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导言 1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教育制度 13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文教政策的调整 13
第一节 三国时期的文教政策 14
一、三国当权者的教育追求 14
二、三国崇儒文教政策的恢复 18
第二节 两晋的文教政策 25
一、西晋崇儒文教政策由盛转衰 25
二、东晋崇儒文教政策的失控 31
第三节 南朝的文教政策 37
一、重教贵学倾向的重新抬头 37
二、教育思潮多元化的流行 43
第四节 十六国和北朝的文教政策 46
一、十六国的汉化文教政策 46
二、北朝的汉化文教政策 53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教育体制的变革 62
第一节 儒学教育多元格局的形成 63
一、曹魏太学的恢复和整顿 63
二、西晋国子学的创立 66
三、东晋南北朝太学与国子学地位的转换 68
四、北魏中央官学的多样化 72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专科教育的兴起 74
一、专科教育兴起的社会背景 74
二、专科教育的内容 76
三、专科教育的特点 83
一、地方教育发展的动力 85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地方官学制度的确立 85
二、北魏郡国学制的确立 90
第四节 教育行政机构的渐趋独立 97
一、太常兼管制 97
二、国子祭酒实际作用的转换 100
三、北齐国子寺的建立 101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私学的昌盛 104
第一节 私人讲学的多向发展 105
一、绵延不绝的私人讲学之风 105
二、私人办学的多元格局 109
三、私学大师的追求 114
一、家族教育兴起的原因 117
第二节 家族教育异军突起 117
二、家风培养 122
三、家学传承 127
第三节 宗教教育的立足与蔓延 133
一、佛教教育的开展 133
二、道教教育的开展 138
三、宗教教育对学校制度的影响 142
第四节 南朝学馆 147
一、学馆的性质与类型 147
二、学馆盛行的原因 149
三、南朝学馆的意义 155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太子保傅制度 157
一、魏晋太子保傅制度 157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的宫廷教育 157
二、南北朝太子保傅制度 161
三、选硕学鸿儒充任师傅 165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的皇子教育 169
一、太子的讲学与释奠 169
二、治国之才培养 174
三、安民之德培养 177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的选士制度 184
第一节 九品中正制 184
一、九品中正制的创设 184
二、魏晋九品中正制的制度化 190
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的维持 197
一、魏晋的察举制 207
第二节 察举制 207
二、南北朝的察举制 216
三、考试环节在察举制中的加强 224
第四编 隋唐五代教育制度 229
第一章 隋代的教育制度 229
第一节 隋朝教育制度的发展条件 230
一、汉文化民族心理的形成为教育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230
二、经济改革为教育发展提供了财政保证 231
三、政治制度改革为教育制度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232
第二节 隋代的文教政策 235
一、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235
二、倡导经学教育 237
三、南北经学的统一 238
一、经学教育制度 240
第三节 隋代官学教育制度 240
二、实科教育制度 242
三、职业教育管理制度 243
四、教师和学生的待遇 243
第四节 隋代私学教育制度 244
一、家学教育制度 245
二、私人讲学制度 246
三、官学教师开设私学制度 247
四、私学教材 248
第二章 唐代崇圣尊儒的文教政策 249
第一节 崇圣尊儒文教政策建立的背景 249
一、贞观君臣对儒学政治作用的认识 249
二、儒学教育内部分歧对儒学权威性的削弱 253
三、东汉社会批判思潮对儒学教育的震撼 254
四、魏晋玄学对儒学教育的冲击 255
