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十三院校中文系
  • 出 版 社: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79
  • ISBN:
  • 页数:398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编 春秋以前的文学 18

概述 18

第一章 上古歌谣和神话 28

第一节 上古歌谣 28

第二节 神话 31

第二章 《诗经》 39

第一节 《诗经》的产生和流传 39

第二节 《诗经》的思想内容 42

第三节 《诗经》的成就及影响 51

第二编 战国文学 56

概述 56

第一章 历史散文 63

第一节 《左传》 63

第二节 《国语》 71

第三节 《战国策》 74

第二章 诸子散文 81

第一节 孟轲和《孟子》 81

第二节 庄周和《庄子》 87

第三节 荀况和《荀子》 93

第四节 韩非和《韩非子》 98

第三章 屈原 104

第一节 屈原的生平和时代 104

第二节 《离骚》和《九章》 108

第三节 《九歌》、《招魂》和《天问》 116

第四节 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20

第五节 附论宋玉及其作品 121

第三编 秦汉文学 123

概述 123

第一章 秦汉散文 131

第一节 秦代散文 131

第二节 西汉散文 132

第三节 东汉散文 137

第二章 司马迁和《史记》 140

第一节 司马迁的生平 140

第二节 《史记》的体例和思想内容 143

第三节 《史记》的文学成就 147

第四节 《史记》的影响 153

第五节 附论《汉书》 154

第三章 汉赋 156

第一节 汉赋的特点 156

第二节 两汉赋家 157

第三节 汉赋产生的社会原因及评价 162

第四章 两汉乐府 164

第一节 乐府的设立与民歌的搜集 164

第二节 乐府民歌的社会内容 166

第三节 《孔雀东南飞》 171

第四节 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与影响 174

第五节 附论两汉文人五言诗 176

第四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180

概述 180

第一章 三曹和建安诗人 188

第一节 曹操 188

第二节 曹丕和曹植 191

第三节 建安七子和蔡琰 196

第二章 正始、太康诗人与陶渊明 199

第一节 正始诗人 199

第二节 太康诗人 204

第三节 陶洲明 207

第三章 南北朝诗文 213

第一节 鲍照 213

第二节 二谢的山水诗 216

第三节 沈约和“四声八病”说 219

第四节 《水经注》和《洛阳伽蓝记》 221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 225

第一节 我国小说的萌芽与魏晋小说的发展 225

第二节 《搜神记》和志怪小说 227

第三节 《世说新语》和志人小说 230

第五章 南北朝乐府民歌 233

第一节 南朝乐府民歌 233

第二节 北朝乐府民歌 237

第三节 木兰诗 240

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 245

第一节 曹丕《典论·论文》和陆机《文赋》 245

第二节 刘勰《文心雕龙》 247

第三节 锺嵘《诗品》 250

第四节 肖统《文选》 251

第五编 隋唐五代文学 253

概述 253

第一章 唐前期诗人 264

第一节 “四杰” 265

第二节 陈子昂 270

第三节 孟浩然 王维 276

第四节 高适 岑参 285

第五节 王昌龄及其他诗人 291

第二章 李白 293

第一节 李白的生平和思想 294

第二节 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 297

第三节 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304

第三章 杜甫 308

第一节 杜甫的生平 308

第二节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311

第三节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320

第四章 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 328

第一节 新乐府运动 328

第二节 白居易 331

第三节 张籍 王建 元稹和其他新乐府诗人 338

第五章 唐后期诗人 342

第一节 元结和顾况 343

第二节 刘长卿和韦应物 347

第三节 孟郊和韩愈 352

第四节 刘禹锡 柳宗元 李贺 357

第五节 杜牧 李商隐 364

第六节 皮日休 杜荀鹤等 368

第六章 韩愈、柳宗元和古文运动 372

第一节 唐代古文运动兴起的社会历史条件 372

第二节 韩愈的古文理论及其作品 375

第三节 柳宗元的古文理论及其作品 381

第七章 唐代传奇 386

第一节 唐代传奇的产生和发展 386

第二节 唐代传奇的思想与艺术 389

第三节 唐代传奇的影响 396

第六编 宋和辽金文学 405

概述 405

第一章 苏轼及北宋诗文 416

第一节 北宋初期诗文 416

第二节 欧阳修和诗文革新运动 420

第三节 苏轼的诗文 433

第四节 黄庭坚和江西诗派 439

第二章 苏轼及北宋词人 448

