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一 东西文化观 20
(一)东西文化比较 20
(二)三大文化路向说 34
(三)世界未来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复兴 44
二 东西哲学观 49
(一)“理性”为体,“理智”为用 49
(二)中西印哲学比较 57
(三)儒家哲学的阐释 75
三 论中国文化的特殊性 88
(一)中国文化的十四大特征 88
(二)中国文化是人类文化之早熟 96
(三)中国文化五大病 103
熊十力 107
一 新儒学的本体论 110
(一)重建形上学 110
(二)体用不二 116
(三)翕辟成变 124
(一)科学与玄学 136
二 新儒学的认识论 136
(二)性智与量智 145
(三)本心与习心 152
三 新儒学的文化观 163
(一)论儒学的创立和演变 163
(二)论中国文化的发展 169
(三)论中西文化异同 177
马一浮 181
(一)“国学者六艺之学也” 183
一 六艺论 183
(二)“六艺赅摄一切学术” 185
(三)“六艺统摄于一心” 191
二 义理名相论 194
(一)理与气 194
(二)知与能 197
(三)居敬与知言 203
(四)涵养致知与止观 206
三 论儒、释、道 218
(一)论儒经大义 218
(二)论老子流失 225
(三)论儒、释、道同异 228
四 论为学与为人 238
(一)论治国学必须辨明四点 238
(二)横渠四句教 239
(三)君子小人之辨 242
(四)释学问 244
(五)复性书院学规 248
冯友兰 260
一 新理学的“形上学” 262
(一)理太极 262
(二)气无极 280
(三)道天道 290
二 新理学的方法论 293
(一)科学与哲学的分别 293
(二)论形上学的方法 294
(三)新理学的方法 303
三 中西文化观 311
(一)论“比较中西” 311
(二)中国为什么没有科学 316
(三)文化类型说 320
(四)中国文化的出路 328
四 人生境界说 332
(一)“觉解” 332
(二)人生四种境界 337
(三)“极高明而道中庸” 341
贺麟 345
一 新儒学的文化观 348
(一)文化的体与用 348
(二)文化、武化与工商化 359
(一)宋儒的新评价 363
二 儒家思想的新开展 363
(二)儒家思想的新开展 368
三 新心学的哲学构想 381
(一)“心理合一”的宇宙观 381
(二)“自然的知行合一”观 386
(三)直觉法与辩证法 398
四 新心学的伦理思想 405
(一)论道德作用 405
(二)检讨五伦观念 408
(三)论道德变动 419