五、佛教思想对儒学教育的挑战 255
第二节 崇圣尊儒文教政策的建立 257
一、树立儒家政治思想的权威地位 257
二、统一教育内容,建立新儒学 263
第三节 崇圣尊儒文教政策的发展 272
一、教育以明道 273
二、崇圣尊儒的师道观 274
三、文以载道 276
第四节 崇圣尊儒文教政策的意义 277
一、尊崇孔子,树立儒家思想的权威地位 277
二、儒学教育的加强 278
三、教师政治地位的提高 279
第三章 唐代教育体制和管理制度 285
第一节 礼部的教育管理体制和职能 285
一、礼部的教育管理体制 285
二、礼部的教育管理职能 287
三、礼部教育管理体制及职能的特点 289
第二节 中央和地方两级制教育体制的确立 290
一、中央官学教育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290
二、地方官学教育制度的形成 299
三、地方官学教育行政制度 300
四、地方长官发展教育的政治职责 303
五、地方官学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 304
一、经学教育制度 306
第三节 经学、实科、职业三大教育制度 306
二、实科教育制度 312
三、职业教育制度 315
四、官学、私学教育制度的协调和统一 317
第四章 唐代官学内部管理制度 319
第一节 政教合一的管理制度 319
一、学礼制度 319
二、入学标准 324
三、处罚制度 330
四、休假制度 332
第二节 教育教学制度 334
一、课程设置制度 334
二、教材选择制度 344
三、教学方法 354
四、考试制度 357
第三节 教育经费制度 359
一、财政与教育 359
二、教育经费的来源 365
三、教育经费支出制度 370
第四节 官学内部教育管理制度的特点 388
一、建立了系统的强化思想教育的礼制 388
二、封建等级制的强化 388
三、注意学生身心状态的调节 388
四、道德教育制度化 389
五、经济与教育的关系 389
六、教育经费与国家财政的一体化 390
第五章 唐代私学教育制度 391
第一节 隐居读书的教育制度 392
一、隐居读书的类型 392
二、隐居读书的特殊表现形式 397
三、隐居读书教育制度的特点、影响和作用 399
第二节 私人讲学和私塾制度 403
一、经师讲学制度 403
二、致仕官员讲学制度 404
三、现任官员讲学制度 406
四、私塾教育制度 410
第三节 家学教育制度 412
一、父亲传业于子女的教育方式 412
二、亲友教授晚辈的教育方式 414
三、母亲训育儿女的教育方式 415
四、家学教育制度的特点 417
第四节 佛寺中的儒学教育 418
一、敦煌佛寺的儒学教育 419
二、寺学的教育内容及教材选择 421
三、内地佛寺的儒学教育 422
第五节 唐代私学教育制度的特点 424
一、与官学教育制度相统一的文教政策 424
二、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424
三、形式的多样性 425
四、教育的层次性 425
五、广泛的社会性 425
第六章 唐代科举制度 427
一、科举制度的产生 428
第一节 科举制的产生和发展 428
二、唐代的选士途径和科举制的发展 434
第二节 常科考试 440
一、考生来源及报考条件 440
二、主持常科考试的机关与考官 451
三、唐代常科考试科目 453
四、考试的方法体例 473
五、考试的程序 483
六、及第放榜及释褐试 484
七、进士行卷及以文辞取士的论辩 494
第三节 制科考试及其他选士途径 511
一、应制举考试者的身份 511
二、制举科目 513
三、制举考试与铨选 514
四、荐举(冬荐)及杂出入仕 518
第四节 唐代科举制度确立的意义及弊端 520
一、开放官僚系统,扩大统治基础 521
二、笼络知识分子,减缓不稳定因素 523
三、常科与特科互为补充,文实兼备,德才相济,用当其才 525
四、考教合一,规定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526
五、初创科场法规,慎防舞弊徇情 530
六、权贵干预科选,请托奔竞猖獗 531
七、科举考试成为朋党之争的工具,也成为进士新贵阶层世袭高官的工具 535
第一节 留学生管理制度 539
一、留学生管理制度 539
第七章 唐代留学生制度 539
二、学籍管理制度 540
三、学习辅导制度 541
四、衣食供应制度 542
第二节 留学生与留学僧 543
一、留学生教育制度 543
二、留学僧制度 544
三、留学生与留学僧对其国家发展进步的作用 545
第三节 唐代教育制度对周边国家学制的影响 546
一、对新罗学制的影响 547
二、对渤海国学制的影响 549
三、对日本学制的影响 550
本卷结束语 552
主要参考文献 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