第一节 晏殊 欧阳修 柳永 448

第二节 范仲淹 王安石 458

第三节 苏轼的词 463

第四节 秦观 周邦彦 李清照 469

第三章 陆游 480

第一节 陆游的生平和政治抱负 480

第二节 陆游诗歌的思想内容 486

第三节 陆游诗歌的艺术特色 497

第四章 南宋其他诗人 500

第一节 杨万里和范成大 500

第二节 戴复古和刘克庄 503

第三节 文天祥和南宋遗民诗人 505

第五章 辛弃疾 508

第一节 辛弃疾的生平 508

第二节 辛弃疾词的思想内容 511

第三节 辛弃疾词的艺术特色 517

第六章 南宋其他词人 522

第一节 词风的变化 524

第二节 辛派词人 530

第三节 姜夔 吴文英等词人 538

第七章 宋话本 542

第一节 话本的产生 543

第二节 小说家的话本 545

第三节 讲史家的话本 549

第四节 话本的影响 550

第八章 元好问和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 551

第一节 元好问 551

第二节 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 557

第七编 元代文学 563

概述 563

第一章 关汉卿 571

第一节 关汉卿的生平和创作道路 571

第二节 关汉卿戏剧的思想内容 573

第三节 关汉卿戏剧的艺术成就 573

第四节 关汉卿的地位和影响 583

第二章 王实甫的《西厢记》 584

第一节 王实甫和《西厢记》的创作 584

第二节 《西厢记》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 586

第三节 《西厢记》的艺术成就和影响 590

第三章 元杂剧的其他作家作品 593

第一节 爱情剧和家庭剧 593

第二节 水浒剧和公案剧 597

第三节 少数民族生活剧和历史剧 602

第四章 散曲和诗歌 607

第一节 元代散曲 607

第二节 元代诗歌 614

第八编 明代文学 617

概述 617

第一章 《三国演义》 626

第一节 《三国演义》的产生及其作者 626

第二节 《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 629

第三节 《三国演义》的人物形象 634

第四节 《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 640

第二章 《水浒传》 645

第一节 《水浒传》的成书 645

第二节 《水浒传》的思想内容 648

第三节 对宋江形象的分析批判 654

第四节 《水传浒》的艺术成就 658

第三章 《西游记》 662

第一节 《西游记》的故事来源及其作者 662

第二节 孙悟空形象和《西游记》的思想内容 666

第三节 《西游记》积极浪漫主义的艺术特色 673

第四节 《封神演义》及其他神魔小说 677

第四章 汤显祖与《牡丹亭》 680

第一节 汤显祖的生平 680

第二节 《牡丹亭》内容的时代特色 682

第三节 《牡丹亭》的艺术成就 686

第五章 明代的拟话本 688

第一节 冯梦龙的《三言》 688

第二节 《三言》中拟话本的内容 691

第三节 《三言》优秀作品的艺术特色 696

第九编 清代文学 699

概述 699

第一章 《聊斋志异》 708

第一节 蒲松龄的生平和创作 708

第二节 《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 710

第三节 《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 715

第二章 《儒林外史》 719

第一节 吴敬梓的生平思想和创作 719

第二节 《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 722

第三节 《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 730

第三章 《红楼梦》 736

第一节 《红楼梦》的作者及版本 736

第二节 《红楼梦》的思想内容 739

第三节 《红楼梦》的艺术成就 753

第四节 《红楼梦》的影响和对它的研究 759

第四章 清代戏剧 763

第一节 传统戏曲的衰落和民间地方戏的勃兴 763

第二节 李玉和《清忠谱》 765

第三节 洪升和《长生殿》 768

第四节 孔尚任和《桃花扇》 770

第十编 近代文学 775

概述 775

第一章 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时期的文学 782

第一节 近代文学史上首开风气的人——龚自珍 782

第二节 鸦片战争时期的爱国主义诗歌 793

第三节 太平天国的革命文学 802

第四节 诗歌散文小说中的逆流 810

第二章 戊戌变法前后的文学 817

第一节 “诗界革命”和“新派诗” 817

第二节 “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黄遵宪 822

第三节 康有为及其他改良派作家 829

第四节 “小说界革命”与“新小说”的繁荣 834

第五节 谴责小说的代表作 842

第三章 辛亥革命前后的文学 855

第一节 章太炎秋瑾等革命作家 855

第二节 柳亚子及南社诗人 862

第三节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小说 866

第四节 戏剧的新发展 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