结构 103

§104. 地球增温 104

§105. 地球的辐射平衡 105

§106. 气温 105

§107. 温度随高度变化 107

§108. 地球上温度的分布 107

§109. 大气密度与大气压力 110

§110. 气压表高程测量 110

§111. 空气水平和垂直移动 111

§112. 大气环流 111

§113. 气旋和反气旋 113

§114. 气旋 113

§115. 反气旋 114

§116. 海陆风与季风 114

§117. 地表气压和风的地理分布 115

§118. 地方风 116

§119. 山谷风 116

§121. 旱风 117

§122. 观测风的方法 117

§120. 布拉风 117

§123. 大气中光的现象(折光) 118

§124. 幻景 118

§125. 晨昏曚影的现象 118

§126. 大气中的水汽 118

§127. 绝对温度与相对湿度及其测定的方法 119

§128. 大气中水汽的分布 120

§129. 蒸发及其测定的方法 120

§130. 大气中水分凝结的条件和进程 120

§131. 云量与云类 121

§132. 降水 122

§133. 地球上降水量的分布 123

§134. 隐水量的年中分配 123

§135. 气象仪器与气象站的工作 124

§138. 天气与气候 125

§137. 气象现象对地形测量和大地测量工作的影响 125

§136. 大气上层的观测 125

§139. 气候 127

§140. 植被对气候的影响 129

§141. 下垫面的影响 130

§142. 人类对气候的影响 130

§143. 气候对地球表面的影响 130

§144. 气候带 130

§145. 赤道带 131

§146. 热带季风和赤道季风带 131

§147. 信风带 131

§148. 副热带 131

§149. 温带 131

§150. 副极地带 132

§151. 极地带 132

§152. 小气候 133

§153. 气候的变化 134

§154. 地球上水分的循环 135

第五章 水圈 135

§155. 大洋和海 136

§156. 海水的盐分 137

§157. 海水的颜色和透明度 138

§158. 海洋水的温度 139

§159. 海冰 140

§160. 海水的运动 141

§161. 波浪 141

§162. 涨潮和落潮 144

§163. 涨潮和落潮的原因 144

§164. 洋流 146

§165. 海平面升降的气象原因 149

§166. 在地形图上描绘海 150

§167. 海的活动 151

§168. 海岸的性质 152

§169. 沉积作用 153

海岸的基本类型 154

§170. 达耳马地亚型 155

§171. “卡拉”型 155

§172. 峡湾型 156

§173. 断崖型 156

§174. 里亚斯型 157

§175. 咸海型 157

§176. 溺谷型海岸 158

§177. 潟湖型 158

§178. 冰型海岸 159

地下水 160

§179. 地下水的来源 160

§180. 地下水的运动 160

§181. 泉水 162

§182. 矿泉 162

§183. 地下水的活动 163

§184. 喀斯特现象 163

§185. 喀斯特的地理分布 166

§187. 在地图上描绘地下水 167

§186. 地滑 167

河流及其在自然界和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168

§188. 河流网的密度 169

§189. 河系 170

§190. 河流的流域 171

§191. 河槽里水的运动 173

§192. 河流的情况 174

§193. 河流的气候分类 175

§194. 水文测量 176

§195. 流水的活动 177

§196. 河流的侵蚀活动 179

§197. 河流的纵断面 180

§198. 旁触 180

§199. 河谷 181

§200. 河槽和河漫滩 182

§201. 河成阶地 183

§202. 河流的沉积 184

§203. 在地形图上表现河流网 185

湖泊 187

§204. 湖盆的成因 188

§205. 湖泊中水的平衡 190

§206. 湖水的物理特性 191

§207. 湖水的成分 192

§208. 湖水的运动 192

§209. 湖底沉积 193

§210. 湖泊发展的各阶段 194

§211. 湖泊的地理分布 195

§212. 湖泊在地理上和在经济上的意义 197

§213. 在地图上描绘湖泊的特点 197

沼泽 199

§214. 沼泽的形成 199

§215. 沼泽的地理分布 201

§218. 永久冻结及其分布的界限 202

永久冻结 202

§217. 描绘沼泽的特点 202

§216. 沼泽的地理意义 202

§224. 雪变为冰雪和冰 203

§219. 永久冻结的动态 204

§220. 在地图中表现永久冻结区的自然特征 206

固体状态的水 206

§221. 山上的雪线及其确定的方法 207

§222. 确定雪线高度的方法 208

§223. 雪线的高度和气候及其他因素的关系 208

§225. 冰川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209

§226. 冰川的融化 210

§227. 冰川的类型及其分布 210

§228. 冰川的运动 212

§229. 冰川的活动 214

§230. 冰川的侵蚀 215

§231. 古代的冰川作用 215

§232. 在地形图上表现冰川 218

§233. 土壤层 219

第六章 生物圈 219

§234. 土壤的形成 220

§235. 土壤的物理特性 221

§236. 土壤形成的因素 223

§237. 人类对于土壤的影响 223

§238. 土壤形成的基本类型 224

§239. 土壤的地理分布 227

§240. 苏联地表土壤分布概观 228

§241. 土壤图 228

§242. 植物群 229

§243. 人类对于植被的影响 241

§244. 植被制图 242

景观地带 243

§245. 景观的概念 243

§246. 根据空中照片来研究景观 246

§247. 地形图的景观地理内容 247

参考书目 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